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綜合指導>

異國求職不要過於謙遜

文思屋 人氣:2.19W

在加拿大的新移民求職難,難在哪裡?僅僅是難在語言溝通能力不強嗎?顯然不是。這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上的差異:我們中國人的思路與西方人的思路確有不同,這導致了生活在兩種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間,難以溝通和理解。本文以新移民張三(化名)為例,談談在兩種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求職差異。

異國求職不要過於謙遜


  大陸求職要點:謙遜乖巧


  張三兄當年在中國大陸大學剛畢業時,前往一家民營企業應聘。面試是由這家企業的王姓老闆親自主持的。最後,王老闆提問:如果我們僱用你,你認為每個月要開給你多少錢的工資才合適?


  當年張三囉囉嗦嗦地回答:“我剛剛大學畢業,還沒有接觸社會,並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其實,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應聘的。我雖然是一張白紙,但可以畫出最美好的畫來。如果王總能僱我,給我這樣的機會,我就非常感激了。至於工資多少嘛,我並不在乎,因為我還年輕,沒有成家,沒有什麼家庭拖累,給我工資多少我都無所謂,夠我一個人開銷就可以了。您隨便開多少都成……”


  在中國人看來,這番話實在是太可愛了,這幾乎涵蓋了人性中所有的優點:禮貌、謙遜、好學、自信、灑脫、大氣而又乖巧……這樣的年輕人,誰能不欣賞?王總當即拍板僱用了他,並且給他開的工資也不錯。


  加拿大求職:按質開價


  若干年後,張三移民到了加拿大。與其他新移民一樣,一登陸,張三就發出了雪片般的簡歷,終於迎來了一次面試機會。這次,西方人面試官也詢問他對收入的期待如何?可愛的.張三把在國內面試的那段“白紙理論”,稍作修改:


  “我剛剛來加拿大不久,對加拿大社會還談不上有多少接觸,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如果您能僱我,我將非常感激。其實,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應聘的。我雖然是一張白紙,但可以畫出最美好的畫來。至於工資多少嘛,我並不在乎,因為我是一個人先來登陸的,老婆孩子還在中國,目前沒有什麼家庭負擔,所以,給我工資多少我都無所謂,夠我一個人開銷就可以了,您隨便開多少都成……”


  然而,這樣的回答讓面試官大跌眼鏡——這可是公司聘人,不是學校招生,你老兄抱著學習的態度來應聘,是否找錯了門?再說了,按西方人的看法,來應聘就等於是把自己賣了,既然要賣又不肯開價,這是咋回事?!


  老生常談:按當地規矩做事


  這兩個簡短的場景,體現了東西方文化觀和價值觀的巨大差異。


  在中國,許多企業的老闆考慮的最重要的一點,似乎並不是與下屬的勞資關係合理與否,而是把這樣的人招聘進來,自己是不是可以控制得住。同樣地,中國應聘者也在揣摩老闆、領導或者是上級的意圖,千方百計地想討他人的歡喜。因此,張三在中國的言語表現不錯。


  但在西方人看來,應聘求職就是一個直截了當的買賣關係。這猶如你要賣一棟房子,當然要開個價,這絲毫沒有什麼可難為情的。鄙人認為自己這套房子值40萬,那就開價40萬,至於買主喜不喜歡這套房子,認為值不值40萬,那就是個人的感覺了——這就是市場的match(匹配)。


  當然,求職過程與房子買賣過程,多少還有所不同:買一套房子,只要是看中了的,當然希望價錢越低越好,match過程是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平衡;但僱主招一個人,則並不圖一時把價錢壓低,因為招來的人可是個活人,價錢壓得太低了可能導致此君不好好幹活,最終還要跳槽。也正因為如此,按照西方人的邏輯,希望應聘者務必報出一個自己comfortable(舒服)的價格來,這比什麼都重要,因為這就是在做買賣:無論是僱主還是僱員,雙方都不希望自己虧著了,也不能虧著了。


  不管怎麼說,我們移民到了北美,就要適應北美的文化。在求職時,只有實事求是,多做買賣,我們的心理才能更靠攏這裡的市場經濟——這是我們融入主流文化的必要心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