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肖畫素描教學中的人性意識

文思屋 人氣:4.82K

論文關鍵詞:肖畫素描 人性 教學

淺析肖畫素描教學中的人性意識

論文摘要:傳統的素描肖像教學很重視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身處現代社會,沿著現代藝術發展的脈絡來看,有意地引導學生對於人性方面的關注應該是比審美意識更深層次的研究,對正確結合中西人性論的優劣,充分發揮學生積極的人性意識和社會文化身份選擇,進而革新現有基礎素描教學體系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現行的我國高等院校藝術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無論是油畫、國畫以及其他繪畫方向,素描在基礎階段的作用確是不可替代的。就題材來講,素描課程主要以靜物、風景、肖像和人體為主,而肖像在這幾種型別的題材中可以說難度最大,相關因素也更多。素描肖像的表現物件是人,就少不了對人的研究,研究人就會涉及到人性。本文以素描肖像教學為物件,探討對於人性的關注和研究。努力讓肖畫素描教學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案臼,能緊扣現代藝術發展的主潮流,緊密配合學生專業發展的需求和發展方向,更好地為以後的專業教育打下基礎。

一、人性意識的加強在肖畫素描教學中的必要性

素描肖像的研究物件是人,這與哲學和人學中的研究物件一致,而人性內涵的變化自古多變。馬克思給出的定義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當代人性學家張榮寰這樣診釋人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達,人性的本質,即每個人都擁有真理的真相,真理性是人和宇宙的共同本質,作為存在的人不會失去真理性,所體現的真理性是真正平等的。這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人的地位確立在與宇宙同等的位置,人的真理性與宇宙真理性同等發展,人可以通過人格的上升,將生命的意義和腳步遍及宇宙”。

探討人性是目的是什麼?哲學和人學中探討人性的目的在於:如何更好地解釋、激發、引導、組織人類行為,如何更好地實現人類存在。我們在繪畫中探討人性,目的肯定不同於哲學和人學的範疇,那麼目的又是什麼呢?基於研究物件的一致性,在素描肖像中對人性的探討,其目的主要在於:如何更好地以素描的形式解釋、表現現代人類行為,如何更好地以繪畫語言探討現代人類存在的狀態,給予人本身更多的人文關懷,並由此更好地促進學生的以後的專業發展,體現藝術對現代人類文化的貢獻。

在馬克思看來,實際上,人的本質不僅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個人和他人的關係,即外因,也包括每個單個的人所具有的個性。所以,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固然是人性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還應該加上個人所具有的個性,比如自私、自由等。孟子認為人性本善體現於人心的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四端具有普遍性,適用於所有的人。就是說,再壞的人,再墮落的人,也不可能沒有這四端,不可能沒有這四種心。荀子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得不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為了制止由於性惡產生的混亂,才制定的禮儀制度。當然,再往後說,還有法律。“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意思是人天生本性是惡的,之所以善,是後來教育的結果。這是荀子性惡論的來源。馬克思主義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

以此看來,人性的內涵是人的本質的體現。在現代社會,現代人在現代生存語境中有形形色色的表現,而其本質的表現又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得以表露,豐富的個體就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現代社會。那麼素描肖像教學在內容上無外乎的頭像、半身像和全身像的類別其實暗藏著一個個豐富個體的內心世界,體現著各種各樣的人性特徵。這種把握,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就構成用素描形式表現人物進而體現時代特徵的高度。對於現代的肖畫素描教學,人性意識加強的必要性一是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和訓練,能準確傳達人物的內在氣質;二是要從人性關懷的基礎上去分析個體精神特質的時代因素,讓自己的畫筆能描述時代和人物的種種特徵和特有精神內在,體現一個藝術從業者更高遠的文化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