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通訊技術應急分析論文

文思屋 人氣:1.51W

【摘要】本文對現有應急救援的通訊技術進行了分析,列出了各種技術的優缺點,初步探討在實際中如何合理地應用。

通訊技術應急分析論文

【關鍵詞】應急救援;通訊;輔助裝置

近些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造成極端天氣情況增多,引起颱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此外,我國處於多條地震帶中,地震也時常發生,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應急救援成為了挽救人民生命和減少財產損失的必然選擇。而應急救援力量到達現場後最緊要的事就是把災情及時向指揮部通報,為指揮部的決策提供依據。那麼,怎樣利用現有的一些技術來保障應急救援通訊?我有一些淺顯的認識與大家分享。

1衛星應急通訊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無數房屋夷為平地,交通中斷,電力中斷、通訊中斷,汶川瞬間成為了一座“孤城”,外界無法知曉城內的狀況。直到震後12min,汶川縣電信員工才通過衛星電話發出了第一聲求救;31h後,武警某部參謀長率領200名官兵達到震區,通過衛星電話發出了救援的第一個聲音;44h後,新華社記者利用海事衛星發出了災區的第一張圖片,至此,外界才對震區有了大概的瞭解。可見,衛星通訊在應急救援中的重要性。什麼是衛星通訊?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而進行的通訊。衛星通訊的特點是範圍大,只要在衛星發射的電波覆蓋的範圍內,從任何兩點之間都可以進行通訊。而衛星行動電話是衛星通訊最為方便的載體,它的體積小、功耗低、使用簡便,通訊基本不受地面環境的影響。所以,衛星行動電話是先期進入災區進行通訊的最好選擇。目前,在國內使用較多的是海事衛星電話、全球星電話、銥星電話等,其優缺點見下列表,在應急救援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在汶川地震中救援中,使用較多是海事衛星電話,效果最好的是銥星電話。但是,衛星行動電話通病是在大型建築內或山體、樹林遮蓋住裝置本身時無通訊訊號或閃爍不定,必須到開闊地帶,找到衛星訊號好的地方進行通話。

2移動應急基站通訊

車移動應急基站通訊車既可獨立作為現場通訊中樞,又可作為一個遠端通訊節點通過無線傳輸方式與骨幹網相連.進行話音通訊和資料傳輸,從而實現現場無線覆蓋。它具有架設方便、機動靈活、功能齊全、覆蓋範圍廣等特點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自然災害和緊急事件的搶險救援中。移動應急基站通訊車到達目的`地後,它會張開車頂的雙向衛星通訊天線,通過自動校準系統與通訊衛星匹配。車尾部有一根油壓升降抱杆升到一定的高度,其頂端就是GSM手機天線,可以發射通訊訊號供手機使用者使用。應急通訊車的服務容量有限,車載微基站裝置僅能向周圍幾平方公里的範圍的使用者提供通話服務,而且同時通話的手機數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這是由於它自身條件有限造成的。一般手機基站的天線越高,它能覆蓋的範圍就越廣,所以很多時候它要藉助地勢高度來擴大覆蓋範圍。移動應急基站通訊車對道路通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越野型應急通訊車一般在救災初期應用,或是在某些通話量不大的場合使用。重型車機載裝置功率大,覆蓋範圍廣,適合災情有一定突破,在災民集中安置點設定。

3飛艇(熱氣球)行動通訊基站

飛艇(熱氣球)行動通訊基站是將移動微基站置於飛艇或熱氣球中,提升基站涵蓋範圍。一般移動基站車天線高度約8m,覆蓋半徑範圍500m,飛艇(熱氣球)基站可以上升到60m,覆蓋半徑1.7km,可突破地形限制,讓行動網路涵蓋更高更遠。此技術已經試驗成功,可以作為應急通訊手段。但是飛艇或熱氣球使用有一定侷限性,例如需要開闊場地進行放飛,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操作;相關輔助裝置如氦氣瓶、發電機等需要車載,因此對道路通行有一定的要求;若遇上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放飛和繫留都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它適合於作為補充通訊手段。

4老式發報機

有人看著這裡可能很不以為然,現在科技都日新月異了,怎麼還裝備已經淘汰的裝備呢?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高科技產品固然效能先進,如果災區地形複雜或者氣候條件惡劣等情況下,衛星電話等裝置的使用受到限制,可以用它進行發報,以傳遞第一手的資訊。老式發報機裝置簡單,單人完全可以攜帶。而且發報所用的摩爾斯電碼,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很成熟,經過一定的培訓即可使用,由於此電碼在國際上公開,翻譯也較為方便。老式發報機的通訊距離可達千公里以上,一直為世界各地無線電愛好者使用。所以,它完全可以作為一種補充通訊手段。

5其它輔助裝置

隨著GPS(北斗)導航裝置的普及,GPS(北斗)手持機可以給救援隊伍指引道路,還可以讓指揮部及時瞭解救援隊伍的所在位置。GPS的定位精度在10m左右,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我國自主研發,在亞太地區藉助與類似於廣域增強系統的廣域差分技術(廣域增強),可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最高為1m。北斗授權使用者還可以通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資訊的收發,即短報文服務,這項服務僅限於亞太地區,軍用版容量為120個漢字,民用版49個漢字,而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終端還可以向手機發送簡訊,價格為每條3角人民幣。所以,在國內,北斗不僅可以提供定位,還可以傳送資訊,相當於能進行簡單的通訊。

6.結語

綜上所述,先期進入災區的應急救援力量可以攜帶衛星行動電話作為主要的通訊手段,同時攜帶GPS(北斗)手持終端作為輔助手段,發報機視情況作為備份裝備;災區道路通行情況有了改善可以利用當地通訊部門的移動應急基站通訊車(越野型)進入災區作為應急通訊;災情穩定後,在人員集中安置點設立移動應急基站通訊車(中型或重型)為更多的人提供通訊服務。如果現場條件具備,飛艇(熱氣球)基站可以作為移動應急基站通訊車(中型或重型)的補充,或者替代它。

參考文獻

[1]呂春英,段國力,葉淑香.淺談應急救援中的通訊保障[A].2014第二屆中國指揮控制大會論文集(下)[C].2014,08.

[2]程文龍.衛星通訊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