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數學新教材閱讀材料利用的實踐體會論文

文思屋 人氣:2.74W

一、背景

高中數學新教材閱讀材料利用的實踐體會論文

中國新課程課改精神使我領悟到教會學生學習比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材中閱讀材料部分具有彈性和靈活性,考慮到了實際教學過程的差異和需求,我們能夠體會編者的用心良苦和材料選擇的意圖。對於教材使用者和知識教授者――教師而言,在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往往因為學生層次差異、課程時間限制、考試評價要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得不忽略閱讀教材部分的利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讓學生自行閱讀,至於學生閱讀情況和閱讀效果聽之任之。

二、使用閱讀材料的意義

新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數學史和數學家的介紹,如不等式章節中的《當代中國傑出數學家――吳文俊》,座標平面上的直線章節《解析幾何的誕生》;第二類是課內知識的延伸和應用,如冪函式、指數函式和對數函式章節的《諾貝爾獎金金額》,雙曲線章節的《利用雙曲線進行導航》;第三類是英文數學材料閱讀,如三角函式章節的《MechanicalVibrations 物理機械震動》,排列組合章節的《CeneticCode遺傳密碼排列問題》。“閱讀材料”的設定無疑體現了編者試圖豐富課程資源,擴大教材的可讀性與內涵,以提高學生作為未來公民所必需的數學素養和從閱讀中獲取資訊的技能,其產生的作用重大,對學生的影響意義深遠。

1.閱讀材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體現了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髮展的需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和志趣上的不同進行選擇,讓不同的學生都學有所得。

2.閱讀材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向學生介紹數學概念、規律建立的背景及過程、科學家的貢獻和生平事蹟,展現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科技發展等方面的聯絡。數學史的引入,使原先枯燥的數學、圖形、公式,因為與歷史、生活的聯絡而變得豐富多彩,這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具有很好的效果。

3.閱讀材料有助於啟發學生、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的材料更能吸引學生,例如《如何得到敏感性問題的誠實反應》《遺傳密碼》《諾貝爾獎金金額》等實際應用類材料,以簡練生動的文字展示了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絡,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有一定的`幫助。

4.培養英文數學材料的閱讀能力,符合未來人才培養的要求,讓學生切身體會學以致用,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和英語交流數學知識的能力。

三、閱讀材料的處理和使用方法

教材中的每一篇“閱讀材料”都是緊扣有關教材知識設計的。我作為課程的實施者,總是儘可能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閱讀材料的特點,思考最恰當的使用方法和利用模式,使“閱讀材料”得到有效發揮。

我在使用“閱讀材料”的實踐過程中,主要用了以下幾種模式和方法:

1.大部分閱讀材料,內容通俗易懂,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可事先出示自學提綱或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既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不佔用課時。

2.在課時允許的條件下,可以組織學生集中學習。教師提供閱讀提綱或思考題,學生閱讀後進行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最後給予歸納、總結。

3.知識拓展類和實際應用類材料對部分正文部分內容進行了補充、拓展和延伸,有利於學生拓寬知識面,適應不同學生的要求。這些材料內容豐富,知識性、應用性強,如果單靠學生自己閱讀,難以取得最好的效果,教師可以作為選修課開設專題進行研究。

4.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閱讀教材進行適當充實,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達到學生更廣泛學習的目的。

5.推薦和指導學有餘力的學生閱讀其他相關材料,通過網路等其他資訊的收集,鍛鍊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

四、使用閱讀材料的實踐和案例

1.數學史和數學家的介紹,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家的優秀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數學史和數學家的介紹涉及不多,然而瞭解數學史對於瞭解一門學科起著重要作用。例如,《解析幾何的誕生》一文介紹瞭解析幾何學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兩位數學家笛卡爾和費馬在創立這門學科過程中的主要貢獻;《中國教學史中的體積計算》則向學生展示了最古老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另外可以適時地選擇當前學生接觸得到,比較關心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數學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瞭解數學發展的前沿和動態,有助於促使學生產生使命感。

2.把閱讀材料作為課內知識的延伸和應用,設計實際應用性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在數學中把一個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經過適當的加工抽象表達成一個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進而選擇適當的數學方法來求解,這就是數學應用性問題。通過學習與所學知識有聯絡的閱讀材料,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完善認知結構。對這部分內容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能力和興趣去研究和探索。教師可以不拘形式,讓學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例如針對《諾貝爾獎金金額》一文,我讓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假期完成一份研究報告,要求學生可以參考閱讀材料的內容,並給這些學生提供機會在班級進行10~15分鐘公開展示和說明。

3.英文數學材料的閱讀,使學生能夠有學以致用的成就感,語言學習和數學學習相輔相成。數學的國際化是必然趨勢,資訊資源的共享離不開語言文學的載體。英語作為國際化的通用語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學生要獲取廣泛的資訊,閱讀英語資料,並能夠進行理解和交流是未來人才必備條件,這也是新教材的閱讀材料有部分英文閱讀材料的原因。

4.教材內的閱讀材料有限,教師根據學生興趣和要求自己挖掘閱讀材料作為課堂的補充和拓展。培養學生看閱讀材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學生對閱讀材料感興趣的時候,教師也可以根據情況自己準備補充一些閱讀材料。

作為高中數學教師,要利用好“閱讀材料”,就要考慮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閱讀材料”的方式和模式,使其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以上就是我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實施案例以及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