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肖邦夜曲藝術精神的深沉審視論文

文思屋 人氣:3.25W

音樂具有一種可以形成性格的力量。德國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起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其實音樂真正的意義在於它能夠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肖邦夜曲藝術精神的深沉審視論文

一、肖邦創作的《升c小調夜曲》

弗裡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in1810─1849),是波蘭一位傑出的鋼琴家、作曲家作品蘊藏著深厚、濃郁的愛國情操,具有強烈的悲劇性與抒情性,據此,更有人將他稱為“鋼琴詩人”。肖邦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約200部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鋼琴曲且涉獵體裁眾多。

《升c小調夜曲》創作於1830年肖邦20歲在波蘭期間,這是肖邦在波蘭的最後一年,所以整首曲子透露著淡淡的憂傷,這其中夾雜著對祖國的依依不捨,以及對未來的迷茫彷徨。最開始創作這首夜曲的時候,肖邦沒有把它定義為夜曲,僅標為“極有表情的慢板”,直到肖邦逝世後這首作品被魯德維卡編輯出版,並標註上“夜曲風格的慢板”,所以現如今人們才將其歸類為夜曲。該曲為4/4拍,升c小調。樂思來源肖邦的《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21以及歌曲《少女的願望》。該夜曲為復三部曲式結構。

在這極有表情的夜曲中ABA三段體的曲式是充滿了戲劇性的,從引子開始呈現出的是寂寥柔和的情感,到中部突然情緒轉為激動、不安,再現部內心的波瀾漸漸平息,尾聲處像一個漸行漸遠的身影,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在這讓人回味無窮的慢板中可以看到肖邦細膩的情感走向,無論是從速度的對比、力度的對比還是從變化的情感上都使音樂形象深入人心。

二、什皮爾曼演奏的《升c小調夜曲》

瓦迪斯瓦夫·什皮爾曼(WladyslawSzpilman),是二戰時期華沙倖存的波蘭鋼琴家、作曲家。什皮爾曼是波蘭文化生活中鼓舞人心的重要人物,也被波蘭人民稱為“心中有音樂的人”。作為一名猶太人,1939年在希特勒執政以後什皮爾曼開始遭受迫害,在其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是音樂拯救了他並帶來了希望的曙光。苦撐到二戰結束,當什皮爾曼回到昔日的廣播電臺後第一次的直播節目中,他再一次演奏了肖邦。1945年什皮爾曼憑藉著昔日刻骨銘心的遭遇和驚人的記憶力開始撰寫回憶錄,書名為《城市之死》,1946年出版,但由於政治因素遭到查禁,直到90年代末改名為《鋼琴家》後在美國得以重新發行。

近年來肖邦《升c小調夜曲》為人們所熟知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什皮爾曼的回憶錄《鋼琴家》被拍成電影《鋼琴師》,而在電影中極盡寫實的呈現出了什皮爾曼在電臺錄音時伴著窗外的炮火聲和樓房的搖晃彈奏的正是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然而鋼琴聲終究被炮火所打斷。五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以後,什皮爾曼重新回到了波蘭電臺之後,他再一次彈奏了這首《升c小調夜曲》,正如什皮爾曼回憶錄中寫道:“五年的時間,對於這首《升c小調夜曲》來說,似乎只是一個短暫的休止,它好像只是被稍稍地打擾了一下。”

什皮爾曼在五年戰爭這期間所受到的迫害,絕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在朋友幫助下四處躲藏,擔驚受怕,在等待救援時死亡的陰影時刻伴隨著他。就在二戰將要結束前夕,什皮爾曼被一位德國軍官發現了,當那個德國軍官看到衣著襤褸、蓬頭垢面的什皮爾曼馬上就意識到他就是殘留的猶太人,當什皮爾曼回答說自己是一位鋼琴師的時候,德國軍官顯然是不相信的,指了指旁邊的鋼琴,說道:彈一段。什皮爾曼顫顫巍巍的走到鋼琴前,鎮定下來後開始彈奏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正是因為這一次彈奏,使德國軍官的人性得以復甦,庇護什皮爾曼直至二戰結束。

當時什皮爾曼是如何演繹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後來什皮爾曼老年期間留下了這動人心絃的《升c小調夜曲》視訊資料。引子共四小節,是從升c小調的主和絃開始,結束在屬和絃上。暗淡、憂傷的旋律緩緩而出,右手著重奏出外聲部向下級進的旋律音,力度做到了漸弱的控制。老人淡淡的看向遠處,彷彿琴聲的響起又一次帶他回到了那艱難的歲月。呈示部旋律線漸漸清晰,主旋律由右手緩慢奏出,左手規律的分解和絃加以伴奏,在速度和附點音符的彈奏上儘量做到自由一些,音樂連貫中帶有起伏。老人的手指觸鍵緩慢而又厚重,可以感受到手臂的力量完全傳送到了指尖,輕柔又不會丟音,左手比較難控制的伴奏音型,在他手中也完成的輕鬆自然。頻繁的離調後進入到中部,中部整個音樂風格發生變化,由A大調開始,並增添了新的音樂材料,與呈示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和附點音符的使用,使節奏速度都開朗、明快起來。如果說呈示部流露出的是淡淡的憂傷,那中部顯然是對新生活的嚮往與渴望。然而這明朗、歡快的情緒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從離調的處理下可以聽出來已經發生了動搖,節奏突然變化終止了這清新的氛圍。短暫的小連線過後,再現部出現了,它就是將呈示部變化再現一番,但顯然情感更為強烈。在力度上就可以看出來由開始的p變成了ff,由此可以看出已經達到了整首夜曲中最激情的高峰。速度也明顯加快,以求帶來聽覺上的衝擊,華彩句的加入更滿足了聽眾的心理期待。尾聲部分則是用屬持續音的技法完成,重複並漸弱減慢的安排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結束音更是巧妙的安排在同主音大三和絃上,在最後也要給人留住希望。在聽進入老年的什皮爾曼演奏這首《升c小調夜曲》時,可以聽到很多音樂以外的東西,真正的音樂家是能夠堅守住自己心靈深處的那塊淨土的。細細品味一番則可發現什皮爾曼演奏的這首肖邦夜曲,薑桂之性,老而彌辣,輕柔自然,與眾不同!

三、什皮爾曼演奏的《升c小調夜曲》的`藝術精神

肖邦在創作《升c小調夜曲》時,將自己的情感與感悟寄託在了音符中。什皮爾曼在演奏《升c小調夜曲》時,也沒有想到本以為最後一次觸控到的鋼琴,會成為他奇蹟般生還的載體。在躲避納粹迫害的期間,什皮爾曼忍受著精神上與肉體上雙重的折磨,但是最終他也沒有倒下,哪怕在已經病到下不了床的時候,什皮爾曼的雙手仍然在空氣中做著彈奏的動作,他是用心靈在演奏,是用心靈在吶喊,這個時候可以說是音樂的力量在支撐著,並幫助他在困境中依然頑強的生存下來。在生命告急的時刻,音樂成為了喚醒德國軍官人性的一劑猛藥,也是黑暗中的一縷曙光。

音樂的作用在當今越來越受到重視,比如醫學、心理、教育、勞動等等方面,很難想象我們的世界如果脫離了音樂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高強度的生活節奏使人們生活變得複雜、情緒變得緊張,人們需要音樂來放鬆身心,讓繃緊的神經得以鬆懈下來。我們需要積極的正能量來帶動每一天的心情,藉助聽覺的力量,我們能發現音樂可以幫助我們營造一個輕鬆的高質量生存環境。音樂作為一種精神食糧,讓我們盡情的去傾聽音樂,感受它賦予我們的力量,並且使我們品格高潔、性情儒雅,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美輪美奐、情趣盎然。

演奏者什皮爾曼對作品《升c小調夜曲》的演繹。讓人們體會到音樂的價值,感受到音樂在任何時間、情境下的不同功能,在1830年肖邦利用音樂紓解內心壓抑著的情緒。1944年什皮爾曼靠著一首鋼琴曲換回了自己的生命。現如今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更適當的提高自身的音樂情感感受力,通過律動的節奏、悠揚的旋律、厚實的和聲更透徹的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緒,以達到觸及心靈、引起共鳴的效果,真正的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