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國際貿易類論文

文思屋 人氣:9.61K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國際貿易類論文,請參考!

國際貿易類論文

國際貿易類論文

國際貿易及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摘要:產業結構調整,是完成經濟發展階段性過渡的必經階段,具有適應性、層次性等特徵。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經濟發展體系不斷完善,本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經濟之間的聯絡不斷加深。基於此,本文結合當前國內外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著重探索國際貿易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之間的關係,為我國社會經濟結構調整提供理參考。

關鍵詞:國際貿易;中國產業;結構調整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從世界經濟發展角度而言,各國交易密切,實現啦世界範圍內的資源互補應用,為本國經濟發展帶來啦更充足的發展動力,實現社會範圍內產業結構的全方位調整;從我國經濟發展角度而言,國內產業結構必須立足於國內經濟發展大環境,不斷的實行自我調整,才能夠滿足國內國內經濟發展需要和國外發展市場的需求,因此,結合內外雙面性因素,探索多重貿易形勢發展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之間的關係,是我國新常態尋求進一步高速發展的基礎步驟。

二、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概述

1.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是保障商品經濟交易正常實施的各部分要素,隨著社會市場需求不斷拓展,產業開發領域不斷延伸,實行的產業要素更新優化,實現產業發展與時代需求相吻合。現代產業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高階化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化調整,是指各個產業內部之間相互協調,逐步引導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自我調整,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而產業結構高階調整就是在此基礎上,實行產業升級,如我們所說的勞動密集型向著技術密集型轉換,就是產業結構高階化調整的代表。2.國際貿易。國際貿易指國家各國或地區,實行商品和勞務方面的交換活動,國際交易是在各國或者地區利益互補的前提下實現的,是各國經濟調整與各國貿易的綜合概括。國際貿易劃分形式多樣,按照商品移動方向,可分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過境貿易;按商品交易形態可以分為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等等分類方式。依據現有的國際貿易開展的基本流程,將國家貿易衡量統計指標歸納為:貿易額和貿易量、貿易差額、國家貿易條件、貿易商品結構、貿易的地理方向、以及對外貿易的依賴度。

三、我國現代產業結構調整的不足

我國國內產業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優化,適應社會需求,為國家經濟調整帶來啦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啦充分剖析我國現代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係,本文結合國家統計局網路給予的相關文獻,將相關性資料進行統計歸納,總結2014年-2016年國內三大產業發展統計表和2014年-2016年國內產業調整與國際貿易平均值分析表,為文章後期全方位探究提供資料參考。1.國內產業調整與國際貿易發展存在著差距。從表中資料可知,2014年-2016年以來,我國國內第三產業的發展速率迅速,產業結構調整百分比從15%增加至39%,我國第三產業發展具有較大的優勢;但表2中資料變化來看,近三年來,我國第三產業的貿易額、貿易結構、貿易條件等方面的優勢並沒有突顯出來,反而在貿易依賴度上呈現較大的數值變化。兩組資料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說明我國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體系發展上依舊存在著差距,影響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後帶啦的優勢性變化,對充分發揮國內產業結構優勢造成啦較大的衝擊,也降低啦產業結構調整的意義。同時,表2中各個產業的國際貿易相關要素變化的平均值只代表而來近三年來我國產業國際貿易的概數,就已經與表1中資料產生啦差異,如果實行一對一式的資料核對,則會顯露出我國國內產業調整中更大的問題。2.產業結構調整導致貿易量和貿易額穩定性低。依據國家貿易經濟交易的相關記錄可知,我國國內產業調整大部分為被動式升級,也就是說企業是為啦增加經理利潤,擴大市場而實行的產業調整,那麼,企業進行產業調整時,勢必會選擇迅速的產業調整方式,這種只注重部分利益,而忽視總體的產業結構調整方式,能夠為企業帶來短期的經濟收益,從而出現而來國內產業經濟產業調整迅速協調穩定的局面,但這種“木桶效用”式的.產業結構調整無法達到長期穩定運作。如果市場經濟發展的衝擊性增加,外部競爭裡增加,產業結構將無法做出有效的風險應對,也就出現啦表2中國內產業調整後與國際貿易差額依舊為44%,33%,33%的發展局面啦。3.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構缺乏創新。國內產業結構逐步向著技術化、程式化的角度轉變,實行產業調整與產業發展相適應,我國近三年內工業比率降低啦18%,說明我國工業體系運作內部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著技術方向轉型,工業生產比重也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前提下,實行技術研發、程式創新的綜合化轉變。但較大幅度的產業調整,僅僅侷限於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變化,在國際貿易中依舊處於劣勢地位。如表2中農業、工業、第三產業貿易結構變化為32%、34%、34%,三大產業的結構能夠打破啦傳統貿易單一性問題,但並沒有取得更大的發展突破,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適應國家貿易大環境的需求存在著較大的發展不足。4.產業結構調整的對外依賴度較高。此外,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對外貿依賴度較高,也是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發展中的不足代表,從以上幾點中分析可知,第三產業的依賴程度較高,這與國內第三產業發展基礎性差有著直接關聯,同時,我國傳統農業發展的滯後性,也對國家農業結構調整產生啦阻礙,農業科技化水平有限,農業技術研發速率低等問題,制約著新型農業的推進。

四、協調推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的途徑

我國產業結構能夠在實現多元化開發、多視角剖析,突破我國經濟發展依舊處於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發展的禁錮,應充分歸納剖析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係,實行產業綜合性規劃。1.樹立全方位的產業結構發展理念。通過以上對我國產業發展體系的辯證剖析,對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環境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係優劣更深層的啦解,樹立全方位的產業結構發展理念,是尋求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相吻合的基礎。例如:我國農業開展國際貿易時,不僅實施農產業出口、同時也能夠結合國際農業發展的需求,探索雙重性農業發展規劃,如,林下經濟、雜交農作物等新型農產品,從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內部出發,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模式化理念,能夠為產業調整適應國家發展帶來更多的交易機遇。2.合理運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優勢。從以上表格中資料來看,我國社會經濟體系不斷優化,為社會經濟體系綜合化轉型帶來啦更新的發展保障。從國內三大產業結構調整的角度進行探究,2014年-2016年期間,我國農業、工業發展百分比呈現下降趨勢,第三產業發展呈現較大的上升趨勢,國內第三產業的潛力被挖掘出來;同時,三者之間的分佈結構呈現相對均衡態勢,2014年我國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的百分比為40%、45%、15%,而2016年我國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的百分比為34%、27%、39%,我國國內產業結構逐漸從合理化調整向著高階化產業結構調整方向轉換,國內產業發展更注重社會效益,國家產業資源發展將動力轉移到技術、新型產業結構中,為我國產業經濟的綜合發展提供啦產業動力。國家貿易體系轉變,是在國際貿易交易的基礎上,實行綜合式的產業結構規劃調整,而不是以某一國家的產業發展速率為標準,想要推進我國產業調整與國際貿易相吻合,就必須建立完整的經濟貿易結構體,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發展相適應。當前,我國能夠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實行電子產品研發、數字程式設計創新,同時,又將各地風景、名勝作為第三產業研究開發的主要結構,保障在國際貿易中尋找到優勢開發的突破口,為國內產業調整提供啦獨特的產業轉型平臺,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3.充分利用國際貿易大環境。國內產業結構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係來看,近三年來,我國三大產業在貿易額和貿易量、貿易差額、國家貿易條件、貿易商品結構、以及對外貿易的依賴度上所呈現的百分比變化都在30%-40%之間波動,國內產業實行國際貿易結構推進,已經打破啦單一化的產業貿易發展局面,適應國際社會經濟均衡化、統籌化的發展局面,這也為我國產業發展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提供啦基礎動力。充分利用國際貿易大環境,是推進我國產業對外貿易與內部結構調整的有效措施。一方面,產業結構從綜合化調整向著高階化調整的轉變,不僅需要完善的產業升級實施規劃,我國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也可以充分藉助國際交易這一“外力”,暫時性的彌補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國產業對外貿易與內部結構調整,也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充分利用國際貿易中的充實的經濟資源,開展跨國公司、外企投資、技術研發合作等方面,緩解國內產業結構調整資金匱乏的問題,也是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積攢發展動力的有效方式。4.實行產業調整與貿易的同步更新。實現國際貿易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也必須保持兩者發展動力的同步更新,新型產業結構調整不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計劃,而是要做好產業未來發展和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向引導,實行現代化資源變革與社會體系相互適應,從而得到更權威的發展性保障。如:我國工業發展轉變,石油提取、煤炭運用時,不僅要考慮到經濟利益,同時要與環境、人類生活等因素相聯絡,逐步實現產業結構傳統資源的最優化運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關於國際貿易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研究,是我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的有效參考理論。辯證的對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貿易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剖析,使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理念不斷革新、貿易結構創新化調整、貿易環境綜合運用、以及貿易體系同步化更新,是國內產業結構升級的保障。因此,關於國際貿易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討論,為我國未來產業調整動力挖掘提供啦突破口。

參考文獻:

[1]許正鬆.經濟增長、承接產業轉移、結構變化與環境汙染[D].江西財經大學,2016.

[2]劉方浩.新公共服務理論視野下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問題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