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足浴對早期糖尿病足的控制

文思屋 人氣:8.94K

WHO將糖尿病足定義為與下肢遠端異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圍血管病變相關的足部(踝關節或踝關節以下)感染、潰瘍和(或)深層組織破壞。其臨床表現為足部的潰瘍與壞疽,臨床上控制好血糖是預防糖尿病足的關鍵,在此基礎上進行積極地護理干預,有利於促進病變好轉,降低患者致殘率。近年來,我科運用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自制中藥薰洗劑進行辨證施護,對控制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區域性病情臨床效果比較理想,現報告如下。

足浴對早期糖尿病足的控制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自我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間收治的住院病人56例,符合《糖尿病足診斷療效標準》[1],採用Wagner分級法 [2],56例病人均為糖尿病足0級和1級,病人有糖尿病病史,主要症狀有四肢遠端感覺、運動障礙,表現為肢體麻木、攣急疼痛,肌肉無力等;主要體徵有震動覺、壓力覺、痛覺、溫度覺的減退以及跟腱反射的減弱或消失等;輔助物理學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有異常改變,QST和NCS中至少兩項異常。將56例病人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規治療:兩組均根據醫囑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壓,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合理飲食,選擇合適的鞋襪,預防意外損傷,適度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

1.2.2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運用中藥薰洗劑泡足,對照組用溫水泡足。兩組均以14天為一療程,共2個療程。

1.2.3中藥薰洗劑泡足: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在臨床中醫的指導下進行辨證分型,制定個體化的中藥薰洗劑泡足方案,按療程使用。

陰虛血瘀證:肢體麻木,腿足攣急,酸脹疼痛或小腿抽筋,夜間為甚,或灼熱疼痛,五心煩熱,失眠多夢,面板乾燥,頭暈耳鳴,口乾不欲飲,便祕,舌質暗紅,苔花少津,脈細數。中藥方劑組成:當歸25g,地黃20g,川芎20g,赤芍30g,川牛膝25g,透骨草25g,加清水4000ml,浸泡30分鐘,水沸後煮10分鐘,得煎液2000ml左右,倒入清潔的足浴盆內,將患肢安置於特製的承重架上,用大浴巾罩在浴盆上方,藥液隨熱氣蒸於患肢, 待藥液的溫度降至38~40℃時,揭去浴巾,患肢浸泡於藥液中,維持藥液的溫度不低於38℃,浸泡20分鐘結束,每日一劑,每天兩次。

寒凝血瘀證:肢體麻木不仁,肢末冷痛,得溫痛減,遇寒痛增,入夜更甚,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腫,舌質暗或有瘀點,苔白滑,脈沉細澀。中藥方劑組成:桂枝20g,細辛10g,川烏20g,草烏20g,制乳香25g,藥液煎制和燻蒸泡足的操作方法同前。

痰瘀阻絡證:肢麻不止,常有定處,足如採棉,肢體睏倦,頭重如裹,昏蒙不清,體多肥胖,腹脹不適,大便黏滯,舌質暗紫,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厚膩,脈沉滑或沉澀。中藥方劑組成:姜半夏20g,乳香20g,沒藥20g,蒼朮25g,生麻黃20g,白芥子10g,藥液煎制和燻蒸泡足的操作方法同前。

效果評價[3]:治癒:症狀消失,體徵無異常;顯效:症狀明顯好轉,體徵明顯改善;有效:症狀及體徵改善;無效:症狀及體徵改善不明顯。

2結果

3討論

3.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病人截肢致殘的主要原因[4],祖國醫學認為,糖尿病足屬於“消渴脫疽”範疇,是陰虛虧本,氣血虧耗,陰陽俱虛,致氣滯血瘀,血行不暢,氣血不能通達四肢末梢,肌肉筋脈失於濡養以致出現肢麻、肢冷、肢痛、腫脹甚至潰爛的病症。四物湯中的白芍易赤芍,具有滋陰養陰活血功效,川牛膝補益肝腎並引血下行,透骨草祛風通絡;桂枝、細辛溫經通絡,川草烏為大辛大熱之品,功善溫經祛寒,制乳香破血通絡;蒼朮、半夏化溼祛痰,乳香沒藥活血通絡,生麻黃辛溫,走串之性極強,善通經絡,白芥子善祛皮裡膜外之痰。中藥薰洗劑正是運用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起到了通調腠理、舒暢血脈的作用。研究表明,觀察組運用中藥薰洗劑泡足的臨床效果優於對照組,中藥薰洗劑能有效延緩早期糖尿病足的病情發展,減少糖尿病足潰瘍的發生,對不同證型進行辨證施護,對糖尿病足的治療有明顯的輔助作用[5]。

3.2中藥薰洗劑具有製作簡單、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花費少的優點,更適合於糖尿病病人的家庭使用。在進行薰洗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能直接觀察到患者的肢端血供情況,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不失時機地進行健康指導。

3.3在進行薰洗治療前,醫護人員應詳細詢問患者的病情,若有過敏體質、面板破損者屬於禁忌。治療過程中應有護理人員或家屬在旁,觀察患者有無面板瘙癢、頭暈不適等不良反應,特別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的肢端感覺反應遲鈍,泡足的溫度以不超過39℃為宜,操作時應以水溫計測得的資料為準,謹防燙傷為要。建議使用專用足浴器,便於有效地掌握比較恆定的溫度和時間,從而確保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