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略論竹笛名曲《鷓鴣飛》兩個不同版本的演繹

文思屋 人氣:1.74W

摘要:《鷓鴣飛》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間樂曲,也用於簫獨奏或絲竹樂合奏。後經笛子演奏家趙鬆庭先生和陸春齡先生改編為兩個版本,成為中國竹笛的南派風格的代表性樂曲。

略論竹笛名曲《鷓鴣飛》兩個不同版本的演繹

關鍵詞:竹笛;鷓鴣飛;名曲

一、演奏技巧的運用

陸先生演奏的《鷓鴣飛》,運用的是江南絲竹中典型的“顫、疊、贈、打”的手法,且運用必須要極其到位才能展示其風格;趙先生演奏的《鷓鴣飛》重在含蓄的歌唱性與旋律的飄逸。①而演奏時口鋒的精細、氣息的沉穩、手指的靈活與彈性、音色的“潤、厚、鬆”、極弱處的純淨與縹緲、快板的迅捷與力度則是兩個版本的《鷓鴣飛》所共有的特點與要求。同時,兩個版本的《鷓鴣飛》都要求演奏者的心境要平和,生理上要鬆馳。即:心平氣和。

陸先生演奏的《鷓鴣飛》,運用的是江南絲竹中典型的“顫、疊、贈、打”的手法。演奏時手指的彈性至關重要,特別是本音前裝飾音的顫音,要顫得非常靈巧;音尾的贈音相對於其他樂曲做得要稍誇張一些,趙鬆庭的《鷓鴣飛》其“顫、疊、贈、打”的手法相對地要含蓄一些。柔順的氣震音(腹震音),通俗地講即“音波”是南派曲笛的一大特點,陸先生演奏的《鷓鴣飛》,平直音較多,取其蒼勁之感;趙先生的《鷓鴣飛》氣震音運用較多,特別是長音處的“音波”要柔順,取其歌唱性。

兩個版本的快版都對指法的靈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時手指的鬆馳與彈性至關重要。熟練,要演奏好快板的前提。趙先生的《鷓鴣飛》其快板運用了迴圈換氣技巧。

二、藝術形象的刻畫和分析

1.趙版的刻畫。《鷓鴣飛》歷史悠久,其意境處於李白的詩《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②詩歌描寫了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江南,雙方勢不兩立。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勾踐退到會稽。經過20年的臥薪嚐膽,終於在公元前473年出兵討吳,一戰成功。大詩人用前三句描寫了越王勾踐勝利歸家,到第四句驟然一轉:“至今唯有鷓鴣飛。”告訴大家:前面那一片熱鬧的繁華景象,如今已只在想象之中,全已成了“古”。1957年趙鬆庭先生寫的《趙鬆庭的笛子》中優5首樂曲。《鷓鴣飛》是第一首,其中還沒有提到《越中覽古》。1983年5月印製的油印本《趙鬆庭笛子獨奏曲集》和隨後出版的《笛藝春秋》中的《鷓鴣飛》的曲譜和附註完全相同。附註的第二條說:“改編的意圖,以唐朝大詩人李白詩《越中覽古》為依據,……”這是《越中覽古》第一次與《鷓鴣飛》扯上關係。

2.陸版的刻畫。陸春齡先生也希望能用一首鷓鴣詩來形容他的音樂。但是陸先生的鷓鴣在天空自由飛翔,是在找不到契合的詩句。陸先生用了一種特殊的說法:“樂曲生動地表現了鷓鴣向陽而飛,時近時遠,忽高忽低,在空中自由飛翔的形象。……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無限嚮往”。③表達了受過壓迫後的人民對自由、幸福的生活的嚮往之情,從而奠定全曲深沉含蓄,憂而不傷腦筋基調。

三、不同版本曲譜的創編在藝術表現中的個性特徵與共性特徵

1.共性特徵。在思想內容的表現上,兩首《鷓鴣飛》都是通過對鷓鴣美好藝術形象的`刻畫,以及對某種意境的描繪,深刻地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在作品的藝術表現上兩首《鷓鴣飛》都有優雅,柔美的民間音樂風格,在情感的表現上,都是前半部分多抒情,後半部分顯示歡快、愉悅的特徵。兩個版本《鷓鴣飛》在調式上面都運用了民族調式七升羽調式加變音。兩首笛曲《鷓鴣飛》都是使用C調大麴笛(全按作2),充分顯示出C調大麴笛所具有的鬆亮,秀麗的調性音樂特徵。④在作品的結構上面兩個版本的《鷓鴣飛》都是多段體結構,開頭的引子部分和結尾處非常的相近且一致。兩個版本《鷓鴣飛》在演奏技巧的運用上面都注重的是氣息的控制,以及強弱明暗的對比。它們都運用到了江南絲竹中的“疊、打、贈、顫”的手法。以及都用顫音表現出了鷓鴣拍打翅膀的生動情景。

2.個性特徵。(1)思想內容個性特徵。陸春齡先生版本的《鷓鴣飛》多是對鷓鴣在天空飛翔的各種神態姿勢的描繪,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趙鬆庭先生版本的《鷓鴣飛》則是用優雅質樸的旋律表達一種悠遠的,高深的意境,對逝去時光的懷念。(2)結構的個性特徵。兩個版本的《鷓鴣飛》在創編上結構是相似的,有細微的不同。陸先生版本的《鷓鴣飛》慢板比較自由,快板同樣。但趙先生版本的《鷓鴣飛》則是慢板部分節奏感增強,快板更加快了速度達到炫技的效果。(3)演奏技巧的個性特徵。陸先生版本的《鷓鴣飛》在演奏上面多注意氣息的控制以及強弱對比的變化以表現出鷓鴣飛翔的各種形態。此外,陸先生還非常重視手指的力度及彈性,來表現作品的藝術特點。趙先生版本《鷓鴣飛》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快板部分運用的三段迴圈換氣技巧,而慢板同樣是抒情為主,重視氣息的控制及變化。

四、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兩首笛曲《鷓鴣飛》的創編,非常有歷史意義,推動了我國民族器樂作品的發展,也給後人留下了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

註釋:

①周林生.龍吟鳳鳴鷓鴣飛―陸春齡藝術生涯五十年掠影[J].中國竹笛.2006(05):08-09.

②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③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竹笛名曲薈萃《鷓鴣飛》樂曲說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46.

④耿濤.談中國竹笛的音色特徵及其在藝術表現中的作用[J].中國音樂,2001(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