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校美術教育的功能現狀及對策教學論文

文思屋 人氣:1.62W

摘要:美術作為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重在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和美學修養,然而,反觀當下中學的美術教育現狀,不僅使第一線的美術教師失望,更令人對美術課改擔憂。從教育的高度審視學校美術教育的功能、現狀及對策。

學校美術教育的功能現狀及對策教學論文

關鍵詞:美術教育;功能;現狀;對策

在我國學校教育的目標由應試型人才向素質型人才轉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對學校美術教育的功能再認識、再思考,這是擺在美術教師面前一個無法迴避的課題,也是學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站在教育的高度認識美術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要使教育物件獲取知識技能和經驗教訓,另一方面使教育物件心智發育而且健康向上。為實現此目的,歷代教育家都呼喚教育要全面發展。正因如此,我國長期以來的基礎教育立足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教育思路。美術教育作為五育中的一“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方面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在當今育人模式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首都師範大學美術教育家尹少淳教授說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他從多年的美術教育生涯中論述了美術教育在整個教育和培養人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的人,大多數都表現出對審美藝術情趣的敏感。所以站在教育的高度看,不能把中學美術教育的功能僅僅當成是訓練繪畫技巧的單一的課程,它和其他科學教育、人文教育一樣,不但承載著審美能力的養成,而且肩負著一個民族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的重任。在一個民族前進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創造力和想象力比現成的知識更重要。

二、立足教育陣地反思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

美術作為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重在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和美學修養,通過美育教育涵養學生的心理氣質,塑造學生的精神面貌,在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以及健全學生人格等方面相較於德、智、體等教育更為直接、更為新穎獨到。然而,反觀當下中學的美術教育現狀,不僅使一線的美術教師失望,更令人對美術課改產生擔憂。理念缺失導致對美術課的輕視乃至排斥。在中學,美術被打入“副科”的尷尬境地一直沒有改變,所謂“正課”擠佔美術課時的.現象時常發生。更嚴重的是一個學校的教研教改多指向數理化英這些應用基礎學科,安排“探討課”“示範課”“彙報課”等各種型別的公開課時美術必須靠邊站,甚至很多家長、學生、校方領導認為美術學科非統考科目,既不重視美術教室、教具學具、繪畫材料、教學掛圖、幻燈多媒體等硬體建設,更人為地砍掉課時,壓縮美術課程的時間和空間。正是由於美術教育理念的偏失,中學美術課猶如生長在貧瘠土地上的一朵野花瘦弱矮小,這既是中學美術教師的尷尬,也是我國教育的悲哀。美術課堂呆板單調致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美術教學大多在課堂上完成,但教學時囿於教材的狹窄層面,對相關知識範圍既不能拓展,也不能挖掘。大多時間教師在課堂上隨意畫一個實物,牽著學生模仿,學生既不能掌握繪畫的技巧,又不能感受畫境的美感。更嚴重的是教學內容單一,不能領會教材的編排體系和教材的新理念、新內容,這樣久而久之,使原本對美術有天賦和興趣的學生對美術課失去興趣和信心,甚至逐漸泯滅了感受、鑑賞、審美的慾望和能力。

三、肩負教育使命思考美術教育的對策

長期以來,美術教育在眾多的基礎課行列中處於“邊緣化”的境地,在教研教改中難有起色,一方面是由於諸多客觀環境的制約,另一方面更是由於科學教育理念的缺失和應試教育的衝擊。所以,社會、學校、家長要三管齊下,把美術教育作為學生健康成長、健全人格、提高審美素養的必備課程來重新定位,建立多方平臺促進美術教育的進步與發展。學校更應強化師資力量,按課程標準開足課時,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術教育活動,將對學生美術課程的考核納入和其他文化基礎課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學生為本,喚醒學生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必須從美術教育的本身和內涵對學生主體施加感化。美術教師應通過身邊的生活環境、繪畫作品、藝術價值把美術教育豐富的美感挖掘出來展示給學生,從而喚醒學生學習美術的慾望和興趣。學生真正體會到美術境界時,有效的課堂就會水到渠成。總之,實現美術教學單一封閉的徹底轉變,達到育人、育德、育魂的美術教育目的,其實質是育人模式的重大轉折。誠然,這種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通過一朝一夕的艱苦努力就能實現。任何性質的變革都要走過一段迂迴曲折的荊棘之路。但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勢在必行的,追求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