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冬天的懷念論文

文思屋 人氣:1.93W

總有些童年的夢久久揮之不去,讓我們貧瘠的精神荒原不再啜泣;總有些人在這個社會中留下足跡,讓我們原本平靜的心靈再起漣漪。

冬天的懷念論文

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思想,缺乏大師的時代。精神的貧瘠已經令我們窒息,追名逐利更讓我們喪失了生活的樂趣,更多時候我們像動物那樣為了生存而忙碌。多年來單調平庸的生活磨滅了當初的那份感動。

《命若琴絃》,這是我聽到最為動聽的樂章,也印證了心底深處的種種戰慄。理想,那是童年時最為華美的樂章,我們帶著兒時的種種憧憬來到這個世界:懵懂、求知、長大、成熟。不同的字眼印證著心靈的變遷。

“人性本善”,我追問這句俗語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也許世界本來就沒有本原。人類無窮的想象力重新塑造了紛繁多彩的史前文明。先秦諸子的理念因時代的變遷愈來愈遠,我們的足跡也與之漸行漸離。

“緣”,更多的表現為一種機遇。人們有幸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共同目睹人類創造的燦爛文明,本應摒棄雜念,互敬互愛。為琴絃般微命彈奏出生命的樂章,構成人生的交響樂。

“雙眸”,那是心靈的門戶。當幽黑、透明的雙眸變得暗淡、無神,所闡釋的往往是貪婪、自私與冷酷。行未就木,心如死灰,深邃代替了清澈,心計趕走了天真。這還是活著?良心的譴責往往在深夜中變為夢魘,浮華的往事在歷盡艱辛中成為雲煙。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代,兒時的天真,親人的呵護,“愛”也許成為這個時期的主色調。我常常在想:如果沒有母親,我們會在哪裡?我們將會怎樣?女人因孩子的出生而變得極為自私,這種自私恰恰是“愛”最恰如其分的詮釋。論文檢測,冬天的懷念。論文檢測,冬天的懷念。母愛也許像“合歡樹”那樣伴隨歲月的.增長愈發深厚,以至於仰視才見。

搖籃,也許是童年的代名詞,新生命的出現往往伴隨一代人的老去。年去歲來,在年華的更替中我們漸漸成長,逐漸適應這個陌生的社會。論文檢測,冬天的懷念。“性相近,習相遠”,闡釋了社會的教化作用。細想起來,社會教化更多的表現為“人”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形象的揭示人以群分的現狀。孟母三遷,遷的是母親的期待,成就的是愛的事業。

我們有著如夢的童年,青澀的青年,成熟的中年,平和的老年。古人常用四季來比喻人生,形象而貼切。不同點也許在於四季可以輪迴,人生卻一去不返。人生充滿機遇與變數,八十四卦演繹的也許不僅僅是生命的輪迴。在幸與不幸中有的人看得更遠,走得更久。用筆觸揭示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史鐵生的生命是堅強的:命運多舛,造就錚錚鐵骨,在輪椅上書寫自己的夢。

有人習慣於用臆斷的話語去解釋作家,詮釋作品。認為這個世界原本是某個樣子,試圖勾勒出這個世界的秩序所在。這一切也許是徒勞,我們的解釋更顯蒼白。文學是心靈的傾訴,是命運的訴說。一篇沁人心脾的文章能給人心靈的啟迪,滌盪一路征塵,撫慰那疲憊的心靈。論文檢測,冬天的懷念。

作家本是人,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眾多生命中的一員,平凡而偉大。我們把他們捧得太高,成為“家”,或者乾脆稱為“大師”。眾多“大師”淹沒了真正的靈魂,卑微的人生因光輝的顯現而與眾不同。論文檢測,冬天的懷念。大師從不自詡為大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探索道路上的每一次發現足以讓我們為之心動。

史鐵生恬淡的文字,平直的敘述,勾勒出人生心靈的變遷,傳遞世間最美的畫卷。他不是大師,不像那些帶著眾多光輝光環的大師那樣,而是默默無聞以至於被大眾所忽視。在新年鐘聲即將敲響的那刻,他離開了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我更願稱他為一個“作者”,而不是一個“作家”。他只是在抒寫自己的平凡,內心的悸動,這是我們這個浮躁時代眾多文人身上所沒有的可貴遺產。

“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這句話也許更適合史鐵生:他在少年時代即品嚐人生的酸甜苦辣,母親是他精神的依託,當這個精神支柱過早的離去,留給他的也許是無可言狀的遺憾。在那個精神貧困的時代,他為我們帶來一絲清風,讓精神的荒原遍佈零星的綠洲。

輪椅、病痛、寫作構成他生活的三部曲。“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平實的話語道出生命的艱辛。有人認為史鐵生之所以偉大在於他的堅強與樂觀,我不敢苟同。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人生的悲,生活的難。病痛能讓人遠離塵囂,回到一片寧靜的天地,在那個如此平靜的地方,不能不靜下心來去從新審視這個無序的世界。作家也就因此而誕生,這給予我們無盡的嘲諷。

生活是一個順序,先“生”後“活”。多年以來,帝王與平民存有一條無形的鴻溝,這是幾千年來人類的生存法則。家境的貧寒,生命的波折,命運的不公,足以豐富原本慘淡的人生。叔本華一曲悲觀的輓歌唱出世人的心聲,風馳雲走,悲觀的論調一發不可收拾。命運公正但不公平,眾多先天的因素構成事實的不平等:殘疾的身體,累年的病患,這一切足以磨平一個人的意志,消沉一個人的靈魂。我們在史鐵生身上看到命運的本來面目,感悟到人生的似水年華。

四季更替,春去秋來。“年”是兒時的期待,童年時最深刻的記憶。童心未曾泯滅,這也是史鐵生作品永恆的魅力所在。世俗的眼光總是太膚淺,評價一個人的標準也太主觀,以致讓眾生迷茫,忘卻這個世界本來的面目。

“明天即是元旦,不到五天即是生日”,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東西,似乎過完這些人生就少了許多遺憾。生命無序,命運之神沒有按照人們的設想去構建這個世界,也不會為了圓夢去更改原有的步伐。

年終,年初。新舊的更替,似乎預示著新氣象,能夠開闢新篇章。“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這也許是對自己最好的詮釋。

瞬間與永恆,這是哲學的命題。人生有限,但時間久遠。古往今來,芸芸眾生探尋長生之道,尋覓養生真理。時光無情,淡化無盡的愁緒;歲月有痕,映出悠久的足跡。論文檢測,冬天的懷念。有人為了揚名,立志成名成家,可能聒噪一時,但歲月的洗禮會令其暗淡無光甚至湮滅。有些文章歷經滄桑卻日益彌新,經歲月沖刷而熠熠生輝。我想:這正是史鐵生的偉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