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優秀簡歷>自我鑑定>

【熱門】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三篇

文思屋 人氣:2.17W

正常來講,自我鑑定即為自我總結,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因此,讓我們寫一份自我鑑定吧。你所見過的自我鑑定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三篇

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 篇1

轉眼間一個暑期又過了,又迎來了充滿挑戰新學期。本人在松桃縣林業局的會計部進行了社會實踐學習。

林業局的會計部並沒有太多人,設有一個財務部長,一個出納,三個會計員,而教導我的是老會計霞姐。剛到會計部霞姐就叫我先看她們以往所制的會計憑證。由於以前的暑假有過類似的社會實踐經驗,所以對於憑證也就一掃而過,總以為憑著記憶加上大學裡學的理論對於區區原始憑證可以熟練掌握。也就是這種浮躁的態度讓我忽視了會計迴圈的基石——會計分錄,以至於後來霞姐讓我嘗試制單的良苦用心。

於是只能晚上回家補課了,把公司日常較多使用的會計業務認真讀透。畢竟會計分錄在書本上可以學習,可一些銀行帳單、匯票、發票聯等就要以後才能真正接觸,從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別以為光是認識就行了,還要把所有的單據按月按日分門別類,並把每筆業務的單據整理好,用圖釘裝訂好,才能為記帳做好準備。

制好憑證就進入記帳程式了。雖說記帳看上去有點象國小生都會做的事,可重複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沒有一定的耐心和細心是很難勝任的。因為一出錯並不是隨便用筆塗了或是用橡皮檫塗了就算了,每一個步驟會計制度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例如寫錯數字就要用紅筆劃橫線,再蓋上責任人的章,才能作廢。而寫錯摘要欄,則可以用藍筆劃橫線並在旁邊寫上正確的摘要,平常我們寫字總覺得寫正中點好看,可摘要卻不行,一定要靠左寫起不能空格,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摘要欄被人任意篡改。

對於數字的書寫也有嚴格要求,字跡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寫,不能東倒西歪的。並且記帳時要清楚每一明細分錄及總帳名稱,不能亂寫,否則總長的借貸的就不能結平了。如此繁瑣的程式讓我不敢有丁點馬虎,這並不是做作業時或考試時出錯了就扣分而已,這是關乎一個企業的帳務,是一個企業以後制定發展計劃的依據。

所有的帳記好了,接下來就結帳,每一帳頁要結一次,每個月也要結一次,所謂月清月結就是這個意思,結帳最麻煩的就是結算期間費用和稅費了,按計算機都按到手痠,而且一不留神就會出錯,要複查兩三次才行。一開始我掌握了計算公式就以為按計算機這樣的小事就不在話下了,可就是因為粗心大意反而算錯了不少資料,好在霞姐教我先用鉛筆寫資料,否則真不知道要把帳本塗改成什麼樣子。

從制單到記帳的'整個過程基本上了解了個大概後,就要認真結合書本的知識總結一下手工做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霞姐很要耐心的跟我講解每一種銀行帳單的樣式和填寫方式以及什麼時候才使用這種帳單,有了個基本認識以後學習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了。

除了做好會計的本職工作,其餘時間有空的話我也會和出納學學知識。別人一提起出納就想到是跑銀行的。其實跑銀行只是出納的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納聊天的時候得知原來跑銀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項業務要怎麼和銀行打交道以外還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誰不想呆在辦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納就要每隔一兩天就往銀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除了跑銀行出納還負責日常的現金庫,日常現金的保管與開支,以及開支票和操作稅控機。說起稅控機還是近幾年推廣會計電算化的成果,什麼都要電腦化了。稅控機就是打印出發票聯,金額和稅額分開兩欄,是要一起整理在原始憑證裡的。其實它的操作也並不難,只要稍微懂OFFICE辦公軟體的操作就很容易掌握它了。可是其中的原理要完全掌握就不是那麼簡單了。於是我便在閒餘時間與出納聊聊稅控機的使用,學會了基本的操作,以後走上工作崗位也不會無所適從,因為在學校學的課本上根本就沒提過這種新的機器。

是的,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

就比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儘量虛心求教,不恥下問。要搞好人際關係並不僅僅限於本部門,還要跟別的部門例如市場部的同事相處好,那工作起來的效率才高,人們所說的“和氣生財”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是不無道理的。

而且在工作中常與前輩們聊聊天不僅可以放鬆一下神經,而且可以學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儘管許多情況我們不一定遇到,可有所瞭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了。

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 篇2

培訓

學校裡沒有開遊戲專業的課程,憑著對遊戲的一腔熱血也不足以彌補我對這個行業和業務的陌生。而公司為新人量身制定的培訓課程,為我們即將到來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培訓課程主要涉及到公司和行業的發展和趨勢,策劃、軟文、遊戲公告的攥寫技巧和方法,以及我們產品運營的主要流程,各介面人工作的開展概況等等。這些內容都是我們可愛的同事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的,針對性強,與業務結合緊密,比起書本上的知識來說,更易於讓我們接受和實踐。

習慣

從學校邁出來的時候,我便清楚知道自己的弊病是什麼,為此我也深刻檢討過。平時嘻嘻哈哈、粗心大意、無時間觀念、拖欠作業、留意力不集中、開玩笑不分場合……,這些我都懂,可就是一直沒有決心往剷除它們。然而,多玩的實習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改正的機會。在這裡,我明白一切對錯是非的判定都要靠自己,同事和上司善意的提醒和建議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由於我們都只有一個目標,創造良好的業績。

工作和生活的節奏要分開,對待工作該嚴厲的時候嚴厲,該認真的時候認真。我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拘小節”的說法。這個詞,放到生活中時,是褒義詞,它表示我們為人謙和寬容,有自己為事處事的原則,但不在意細節。可當它放到工作中時,卻成了不折不扣的貶義詞,由於我們需要的是精確來源可靠的資料,需要的是周密的計劃與思考,需要的是謹慎高效的執行。我承認自己初期工作和生活態度混淆,造成自己的很大困惑,但我現在明白了,不是錯在生活的原則,而是錯在工作的態度。

實踐

我們這個行業天天都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令人措手不及,連動著我們這些從業職員每時每刻都能真實地感覺到自己的成長。

紛亂煩瑣的工作,我找不到突破口,這時同事的幫助顯的尤為重要。我接觸並且往執行每一項工作,假如不明白目的,那麼就問到清楚為止,假如不明白操縱,那麼就看一遍熟記在心。固然很難將整個流程繪製成圖,但是我可以靠不斷的實踐與積累,往瞭解這個流程的不同層面和要點,最後再將它們彙集起來,形成自己的思維和工作方式。

同事

我做過很多的兼職,我參加過很多的社團,我熟悉過很多的人,但沒有哪一家公司哪一群同事像多玩這樣讓我的生活天天佈滿驚喜和期待。來到這裡以後,我沒有碰到過很多公司都存在的欺負新人,沒有碰到過連學校都已被腐蝕掉的等級制度,沒有碰到爾虞我詐諂媚奉承,我為此深感慶幸。很開心能來到這裡,這麼說吧,我熟悉了自出生以來最為龐大的魔獸親友團,工作之餘可以好比如劃比劃,想起來就興奮啊。

大學生實習自我鑑定 篇3

x月x日,我按照學校的要求,抵達xx中學進行為期xx天的教育實習活動。一階段來,在xx中學校領導和有關老師的幫助指導下,我較好地完成了教育實習任務。下面,就實習期間自己在各個方面的工作做一個自我鑑定:

實習是大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是每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必修課。通過實習不僅可以學到許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還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生產實習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瞭解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解決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實習目的和任務:(1)接受一次系統而深刻的專業思想教育,增強從事與本專業相關工作的責任心和光榮感,提高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水平,培養從事環境科學相關工作的能力。(2)理論聯絡實際,掌握一定的工作能力,積累社會工作經驗,瞭解社會,增長見識,提高與別人和諧相處和協同合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實習心得與體會。在一個月的生產實習中,我的工作效率並不高,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一組,其他同學兩個人一組,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地工作,一步一個腳印,不要過分追求工作效率,工作質量應該放在第一位。指導老師說我一個人最辛苦,我倒覺得自己比較勤奮,當天的任務要當天完成,我不會拖到下一天,晚一點回學校沒關係,國小老師教我明天永遠不會有休止,明日復明日,萬事成蹉跎。(1)我學會了細心、專心和耐心,在xx學校工作不可避免要面對大量繁瑣的教學工作,長時間做同一樣事情,我們必須要保持平常心的狀態,細心才不容易出錯,專心工作才會有高效率,耐心才能學到真本領。(2)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書到用時方恨少,平時在學校自以為學得不錯,但到了真正要用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太多不足。不是學得多就有用,更重要的是學得精,通過本次實習,我對自己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學到了一些在課堂上沒有的知識。(3)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鍛鍊,我深深體會到什麼是團隊合作精神,我也學到了隊友身上很多優點,感覺團隊合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我的見識也開闊了許多,為以後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實習過程中,我的人際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社會閱歷得到加深。

在這些天的實習中,我受益匪淺,讓我有機會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站在教育的最前線,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心中倍感任重而道遠。我一定要不斷努力學習,做一位勤勞的園丁,把祖國的花朵澆灌得更加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