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陶行知教育思想論文

文思屋 人氣:2.03W

一、教師教育的價值

關於陶行知教育思想論文

陶行知先生曾說:“師範教育可以興邦,也可以促國之亡。”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民族素質的高低。他曾在《介紹一件大事》中從國小教師的角度闡述了教師的作用。他認為,“小而言之”,國小教員教出的學生之好壞,關係到“全村之興衰”;“大而言之”,關係到“國運”,“民運”。他不僅僅注意到師範教育對發展教育事業本身的作用,而且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把師範教育放到挽救貧窮落後的民族,改造舊的社會,創立新的國家的高度上去認識,把師範教育同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緊密聯絡起來。

二、師德教育是教師教育的根本

陶行知在《我們的信條》中指出:“我們從事鄉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們整個的心獻給我們三萬萬四千萬的農民。我們要向著農民‘燒心香’,我們心裡要充滿那農民的甘苦,我們要常常念著農民的痛苦,常常念著他們所想得的幸福,我們必須有一個‘農民甘苦化的心’,才配為農民服務,才配擔負改造鄉村生活的新使命。”這是陶行知在推行平民教育、普及教育的過程中對教育工作者在師德方面提出的具體要求,同時,他更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理念。被宋慶齡稱之為“萬世師表”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以其豐富的學識,高尚的人格,堪稱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人民教師的楷模。陶行知的一生,是在人民塗炭、國家多難、民族危急之秋度過的。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與勞苦大眾休慼與共,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

教育工作頭緒多,形式多樣,不僅教學任務繁重,且不少工作難以量化,無法在經濟上得到體現,很難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往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教師是否具有無私奉獻意識、是否有較強的責任心顯得尤為重要,要想搞好教育必須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必須建設一支具有良好師德和較高業務水平的師資隊伍。

三、師範教育的物件。

(一)

行政管理人員

陶行知指出: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可分四種:一是教育行政人員,二是各種指導員,三是各種學校校長和職員,四是各種教員。他說“吾國自辦師範教育以來,無論高等師範、初等師範只顧到第四項,只是以造就教員為目的;對於教育行政人員、指導員、校長和職員的訓練都沒有相當的注意”,以致“大家都以為這種種職務可以不學而能,人人會幹,無須特別的訓練更無須科學的研究”,“中國學務不發達的原因固多,但是教育行政辦學指導人員之不得相當培養也是個很重要的原因”。廣義師範教育的基本內容是:“凡是教育界需要的人才都應受相當的培養”。

(二)一線教師

陶行知在《新學制與師範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師範教育的三原則:一是教育要什麼人才就培養什麼人才;二是教育界的人才要什麼,就該教他什麼,要多少時候教得了,就教他多少時候;三是誰在那裡教就教誰。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知識的更新與補充,組織學歷培訓、新教師崗前培訓、骨幹教師培訓為重點的全員培訓;開展行政管理人員崗位培訓、領導上崗、競崗培訓、提高培訓等幹訓工作,提高教育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這是毋庸置疑的。

四、教師教育的內容

陶行知主張教育要從現實生活出發,通過其職能的發揮以改造社會。他認為師範教育建設也應根據社會實際生活的需要,以訓練有生活力的教師,通過有生活力的教師,培養有生活力的新一代,使他們去“征服自然,改造社會”。陶行知主張教什麼,就拿什麼來訓練教師。即“有什麼,學什麼”,“要什麼,學什麼”,以大社會、大自然作為教材和課堂。他認為以文字為中心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是沒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書呆子。“那種文字之外無教育”和以“講書、聽書、讀書”為正統的教育程式必須打破,只有這樣才能使師範教育適應社會需要,創造出富於“生活力”的社會改革者。

陶行知認為:“鄉村師範學校負有訓練鄉村教師改造鄉村生活的使命”,“我們要想每個鄉村師範畢業生將來能負起改造一個鄉村之責任”,“不能訓練學生培養改造眼前的鄉村生活絕不是真正的鄉村師範學校。”由此可見,陶行知認為師範畢業生必須具有改造社會的精神和能力,這說明陶行知辦師範的目的絕不是培養只能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是要具有建設新中國偉大理想,成為教育家、科學家和社會改革家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