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著名日記>

組工幹部民情日記

文思屋 人氣:1.94W

篇一

組工幹部民情日記

6月5日,星期五,晴。

今天,我特地請區農林科技服務中心的專家與我一同前往光明村。來到光明村村部,沒有人迎接,隱約聽到不遠處傳來電教片的聲響。走上三樓,映入眼簾的是四十幾位村民認真的學習,極少有人注意到我們。

村支部書記周德康坐在前排,正聚精會神得盯著投影幕布上播放的電教片。我輕輕地走到會議室的最後,害怕自己的到來影響村民的學習。

“葡萄黑痘病:此病對葡萄的`葉片、果實新梢……,葡萄炭疽病和霜黴病……”。原來,村裡正在利用遠教裝置下載的科教專題片,組織全村的葡萄種植大戶學習葡萄的病蟲害防治和科學管理

課間休息時,我找到周書記。“這是你上次要我聯絡的專家”我說。兩天前,我接到周書記急切地打來電話。“村裡的葡萄出了病,你能不能幫我們聯絡個專家,指點指點”

“您這麼快就來啦!正好,今天村裡的種植大戶都在,麻煩專家給我們上課。”周書記滿臉的皺紋被擠到了一塊,露出了農民那最憨厚的微笑。

針對村民反映的相關問題,農林科技服務中心的同志積極為村民們解答,葡萄施肥、套袋、剪摘等實用技術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傳播。學習結束,種植戶們“如獲珍寶”,與“專家”交換了手機號碼,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笑容。

回辦公室的路上,我在想,組織工作的出發點是什麼?組工幹部最應該做什麼?老百姓最想得到什麼?

其實,很簡單,為了老百姓的“微笑”。

篇二

2月24日  星期五  天氣:雨夾雪

中午1點乘客車從縣城出發,車行近2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組織部結對聯絡的瓦電移民村——瓦屋山鎮關帝村。

下車便是村公所,琉璃青瓦,淡黃瓷壁,開闊的休閒廣場,在移民新式建築群中顯得格外莊重而別緻。“縣上給了15萬、鄉鎮補助了10來萬,讓我們建起了這個全縣一流的村公所,”熱情的何支書向大家介紹,“以前,村上的人愛朝後山關帝廟,自從去年村公所建好後,這兒就最鬧熱了,看書的、打球的、收看遠教的、健身休閒的,就連遊客都喜歡在這兒駐足拍照留影。正月間,幾個打工回來的年輕人說是再整上幾臺電腦、能上網就更巴適了,我還不曉得咋個整……”

在簡短而熱烈的“為民服務先鋒行動”啟動儀式上,部機關23名隊員與結對聯絡戶一一牽手,我的聯絡戶是8組村民何廷蘇。8組在雅女湖對岸,在瑟瑟雨雪中候船近半個小時,讓我得以細品“瓦屋寒堆春後雪”的詩畫景緻。

一路上,何廷書向我介紹起他家基本情況,“全靠瓦電移民政策,讓我們山裡人也過上了好生活,全村通了水泥路、摩托車是家家有,”關帝村6—8組近100多戶人家兩層或三層小洋樓沿街整齊排列著,與我農村老家相比,起碼進步了20年。“生活條件是好了,但全村收入還是靠木材和筍子,產業發展還沒著落。你們來了,我們覺得就是希望。”

何廷書家三代6口人,他和女兒、女婿3人在附近小水電站打工,家庭年收入5萬元,房子三層,每層都按三室一廳一廚一衛標準設計。何家女婿道出了他的想法:“修好房子,也是準備搞鄉村旅遊接待,就是過水不方便,還沒啥遊客。沙灣村搞的冷水魚養殖還不錯,我們有幾個人合夥也想搞,地盤找到了,就是差魚苗,缺懂技術的指導。”

為聯絡戶發展產業找出路,看來是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