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在外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度

文思屋 人氣:1.79W

論文關鍵詞 外語教學 愛好 能力

淺析在外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度

論文摘要 外語教學在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增強對外交流、查新、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中肩負著無比重要的責任。但在傳統應試教育的觀點在一定程度遏制了新時期外語教學工作。激發學生愛好和求知的慾望,釋放學生自我創造的潛能,培養人才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我國對外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廣泛,外語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一支,越來越發揮重要的作用。幾年來,通過對受教者的調查,筆者發現當前外語教學存在著許多弊端,比如學生不愛學、甚至是討厭外語。究其原因就是由於教學方法的陳舊與單一。主要表現在高中外語教學中,以“應試”為目的的外語教學嚴重挫傷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而且也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學生的主體參與,不注重個性、智慧優劣,實行“一刀切”,只顧“滿堂灌”,這樣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能激發學生的愛好和求知慾望,學生自我創造的潛能無法釋放,在廣泛的對外交流中嚴重缺乏適應性,更難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了。
  教育心理學認為,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習愛好。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思想活躍,接受和模擬能力很強,而且想象力豐富,求知慾強烈,樂於接受新事物。而促使學生努力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他們自發的動機。所以,老師要努力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刺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自主地進行學習,並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
  1 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外語愛好。教學中,出乎學生意料的演示、生動形象的類比、深入淺出的解釋、學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會的有趣的事例、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以及不斷出現的挑戰性問題等,都是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愛好的重要手段。上課先從學生講故事入手,引起學生的愛好,勾起他們自願參與的意識,然後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討論活動,教師則轉換角色,回答學生的提問,碰到難點老師給以點撥,最後教師板書全文主要內容作最後小結。實踐證實,這種教法達到了課堂教學“高效低負”的目的,有益於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進行積極的參與活動,同時學生的眼、腦、手、口等多種感官並用,學習愛好濃厚,思維活躍,注重力集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外語的基礎是建立在各應用國的歷史、社會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外語教育的很好素材,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生活化內容,努力培養學生透過外語事件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比如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外語情境,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習熱情高漲,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電化教學直觀性強,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競爭精神,拼搏精神,達到了教育目的。
  2 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公認的教學觀念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深刻的認識到“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要使學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全面參與者;而老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老師要全面瞭解學生,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按照學生髮展的需要,調整教材內容,做到按需教學。為此,我選擇外語教材故事性較強的章節,組織學生自編外語故事,讓學生扮演外語事件中的人物,將外語事件再現於外語課堂,把學生帶到前人生活的外語場景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中心,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愛好”。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模擬角色情境,讓學生廣泛參與表演,可以更好地體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讓學生模擬外語片斷,設身處地去扮演當事人,這樣,他們就能很輕易理解當事人的想法。通過這種教法,我們不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同時也完成了外語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還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3 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
  認真充分的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如現場觀摩、專題研究、討論辯論等。在活動中,我們要本著以學生參與的目的性、實效性為中心,使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去認識社會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和日常生活的關係,以總結出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採用討論的形式讓其各抒己見,對各種觀點進行分類整理,老師正可以利用這些分歧,啟發和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總結得出,使學生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把握了更多的知識,通過這種學生參與、老師主導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全體學生都能從中獲得教益。課外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結合興趣事件,開展知識競賽、演講、報告會、圖片展等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組織學生觀看外語影片,學唱外文歌曲;指導學生蒐集語言國資料,在教學中恰當運用,既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了外語教學內容;結合教材有關人物和外語事件,指導學生進行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 明確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
  外語教學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評價外語教學,主要不是看教師是否能講,也不是看學生某一次書面考試成績的高低,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於學生素質的提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養成。比如在上述的課外活動中,我們就可以通過對學生的積極參與程度進行考察和評估,並將其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再結合學生的書面考試成績等做一全面而客觀的評價,這樣我們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利於扭轉外語考試的死記硬背模式,有助於外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在實施素質教育時,尤其是採用課外活動的方法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始終 “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的人格,因材施教,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5 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在認真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的基礎上,立足教材內容,緊扣基本要求,旁徵博引,中外貫通,精講多練,講練結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分清交點,抓住特點,不留疑點,最終把握知識點。德國聞名詩人歌德曾說過:“哪裡沒有愛好,哪裡就沒有記憶”。一語中的地點出了愛好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課堂教學在中國的教育模式中仍舊是培養學生愛好的主陣地,同時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但是由於外語學科教學的獨特性,課堂效益的高低往往與老師的主導作用關係緊密。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專業知識水平、親和力、授課藝術水平,這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改革外語課教學的定勢思維模式的要求,進而從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程式化教學中解脫出來的必由之路。
  總之,通過近幾年的探討和實驗,筆者在外語學科的教與學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外語的興趣度,它對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愛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個人整體素質的提高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開始樹立科學的批判精神,敢於質疑,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反思的意識和習慣也開始養成。
  
  參考文獻
  [1]李吉林.從情境教學到情境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研究,1997(34).
  [2]人民教育評論員.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為已任[J].人民教育,1998(9).
  [3]馮克誠,田曉娜.教師基本功全書[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1997.
  [4]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