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英語口語在高中英語的教學策略論文

文思屋 人氣:1.51W

摘要:

英語口語在高中英語的教學策略論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不斷創新,這不僅體現在教學手段的應用上,而且在教學內容上也有改變。隨著社會發展對於學生英語口語要求不斷提高,使得教師教學的重點應當適當向口語方面有所偏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於各種教學資源的應用以及提升,學生口語水平的教學探索還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針對口語教學在高中英語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對此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高中英語;口語學習;教學策略

英語口語是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應用,它能夠考查學生對於具體英語詞彙、句型的用法,關係到與他人進行交流時自身對於英語語言的應變能力。因此,教師如果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那麼對其綜合英語能力的提升也有巨大幫助。在口語教學中,教師不應侷限於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應有效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並且對於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地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一個更好的學習體驗,有效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一、通過教材內容,明確所學知識

教材內容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也是學生掌握最牢固的內容。一些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好,會使得這部分的基礎知識缺失,導致整體英語學習水平很難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以掌握這部分內容為最基本的要求,讓他們在學習課本知識、明確單詞發音和句子、熟讀這部分內容的基礎上,對其他知識有所拓展和掌握。例如,學生在學習課本上的單詞時,教師應當在最初讓學生明確每個單詞的正確發音以及重讀音的地方等基礎內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運用它們進行造句以及口語表達時更加規範。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多讀多練的方式鞏固基礎知識,尤其是教師所講到的課文內容。其中運用的許多單詞都是學生新學的或之前學過的內容,如果讓他們在逐步明確每一個單詞發音的基礎上熟讀一篇課文,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掌握的內容是非常多的。長此以往,學生會養成良好的口語發音習慣,這對他們的口語學習有巨大幫助。

二、合理利用聽力材料,練習口語表達

一些學生表示口語中的許多表達與日常的書面表達有所不同,同一詞彙如果用常規思路解釋它的意思可能會出現偏差,這時學生就需要接觸一些正宗的'口語表達。學生往往不會因為口語練習特地購買相關的閱讀材料,這也是學生對口語表達接觸不深的一個原因。其實,並非所有的口語練習都需要專業的練習材料才能對口語的水平有所提升。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學生手頭能夠接觸到的一些材料來輔助學生的學習,其中聽力材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資源。學生在進行聽力練習時也會發現,一些聽力練習材料會以口語對話的形式表現出來。材料中一般由一男一女針對某一個話題進行對話來完成,在對話過程中他們會用到一些口語片語,這樣更能增加對話的真實性和情境性。通過學習這一內容,學生也可以瞭解一些特定的口語表達,這種對話的形式要比一般教材內容更具有趣味性。學生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轉變角色,瞭解不同人的說話內容以及說話語氣,通過不斷地練習,體會不同情景下的表達方式,這也是一種練習口語的有效方式。

三、通過設定情境,進行口語練習

情境教學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以這種方式讓學生對某一話題用英語表達和思考。在口語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之間進行對話,以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雖然他們掌握的詞彙量已經比較多,但是都是很常見的詞彙。因此,教師在設定情境話題時也應當考慮到學生的詞彙量以及他們對話題的瞭解程度,讓他們在對話過程中有話可講,能夠採用自己學過的單詞表達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在情境對話時,教師也可以為他們設定適當的展示機會,以提升學生對於口語練習的重視程度。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學生在開始時可能不太敢於表現自己,如果教師設有一定的獎勵機制或者充分調動其他比較活躍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形成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那麼其他學生也會更加容易被帶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通過競爭與合作,形成口語練習氛圍

學生在進行口語練習時,可能會由於教師給予的自由練習時間過長,從而在後期產生懈怠心理,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達到既定的教學效果。對於這一情況,教師應當發揮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和督促作用,讓他們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形成更好的學習習慣。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心理和表現欲,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班內形成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讓他們通過這一模式加強口語練習。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有效利用多媒體的方式,為他們提前設定好相關的話題,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針對這一話題組織要交流的句型。這一模式可以在組內或同桌之間進行,以一定的獎勵機制鼓勵他們積極踴躍地參與進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針對某一話題進行思考,然後隨機組隊,讓不同的學生對話,這也可以達到練習的目的。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考驗學生對於不同話題的應變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一模式有效地把握學生的口語水平以及學習狀況,為以後的教學活動設定和內容展開提供依據。

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開放程度

在口語教學中,學生不但有語言的輸出,而且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通過自己學習口語知識來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傳統的口語練習方式一般都是限定於教師所給的情境話題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練習範圍和思路拓展。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想出情境話題的基礎上編排對話,通過課堂分享的形式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這種更為開放的形式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口語交際的培養中也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六、結束語

口語交際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這也是對他們英語綜合能力的一個檢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將英語學習真正地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藝.核心素養框架下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海外英語,2017(10):24-25.

[2]蔡尚英.新課改下高中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J].考試週刊,2017(97):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