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浙江省中小民營企業構建風險導向財務控制框架論文

文思屋 人氣:2.12W

摘 要:中小民營企業在浙江省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發展問題一直深受關注。而溫州中小企業主棄資現象讓公眾的視線再一次聚焦在中小民營企業資金鍊斷裂等矛盾上,究其矛盾根源,是由於大部分中小企業缺少一套完整的以風險為導向的財務控制框架。本文將基於COSO的內部控制框架,分析浙江省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上存在的風險,探討建立基於風險導向的財務風險控制框架,並在該框架下提出具體的控制對策建議。

浙江省中小民營企業構建風險導向財務控制框架論文

正文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中小企業發展很快,已形成了"溫州模式"、"板塊經濟"。但是金融危機以來,浙江省中小企業的發展空間受到衝擊。由於中小企業缺少一套完整的以風險為導向的財務風險控制框架,企業面臨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等財務風險,資金的籌集和有效利用存在阻礙,容易出現資金鍊斷裂的破產危機,減弱中小企業抗擊風險的能力。所以面對風險,在中小企業中構建基於COSO框架的財務風險控制框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浙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

浙江中小民營企業作為最具活力的經濟群體之一,在繁榮經濟、擴大就業、調整產業結構等方面的作用已經得到廣大學者的認可,但是由於經營環境的複雜多變以及內部控制失控,使得中小企業不得不面臨一些財務管理問題,從而導致各種財務風險:

1、 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缺乏風險預警機制

根據我們的資料調查和研究,發現大部分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混亂,會計制度不健全:缺乏長期的財務戰略、財務預算體制,盲目投資;應收賬款週期緩慢,資金回收困難;對於成本的控制也多以經驗為主;存貨管理混亂,日常資金的安全性、使用效率低下。此外企業權責不清,沒有健全的風險預警、財務控制和監督機制,部分企業的財務報表也未被納入社會審計監督的範圍,導致危機之下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

2、家族式管理模式僵化,資金使用隨意

浙江中小民營企業多為家族企業,其家長式的企業管理方式非常普遍。家長獨裁,用人唯親,股權不明,這種企業家族化容易引起管理模式的僵化。在籌資決策、投資決策、以及營運資金管理決策中不考慮資本結構,不權衡資本成本,只注重短期效益,且習慣於"拍腦袋"決定的方式。決策者對財務風險的認識不足和個人偏好很容易使企業面臨財務風險。此外,由於企業主對財權的掌控欲,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這些部門都由親戚朋友來"把手",這中間往往是一些無證上崗和缺乏財會經驗的人,這往往導致財務記賬混亂,老闆可隨意挪用資金,隨取後補,這樣資金的無計劃性使用造成了財務管理的無效,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1]

3、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

當前浙江省中小企業的初始資金大部分來源於主要的業主和家庭,在追加投資時也基本上通過內部渠道獲得,[2]由於中小民營企業規模小,財務管理不科學且自身信用等級低,與銀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訊不對稱,難以爭取到外部融資。加上市場體系不健全,金融環境不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小民營企業融資困難。

4、民間資本活躍,但其依存體系不完善

由於中小企業很難通過正規的金融機構借款,因此轉向民間借貸。浙江作為民營企業為主的中小企業大省,民間資本規模在7000億~8000億元,而民間借貸在1500~2000億元。[3]但數量龐大的民間資本,往往由於缺乏合適的橋樑,有相當一部分遊離在實體經濟之外,此外,與民間借貸相關的信用體系薄弱,借貸利率過高,且借貸多建立在熟人體系和安全地域範圍內,這使得民間借貸依存體系並不完善,存在一定風險。

二、建立風險導向型的內部財務控制框架

(一)建立風險導向財務控制體系的意義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金融危機並不是出現中小企業"倒閉潮"現象的主因,而只是導火線。由於中小企業規模小、資本和技術構成較低等因素,其自身抵抗力差,本身存在的內部風險一經外部強烈衝擊,即會出現企業倒閉危機。因此,如何使"內憂外患"的中小企業挺過危機,謀求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其抗風險能力,建立健全以風險為導向的財務控制體系。

(二)財務風險控制框架的構建

1、一般COSO內部控制框架

2004年的最新COSO報告中內部控制包含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應、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監督八個要素。內部環境是風險管理的外圍和背景,是其他要素的基礎;目標設定是風險管理的邏輯起點,風險的種類和程度大小決定於企業目標;風險評估是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影響進行評估;風險反應是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選擇各類風險的應對措施;控制活動是風險管理的主幹,是指風險反應落實的各項政策和程式,資訊與溝通是風險管理的潤滑劑,而監督是風險管理內控體系運作的保障。[4]

2、構建風險導向財務控制框架

基於以上COSO控制內容,我們擬建立以下財務控制框架(如圖1):根據企業發展戰略而設定的控制目標及相關的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控制標準,在企業的總體控制環境內,通過良好、不間斷的資訊與溝通,並結合企業的風險預警系統,事前事後都及時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最後將控制的結果進行反饋,調整目標設定,同時在整個控制過程中要有相應的監督機制。

(三)財務風險控制框架內各環節要素內容

1、控制目標和控制指標的設定是有相關性的。企業應結合其自身發展戰略及巨集觀環境制定相應控制目標,並根據控制目標及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和歷史經驗,制定風險識別的標準,該標準可以是實物數量表示、也可以是貨幣數量表示,制定方法有分解法、預演算法、定額法等。

2、風險預警是對偏離風險控制指標的現象的及時預警,它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報以及風險排除,企業在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時,可以對財務報表分析,選取合適的定性及定量指標,對風險進行識別、監測、評估和排除。[5]

(1)企業根據自身狀況和行業情況,財務會計資訊和非財務資訊為基礎,建立預警指標體系,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標,並設立指標臨界值。

(2)日常管理過程中要定期檢查和隨機報告,對預警臨界值進行比較更新,當實際值突破臨界值時,要及時發出警報,使管理者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識別。

(3)對企業財務狀況等進行分析,以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風險,並以財務指標資料形式警示企業經營者,通過系統的控制引數和變數,調整企業財務資源分配。

3、控制活動是對具體財務風險進行控制的措施,包括對企業籌資、投資、營運資金風險的防範和控制,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框架的效用。

(1)籌資風險控制

首先要對中小企業籌資額度訂立目標。確定企業的負債規模。一般來說,資產負債比率不應高於60%。企業在籌資時需要考慮兩個要素:一是事前確定籌資方案。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確定需要籌集的資金總量,當專案所需資金超過企業的承受能力,則專案就要終止。[6]此外,對各種籌資方式要進行成本、還款壓力預測,通過未來利率預期、還款期長短以及融資渠道的可行性來考慮籌資方式組合;二是隨時進行籌資結構優化。首先要考慮籌資成本,籌資成本的高低意味著企業資金總成本的大小,因此要選擇成本低的籌資方案。其次企業要根據其利益最大化原則,衡量權益籌資和債券籌資的比例,考慮外部籌資和內部融資的風險,一般來說,不管是何種融資方案,都要使企業的資本結構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7]

在以上控制過程中,要隨時用風險預警系統進行監測,當實際值超過臨界值時,管理者需要警惕並作出相應措施。

(2)投資風險控制

投資管理的目標是在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兩者之間作出權衡。而投資風險要防範的是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個方面。系統風險就是指投資過程中由於巨集觀大環境變化而使所有投資者收益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的風險;非系統風險是由於被投資物件的個別原因而導致的投資收益不穩定,這種風險可根據投資專案的選擇進行組合分散。因此,企業投資者要根據巨集觀環境對可選擇的投資專案進行風險預防和控制。[8]

第一,風險識別。全面正確的找出影響風險管理目標實現的所有風險因素,採用恰當的方法予以分類,逐一分析風險因素產生的根源。第二,風險評估和評價。對風險進行量化:一是確定風險發生的概率;二是確定風險事件導致的損失程度。依據風險評估的大小,評價風險對投資專案的影響程度,為下一步風險決策提供依據。根據這一依據,中小企業在長短期投資決策中,宜選擇短期投資;在對內對外投資中宜選擇對內投資;在直接和間接融資中宜選擇直接投資。[9] 第三,風險決策和處理。針對風險的影響程度,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擬定多種風險管理方案。考慮專案的長遠目標,選擇最佳投資組合。並根據該管理決策的要求,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組織, 明確崗位職責, 制定具體而詳盡的風險管理計劃(包括應急備用方案等), 在投資實踐中組織實施。最後,經過投資風險的控制活動進行綜合評價和反饋,將經驗教訓反饋到下一週期的風險管理過程中去。

(3)營運資金風險控制

營運資金的管理要從存貨、應收賬款、現金風險進行控制。運用財務風險預警,設計財務指標體系,主要包括:①經營現金流資訊指標,如現金流與收入關係的指標、現金流內部結構比率的指標等;②企業主營業務、其他業務的經營損益變動趨勢指標,如銷售增長率、成本費用增長率等;③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如應收賬款週轉率等;④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當實際值超過了所設的指標,那麼說明存在風險,要對其進行評估和處理。

4、反饋是根據風險控制中所反映的問題,及時反映給戰略制定者,以修正控制目標,使得控制目標更具可操作性和科學性,這也是資訊與溝通的一部分。

總之,以上八個要素是相互聯絡相輔相成的'。有了這些要素,從浙江中小企業財務控制存在的問題出發,為有利於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融資能力、規避財務風險,我們提出相應具體的控制措施。

三、控制框架下進行財務風險控制的具體對策建議

(一) 籌資風險控制對策

1、合理搭配長短期負債的比例。要解決資本結構中債權和股權的比例失衡,企業就應該在企業自身條件、規模等基礎上,根據資金的用途、資金週轉期的長短,妥善安排各種借款歸還期,利用分期付款、分期借款等方式安排好企業流動資金。[10]

2、提高決策者能力,把控好"量"與"質"。"量"是指決策者應從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及自身條件以及融資的難易程度來確定融資規模和負債比例,在充分利用財務槓桿的同時,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除了對資金"量"的把控外,還要有"質"的選擇。中小企業應選擇最有利的籌資方案,即以較低的籌資成本獲得資金。例如企業在應對利率風險時應綜合考慮風險偏好程度、利率的未來預期、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的差額,對固定利率工具和浮動利率工具進行適當組合,以確保利率敞口多樣化,來有效規避利率風險。

(二) 投資風險控制對策

1、掌控巨集觀環境變化,調整投資結構。當下中小企業還要考慮通貨膨脹等巨集觀因素,儘可能降低貨幣資產持有量,適當囤積一定量的生產資料。同時,在國家緊縮貨幣政策下,不應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如長期建設專案,以防資金預算失控。由於中小企業實力有限,因此要積極尋求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進行專業化合作,或者利用聯合、出讓股份、組合投資來分散化解風險,提高企業投資安全度。

2、預測投資專案可行性,進行投資跟蹤。建立切實可行的投資決策機制,在投資決策前進行詳盡的可行性分析,並結合企業自身資金情況做出投資預算,加強投資專案過程中的進度監督和資金把控,及時發現投資中存在的風險並調整投資策略,以規避風險。

(三)營運資金風險控制對策

1、首先要結合內外因素計劃控制存貨資金佔有量,如根據旺季和淡季的存貨數量資訊合理安排生產資金佔有率。待計劃後,應向各部門下放指標,同時部門間要加強資訊溝通,做到採購與使用、生產與需求緊密聯絡。後危機時代,中小企業的銷售市場受到巨大沖擊,要保證銷售量從而減少存貨壓力,就要努力加快銷售,走積極創新,走市場多元化道路。

2、提高應收賬款管理效益。中小企業應有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對不同的客戶制定不同的信用標準和信用條件,"事前"就將風險控制在額度內,減少壞賬的出現。同時企業還要有相應的事後催收程式,並可建立回收責任制從而激發責任人的責任感,加速資金回收。

3、加強日常資金管理。很多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制度混亂,因此需規範內部會計制度,保證資金的使用有計劃性,不可隨意挪用投資基金或營運資金。並通過合理預算保證日常資金最佳持有量。

參考文獻:

[1] 駱 莉.家族企業財務管理的困境及對策[J].《金融經濟》,2008(7)

[2] 胡玲燕 .對浙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研究[J].《會計之友》,2011(6)

[3] 夏 潔 .金融危機對浙江省中小企業融資的衝擊及原因分析[J].《時代金融》,2010(7)

[4] 徐元玲. 陳 祚 王 蓉.基於新COSO 框架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探討[J].《會計之友》,2009(3)

[5] 牛怡然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與控制[J].《財稅統計》,2009(11)

[6] 陳 勇 .中小企業的籌資風險管理分析[J].《教育·科研》,2007(12)

[7] 連景林 .我國中小企業的籌資風險管理[J].《財經研究》,2006(23)

[8] 張 青 .我國中小企業投資風險管理對策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0(7)

[9] 陳立棍 .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管理芻議[J].《浙江金融》,2007(1)

[10] 劉娟.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的探析[D].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