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3G時代的移動電子支付分析論文

文思屋 人氣:1.06W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3G對移動電子支付業務的推動作用,以及移動電子支付中的優劣因素,以促進3G背景下移動電子支付業務的健康、長遠發展。

3G時代的移動電子支付分析論文

關鍵詞:3G; 移動電子支付

目前,3G在我國的發展如火如荼,基本進入良性迴圈軌道,我國3G手機的陸續上市,給電子支付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3G推進移動電子支付業務的發展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與移動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與行動電話使用者持續上升,通訊行業已成為我國發展最快速的產業之一。在此發展趨勢下,3G技術應運而生。

1992年,由國際電信聯盟提出了夢想藍圖(IMT-2000),預示著3G技術的發展開端。國際電信聯盟最終確定3G通訊的三大主流無線介面標準為:CDMA2000、W-CDMA、TD-SCDMA。其中,WCDMA2000是美國高通公司提出,並在日本、韓國、北美等地區使用;CDMA2000由愛立信公司提出,主要在歐洲地區應用;TD-SCDMA則由我國首次提出,主要針對我國客戶使用。

2009年元月,工業和資訊化部位我國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三張第三代行動通訊拍照,標誌著我國正式步入3G時代。隨著3G時代的不斷髮展,手機功能不再侷限於交流及娛樂服務,同時實現了高速網際網路接入、可視通話等業務,手機也一躍成為方便、快捷的多媒體終端,推動我國移動商務發展,帶來手機電子支付業務。讓手機成為移動商務中支票、現金、信用卡的中介物,對消費者的支付方式也有所影響,移動支付必然成為消費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時,由於移動電子支付是繼銀行櫃檯、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之後,第一次以行動通訊裝置作為支付手段的新渠道,手機使用者能夠隨時完成商品的支付業務,由於其操作簡單、方便,多功能、低成本的貼身服務,其覆蓋面廣,其中蘊藏了巨大的發展商機。

2、移動電子支付的發展優勢

2.1手機使用者的普及度高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手機使用者已經達到6.4億人以上,銀行卡發放量為7億張以上,這兩種已經普及且使用基數較高的產品,集中在移動電子的手機支付中,必將拓寬手機使用者與銀行卡使用者的服務功能。另外,移動電子支付業務在吸引廣大手機使用者的同時,也給手機制造商、移動運營商、服務供應商等帶來了諸多商機,同時電信、金融、網路等相關行業也將從中獲益。

2.2網民對移動支付業務的促進

目前,移動電子支付業務得到了大多數網民的認可,經調查有約56.2%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已經使用過移動電子支付業務,64.4%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認為移動電子支付業務方便快捷,54.4%的網際網路使用者通過下載鈴聲、圖片等方式使用了移動電子支付。可見,在網民中,對“電子貨幣”支付方式的認知度較高,尤其是彩信、彩鈴等業務,讓他們率先對移動電子支付有所理解。目前,雖然日常生活中很多支付業務與銀行密切相關,如銀行賬戶查詢,水、電、通訊費、數字電視繳費業務,外匯與股票交易等,但由於我國對網際網路的應用普及率越來越高,網民認識到網路操作的方便性、快捷性,因此他們在郵局支付、銀行卡支付、的移動電子支付中,更加關注後者的發展。

2.3銀行與網路奠定了移動電子支付的基礎

銀行業的資料集中工作已開展多年,資料的物理集中工作基本完成,並將為今後的工作發揮作用。目前,銀行的資料整合主要涉及到資訊查詢系統的建設、資料倉庫的.建設、視訊會議系統建設等,同時銀行內部網路的調整與優化也將為移動電子支付等新業務的發展與合作帶來商機。另外,隨著我國電信壟斷局面的結束,最終實現了消費者利益的最大化,推進電信市場的良性競爭。因此,不同的運營商,統一通過電信業務而相互支援,避免更多麻煩的產生,為移動電子支付等新業務的開展奠定基礎。

3、移動電子支付發展中的不利因素

3.1移動電子支付的安全度有待提高

由於移動電子支付是使用者和商家之間通過無線網路傳輸,必然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安全困擾。但是就此問題,我國也正在進一步解決,例如通訊產業和金融機構已經在確保資訊保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與資金,確保在交易業務時,加強金融系統與通訊系統的層層保護,對使用者的資料、傳送與接收資訊等進行對比,任何可能出現錯誤或者可疑的資訊都會被認定無效而停止交易。另外,如果手機遭受被盜、丟失等情況,在手機中應存入支付密碼,讓除了機主以外的其他人,不能進行消費,使用者也可及時掛失賬戶以避免遭受更多損失。

3.2移動電子支付的信譽風險

在我國一項手機使用者的調查中,40%的手機使用者對移動電子支付持懷疑態度,65%的使用者不會使用移動電子支付傳送自己的信用卡資料,90%以上的手機使用者接收過詐騙簡訊。手機由於是隨身攜帶的裝置,丟失與損壞現象時有發生,由此帶來個人資訊的洩露度有所提高,這也是使用移動電子支付業務最擔心的問題。移動電子支付實際上將手機以“信用卡”的形式用於支付,但是使用頻率的增加與使用環境的多變,帶來了較大的洩密、丟失風險,因此移動電子支付風險實際上高於普通訊用卡。如果客戶在支付資金或者查詢賬戶資訊時遇到網路通訊故障,也會讓客戶對移動電子支付業務產生懷疑與不信任的態度,帶來信譽危機。

3.3相關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由於我國移動電子支付業務仍在初級發展階段,競爭激烈、利益關係複雜,尚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保護手段,交易各方的權利與義務也很模糊,這給移動電子支付帶來一定法律風險。

可見,移動電子支付的發展仍需各產業鏈之間的合作,同時加強政府的支援與社會的信任,才能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真正做到利國利民。

參考文獻:

[1]楊凌雲.3G時代我國移動支付商業發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工商管理.2009

[2]周慧峰.3G時代的移動支付產業鏈模式探討[J].行動通訊.2009(13)

[3]程民利在基於3G的移動支付業務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0(6)

[4]白麗.面向3G的移動支付安全解決方案研究[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09(7)

[5]趙琴.3G技術對中國移動支付的影響[J].現代經濟資訊.2009(4)

[6]陳志剛.移動電子商務發展趨勢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