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體育舞蹈表現力培養對策論文

文思屋 人氣:4.47K

摘要:體育舞蹈是運動員通過肢體將體育、服飾以及舞蹈等多種要素進行綜合表現的一種新興的體育運動形式。隨著體育舞蹈理論和實踐在國際上進一步發展,已經將之前從動作技巧的審美標準提升到了舞蹈所表現的藝術本質的層次。在強調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同時,更多關注其思想和感情在舞蹈中的表現。本文在對體育舞蹈相關理論進行概述的基礎上,對體育舞蹈表現力影響因素與培養對策研究進行分析,並提出了相應建議。

體育舞蹈表現力培養對策論文

關鍵詞:體育舞蹈;表現力;培養對策

體育舞蹈以舞蹈化的身體動作為基本內容,以雙人和集體成套練習為主要形式的娛樂性體育運動專案。在競技中,選手必須在具備速度、力量以及柔韌性和靈敏性等專項技能的前提下,在心理因素、審美意識、美學修養以及舞蹈編排等多方面進行刻苦訓練,才能使得自己的舞蹈表演更加具有藝術性[1]。

一、影響體育舞蹈表現力的主要因素

本文將體育舞蹈比賽中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分為專項體能因素、藝術素養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教師教學能力因素。其中專項體能因素中包括力量、柔韌性和耐力,藝術素養包括選手對音樂、舞蹈以及服飾搭配的理解。

(1)專項體能因素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影響。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絕大部分運動員認為體能因素是影響體育舞蹈比賽表現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專項體能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依次為速度、耐力、柔韌性和專項力量。

(2)藝術素養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影響。藝術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認識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藝術媒介將自身的審美經驗和審美認識以及對客觀世界的情緒體驗所表達出的一種具體的藝術產品。體育舞蹈是將舞蹈藝術、音樂藝術以及服飾藝術進行完美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體育舞蹈選手的藝術素養主要是其對相關的藝術理論以及音樂藝術認識進行綜合後而上升到自身的理性認識後所表現出的一種藝術涵養。選手的體育舞蹈的的藝術素養不僅包括音樂素養和基本的舞蹈素養外,其中合理巧妙的服飾搭配也在體育舞蹈比賽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調查發現,運動員大多認為舞蹈素養對藝術素養影響最大,服飾搭配次之,最後是音樂素養[2]。

(3)心理素質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影響。體育舞蹈比賽選手的表現力不僅受到舞蹈技藝、舞蹈編排的影響,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因素。精湛的舞技是選手表現力良好發揮的重要基礎,而強大的心理素質是選手在比賽中超長髮揮、脫穎而出的重要保障。通過調查發現,體育舞蹈選手在參加比賽過程中,以下幾種心理因素容易對其比賽產生影響,其影響的重要性程度依次為自身的美感意識、自信與動機、意念氣息、想象力、把握觀眾心理的意識。

(4)教學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影響。教師的教學能力能夠直接影響到體育舞蹈選手在比賽中的表現力。我國大多數高校沒有專業的體育舞蹈教師,而由一般的健美老師替代,這些教師經過短期培訓走上教學崗位。而體育舞蹈課程教授的舞蹈動作種類繁多、動作難度較大,舞步變化較複雜,使得這些老師在教授高水平舞蹈課程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另外,體育舞蹈課程的動作多是由男女雙方配合完成,而我國體育舞蹈教師只由一名教師擔任,需要完成雙人動作時教師一般都會選擇學生或者其它教師來客串,這樣勢必會對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3]。

(5)舞伴對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影響。體育舞蹈的基本為男女雙方相搭配表現,舞伴在平時訓練和比賽過程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尋找合適的舞伴是比賽過程中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選手和舞伴相互配合對舞蹈表現力的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和舞伴的情感交流。在與舞伴組合的比賽過程中,選手不僅要展示自己的舞蹈技藝,而且也需要表現出和舞伴之間的情感交流,隨著體育舞蹈的舞步風格的變化,選手和舞伴之間的情感交流也會隨之產生變化。

通過大量事件證明選手在平時訓練中注重和舞伴之間的情感交流能夠使得在比賽過程中舞蹈表現更加具備藝術變現力和感染力。其次,舞伴的引導和跟隨。男女雙方通過長期訓練形成默契,最為關鍵的就是男士對女士的舞步移動起到引導作用,讓女士領會到自己的下一個舞步移動動作,從而進行主動移動,而非被動移動。再次,舞伴的身體配合技術。體育舞蹈選手藝術修養成熟的顯著標志就是能夠和舞伴之間完美的配合,舞伴雙方之間在舞動過程中合二為一,隨著優美的音樂旋律勾畫出流動的身體線條需要長期的的訓練與磨合。

二、體育舞蹈運動員表現力的培養對策

體育舞蹈運動員表現力的培養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根據選手在比賽場上的發揮對其產生的問題制定出專門的訓練計劃,例如心理素質訓練、技術水平訓練以及對音樂的理解等。第二,根據體育舞蹈表現力的表達途徑來制定相關的日常訓練計劃,例如運動身體姿勢和麵部表情等。具體來講,體育舞蹈運動員比賽表現力的培養對策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從文化修養入手提高運動員的理論知識。由於體育舞蹈屬於藝術舞蹈的範疇,而藝術又屬於文化的範疇,提高運動員的文化修養,從根本上提高運動員對舞蹈藝術的感知能力。運動員需要對哲學、音樂、體育史以及舞蹈史等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學習和掌握,以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準確把握舞蹈中不同的風土人情和舞蹈風格,從而從內在氣質上提升自身的藝術表現力。

(2)進行舞蹈輔助訓練,提高運動員的藝術功底。進行日常的舞蹈訓練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肢體表達能力以及氣質和風格,從而使舞蹈動作技能更加豐富,動作姿態更加優美。在具體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創編出多個舞蹈小組合,融入不同風格的舞蹈動作,使運動員的每一個舞蹈動作都能夠得到有針對性的訓練。

(3)加強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做到技術純熟。體育舞蹈動作需要運動員在運動的過程中完成,運動員稍有注意力分散都會使得舞蹈動作流暢性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舞蹈動作的表現力。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運動員以舞蹈技術訓練為核心,而舞蹈技術必須以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基礎。因此,運動員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應當注重身體素質訓練,從而為其在比賽過程中展現出優秀的舞蹈表現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4)對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素質進行專業的訓練。前文已經提到,心理素質是體育舞蹈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取得優異成績的重要基礎,如果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不強大,雖然其舞蹈技藝非常精湛,但是在比賽過程中當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時其表現力就會大打折扣。在訓練體育舞蹈運動員心理素質時應當包括以下內容:長時間高標準訓練,訓練運動員的競爭意識,採取有效的訓練方法,如模擬訓練法、呼吸調整法、自我暗示法等。

三、結論與建議

本文對體育舞蹈表現力影響因素與培養對策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專項素質因素、藝術素養因素、心理素質因素、教師教學能力因素、舞伴因素等,這對體育舞蹈比賽具有積極作用。在運動員自身因素方面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提升舞蹈功底、加強身體素質訓練以及賽前心理訓練,可以提高比賽過程中的表現力。根據運動員的不同特點選擇相應的訓練內容,對初級選手要以提升基本技能和身體素質,中級選手提升其文化藝術素養,特別優秀的選手應當更加註重培養其舞蹈編排能力。要把握體育運動和舞蹈藝術之間的學科交叉,在遵循體育訓練基本規律的同時,注重藝術教學。完善教師培養機制,對體育舞蹈教師給予其深造和學習的機會。完善體育舞蹈競賽機制,組織多種級別的體育舞蹈比賽,從而增加選手比賽經驗。

【參考文獻】

[1]韓曾斌.培養大學生體育舞蹈美感的有效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9):62.

[2]陳利英.體育舞蹈運動員表現力的培養方法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2):148-148.

[3]劉燁.對影響體育舞蹈選手競技表現力因素的分析[D].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