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課本音樂劇教學模式實驗研究

文思屋 人氣:2.96W

一、"課本音樂劇"教學模式研究的理論依據

課本音樂劇教學模式實驗研究

長久以來,傳統的教學一直延續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音樂教師的關注點集中在知識的傳授和教學進度的完成情況,教學內容不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要求所有學生,教學活動中師生都處於被動狀態,沒有選擇的權利。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音樂課的興趣。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中指出,入類個體智慧結構是多元的,每個個體身上都至少存在著八項智慧,包括語言智慧、數理邏輯智慧、視覺空間智慧、身體運動智慧。音樂智慧、人際交往智慧、自我認識智慧和認識自然的智慧,每一項智慧在個體身上體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有的人的語言智慧更突出一些,有的人可能在身體運動智慧方面更發達。因此,建立一種適應不同能力和水平學生髮展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我們不斷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二、"課堂音樂劇"的教學步驟

第一:聆聽教材中的歌曲,談一談對歌曲的感受和理解,然後選擇自己需要的方式學習歌曲。第二:組織學生進行第一次彙報演出,並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就學習中涉及到的相關音樂知識進行隨機答辯和交流。第三:欣賞音樂劇經典作品,在欣賞過程中通過分析、瞭解音樂劇的基本表現形式。如對日昌、重唱、合唱、齊唱、對白、獨自、雙人舞、獨舞、集體舞、燈光、道具等。第四:聆聽教材中的歌曲和欣賞曲,並結合已有的經驗進行想象和聯想,對音樂作品進行相關藝術表現形式(包括音響、歌唱、舞蹈。文學、舞臺美術等)設計、學生要在聆聽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的設計思路。第五:學生自願分組(單人或多人成組).自主選擇歌曲(樂曲)和表演形式,進行綜合藝術創作和排練活動。每個小組要選出主要負責人,負責協調小組工作,還要有小組的活動記錄。第六:組織學生進行第二次彙報表演,並在課堂上交流排練時的經驗體會(如想法、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方法、收穫等)。第七:以班級或排練小組為單位,選取課本中具有關聯性的音樂作品,在原有表演水平基礎上,創作、排練和表演具有簡單情節的短小課本音樂劇每個小組要選出主要負責人,負責協調小組工作還要有小組的.活動,還要有小組的活動記錄。第八z以班級或排練、小組為單位,結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經歷,或結合其他學科中感興趣的內容,自選主題和音樂作品,創作和表演簡單的音樂劇。

三、"課本音樂劇"教學設計體現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自主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勇於克服性別和心理上的一些障礙,能夠大膽在同學面前表演,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對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精神,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培養從事綜臺藝術活動的信心,敢於涉獵更高層次的藝術創作。在大型的活動中學習獨立和合作完成工作任務。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效率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2.過程與方法。運用聆昕、模仿、合作等方法自學歌曲。進行 表演和交流,體驗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樂趣,探索自學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聆聽音樂,對音樂內容和相關藝術表現形式進行聯想和想象。探究和合作,綜合運用各種手段進行藝術實踐活動。

3.知識與技能。能夠選擇和運用自己熟悉的手段學習歌曲,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提高音樂表現力。對於聆聽到的音樂作品能夠進行相關藝術表現形式的設計。能夠綜合運用己有的知識和能力,實現音樂與相關藝術形式的有機結合。能夠通過排練和表演,學習綜合運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段表現音樂作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