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自主創業>

誰在與英特爾“共舞”?

文思屋 人氣:5.59K
誰在與英特爾“共舞”?
如同一位最優秀的舞者,在中國市場的舞臺上,英特爾習慣了時刻被追逐。

  忽然有一天,英特爾吃驚地發現,被追逐的不再只有自己,AMD同樣閃亮。儘管之前,在它眼裡AMD只是一個小配角,根本不值一提。

  於是,英特爾一人獨舞的時代過去了!

  AMD女帥佈局中國

  4年前,AMD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遠不如今天。作為世界第二大晶片公司,AMD一直生存在英特爾的陰影下。在中國,英特爾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國內PC廠商絕大多數都是英特爾的擁躉。AMD的產品似乎只能在組裝機市場施展身手,這對從1998年就已進入中國的AMD來說,只能用慘淡形容。

  轉機出現在2002年。當年10月,郭可尊接手了AMD中國業務。她帶領著AMD一步一步走出了英特爾的陰影。

  加盟AMD之前,郭可尊曾出任摩托羅拉中國研究院院長和數字基因中國實驗室主任,全權負責摩托羅拉在中國區的科研發展。這期間,她一手促成了摩托羅拉與南京熊貓電子有限公司成立生產PowerPC的合資經營企業,建立了摩托羅拉與中國高等科研院所的合作關係,並依靠本地化人才,成功在中國設立了摩托羅拉第一個晶片設計實驗室、半導體器件與工藝模擬技術實驗室和SmartMOS技術研究中心。

  郭可尊的才能給當時與她共事的Hector Ruiz留下了深刻影響。因此,Hector Ruiz出任AMD總裁兼執行長後,立即將其招致麾下。郭可尊還被賦予了直接對Hector Ruiz負責,並擔任AMD的企業發展執行委員會委員的特殊權利。

  郭可尊不負所望。她沿用了摩托羅拉在中國的業務模式——發展基於市場和研發的合作伙伴團隊。為此,郭還專門在AMD建立了名為“合作伙伴發展部”的全新部門,直接向其本人彙報,還臨時擔任這個部門的負責人。

  另一方面,AMD通過發展與政府和教育界的合作,促進中國業務的策略,也成效顯著。投資1億美元在蘇州成立CPU測試封裝廠;在南寧建立“AMD廣西64位軟體開發中心”:“AMD大中華區總部”走進中關村。同時,AMD還向中國政府轉讓低功耗x86微處理器核心技術。

  郭可尊非常瞭解中國政府對先進技術的迫切需求,在智慧財產權允許範圍內做出一定的技術轉讓,顯然比簡單的投資設廠更能博得當地政府的歡心。

  通過這些極具針對性的市場佈局,AMD中國業務看到了曙光。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表示:“AMD在中國市場的上升趨勢,這在很大程度上應當歸功於郭可尊對於中國國情的瞭解,她採取了合適的銷售策略,並與廠商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AMD中國身後站著郭可尊,她既是導演,又是演員。

  英特爾陣營

  事情的變化總是出乎人們的意料。

  當英特爾認定“只有高階、大型企業使用者才需要64位運算,而32位架構就足以應對中小企業和個人電腦使用者”的時候,AMD推出的64位傲龍Operon晶片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市場的追捧,而英特爾因為錯誤的策略失去了在64位技術上的領導地位。

  在競爭日益激烈、利潤微薄的PC行業,為了生存,PC廠商紛紛設法降低成本,但英特爾不肯輕易降價,AMD的低價對他們自然具有巨大的誘惑力。於是,包括紫光、神州數碼、夏新、廈華、京東方等英特爾陣營的鐵桿PC廠商開始倒向AMD,64位晶片迅速推廣到了伺服器、筆記本等領域。

  隨著時間推移,倒向AMD的'隊伍裡,出現了國內實力領先的PC生產商。2004年3月,AMD與方正電腦結成戰略同盟;6月,聯想集團推出基於AMD處理器的家用電腦、8月又推出基於AMD低端處理器的低價電腦。

  與聯想的合作,被喻為“AMD的里程碑”。以往堅不可摧的英特爾陣營,也由此被衝破了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國內廠商紛紛跟風,方佳電腦和清華同方也被爭取過來。

  不久,嚐到甜頭的AMD又發動了連續進攻。2005年,AMD再次率先推出針對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雙核皓龍處理器,以及隨後推出的針對桌上型電腦的雙核速龍處理器,將x86計算技術推向了新的高度。

  被認為“無論在效能還是效率消耗上都優於英特爾”的AMD,甚至不惜以價格的優勢來蠶食英特爾的市場。這一回,戴爾向AMD伸出了橄欖枝。作為英特爾陣營中僅存的碩果,當戴爾必須在滿足客戶需求、保證自身獲利和繼續維持和英特爾的關係、放任客戶流失之間做出選擇時,毫無疑問,戴爾必須選擇前者!2006年5月19日,戴爾公司宣佈與AMD結盟,表示要在其高階的新款伺服器中採用AMD皓龍晶片。

  22年以來,戴爾與英特爾之間的排他性合作關係走到了終點。

  多方平衡術

  實際上,英特爾、PC廠商和AMD之間,圍繞爭奪己方利益的各種平衡,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聯想就是這種多方角力的一個鮮明例子。

  儘管聯想是國內最大的PC生產商,通過聯想推出產品也是最理想的途徑,但2001年英特爾推出奔4晶片時,並沒有把首發權授予聯想,獲得首發權的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TCL。

  為什麼選擇TCL?英特爾有自己的考慮。首先,聯想的龐大規模製約了其轉型的速度,在新品的推出上,反應速度肯定不如新興的TCL;其次,英特爾需要通過扶持新興企業,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勢力;此外,通過扶持像TCL這樣的地方品牌,一方面有可能更容易獲得地方市場的認可,另一方面也與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建立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是英特爾十分看重的。

  AMD的低價誘惑,加上英特爾的“不義”,聯想推出了採用AMD技術的“圓夢”系列家用電腦。這激怒了英特爾。在聯想宣佈完計劃2天后,浪潮就推出了超低價的電腦,甚至比聯想推出的2999元還要低1000元。支援浪潮的,正是英特爾。同時,貼有“intel inside”標示的海爾、TCL等品牌電腦,也悄然進入聯想“圓夢”系列的目標市場。

  英特爾通過扶持一些PC廠商制約另一些廠商的做法,自然給AMD拉攏那些被英特爾制約的廠商製造了機會。也因為AMD的介入,廠商們有了可以與英特爾討價還價籌碼。AMD副總裁DirkMeyer說:“如果沒有我們的存在,我想英特爾就會利用他們的地位,掐著每個人的脖子,要大家買Itanium。”

  對這個眾所周知的事實,廠商們卻諱莫如深。聯想方面表示:“Intel 和 AMD都是世界IT產業中的一流企業。他們的產品各具特色各有優勢。我們將根據使用者需求和市場反饋選擇相應的產品。”

  “對使用者來說,談不上喜歡AMD,不喜歡英特爾。只不過是AMD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戴爾不能放棄這部分的使用者。”計世資訊資深分析師郭海濤分析說。

  追根究底,決定最後選擇的,依然是利益!提供不同使用者需要的產品,佔領不同的細分市場,可以為廠商創造更多的利潤。同時,英特爾和AMD之間的競爭,也會讓採購成本下降,廠商沒有理由幫助一方獨大,給自己找不痛快。

  因此,聰明的商家不會放棄英特爾和AMD中的任何一方,同時與兩者保持合作關係,發揮他們各自的長處為自己服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聯想也是這樣做的。以消費PC為例,目前,作為數字家庭時代娛樂領先代表的家用電腦產品——天驕系列採用的是Intel處理器;而對那些追求先進技術,講究專業體驗,關注數碼應用和激情遊戲的使用者,為其量身定做的是採用AMD處理器的鋒行系列產品。

  過去兩年裡,聯想在中國銷售的桌上型電腦大約有50%採用了AMD處理器。今年3月,聯想甚至宣佈,雙方將首次在全球範圍內共同推出基於AMD64技術的全新商用桌上型電腦系列。

  如今,隨著“洋將”賴一龍離職、“AMD殺手”楊旭迴歸,英特爾的復仇之火或許已經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