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發展訴求

文思屋 人氣:1.17W
論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發展訴求
摘要: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與人性化的錯位。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就要引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在於注重發揮人的潛能、注重引導和完善人性的建構與發展、注重發現自我價值和全人類的價值。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自身發展的呼喚。實現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育人性化的育人環境,優化人性化的教育機制,豐富人性化的教育內容。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人性化; 以人為本
  
  當前,國際形勢呈現出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價值多元化的趨勢,國內進入經濟體制轉型的關鍵時刻。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出現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變化劇烈,生活質量差距過大,新的社會組織形式開始出現。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一個與傳統環境大為迥異的新環境。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增強實效性,保持和發揚其優勢作用,就必須要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 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發展訴求
  人性化表示的是人們的實踐活動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質或狀態的轉變,就是以人為中心,依據人性發展的需要,以人性的和諧和全面發展為終極目標的一個發展的過程。人的發展需求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人具有與一般動物相同的求生本能和生理慾望,同時人又具有超越物慾的精神追求。現實中的人的需求是前者和後者不同比例的組合,也就是說人既有物性,又有人性。人的物性包括了人的生理、身體屬性,而人的人性則在於其精神層面的存在。正是由於人性的複雜從而導致了育人的'複雜,而作為育人之核心的育德自然遠比制器、造物要複雜得多。
  思想政治教育,是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道德規範,對人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教育影響,使人們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思想品德的實踐活動。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本質上來講應當“以人為本”,是指根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注重從人的本性出發,以促進人的人格完善和全面發展為特定目標,體現對人的尊重和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為此,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歸宿。
  其一,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當今社會已經進入資訊化社會,一方面,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人類知識的激增,通訊與傳播技術的發達使人們獲取資訊和知識的路徑增大。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受教育者來說,在吸收知識的同時,需要增強選擇和判斷能力;另一方面,社會發展的趨勢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資訊量的增大使得每個人所掌握的知識都存在侷限性,教育者傳授給被教育者的知識也必然具有有限性,並且面臨被淘汰、更新的局面。如果教育者仍然以所謂的條條框框為指導,一味地對受教育者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觀念的灌輸,將使得受教育者既無法適應社會發展,又會對現行的教育產生牴觸。
  人本主義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其動力來源於自身的內在需求。人在社會活動中通過行為不斷滿足自己的需要,從而達到自我價值的實現。作為教育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關注和關心受教育者的內在需求,進而調動其積極性,使其主動開展學習,成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當前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教育者在受教育者面前始終扮演著權威的角色,受教育者大多缺乏挑戰權威的意識和勇氣,缺乏探索精神,有的甚至只是接受灌輸甚至唯唯諾諾。而作為社會發展所需求的創新性人才恰恰需要探索精神,敢於質疑權威,敢於對舊的框框提出疑問,才有可能激發新的知識的創造,進而推動社會進步。因此,要使受教育者具備此種基本素質,就應該摒棄以往那種總是以固定的標準來簡單地判斷受教育者行為正確與否的陳舊教育方式,必須從他們的內在需求出發,實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他們發揮出自身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