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評文藝理論研究中的“文化主義”與“審美主義”

文思屋 人氣:8.86K
評文藝理論研究中的“文化主義”與“審美主義”

【內容提要】 “審美”是以人不同於動物,他降生到世界上是未完成的,還有待於進一步通過社會和文化的塑造、包括美的陶冶,使人擺脫單純受慾望的支配,以求感性與理性統一這一認識為前提的。它對人自身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站在審美主義的立場,認為目前學界所提倡的文化研究力求消解文藝的審美屬性,一味俯就人的感官、慾望,只有進一步助長當今社會人的物慾化的傾向;因此把它看作文藝理論研究的“當代形態”不僅是一種認知的錯覺和思想的誤導,而且也與文藝理論的品格相悖。<?XML:NAMESPACE PREFIX = O />

評文藝理論研究中的“文化主義”與“審美主義”

【關鍵詞】 文化主義、審美主義、人的生存、理論的品格

近20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生活和文藝實踐的急驟變化,文藝理論研究也在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格局。如果說,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文藝理論研究領域主要是反映論(審美反映論)與主體論的論爭;上世紀90年代前期是社會學批評與形式主義批評的分歧;那麼到了90年代後期,則逐漸演變為“審美主義”與“文化主義”的對立,而且這種對立在今天則更趨鮮明。

我這裡所說的“文化主義”,是指近年來隨著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湧入在我國出現的一股消解文藝的審美屬性,把它混同於大眾文化、消費文化,並企圖以大眾文化、消費文化來抵制審美文化的一種文藝觀念。因為文化批評或文化研究自上世紀90年代末引入我國之後,不但國內學者的理解一直非常含混,似乎至今還沒有人對它作出過明確的界定,即使在西方,它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不僅有不同的派別,而且其前後的意義也在不斷地演變。從立場上來說,雖然都是以大眾文化為物件,但一般說,法蘭克福學派多持批判的態度,把它看作是資本主義社會對於人民大眾進行意識形態控制和操縱的手段;而伯明翰學派則對之多持肯定的態度,把它看作是對資本主義霸權主義的一種反抗(所以其研究一般都聚焦於階級、性別、種族、民族、國籍等問題),稍後在美國興起的“新歷史主義”(亦稱“文化詩學”)基本上也沿襲這條路子。從時間上來說,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它們的理論一般具有較強的政治色彩,而在80年代以後隨著後現代主義思潮的發展,消費主義理論的盛行,文化研究也開始走向與消費主義合流,“普遍存在著一種瓦解,甚至完全忽略了經濟、歷史及政治研究的趨勢,而主張建立在大眾產品基礎之上的消費及產生快感”(1),使之完全混同於消費文化。而我國當今被有些中青年學者炒得火熱的“文化研究”,其物件主要也在於消費文化。這種理論在我國的流傳除了在某種意義上確實反映當今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經濟利益驅使以及數碼時代媒介的`變革所造成的文藝生產方式和接受方式的巨大變化之外,更是與西方後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衝擊分不開的。後現代主義的文藝觀集中地體現在上世紀60年代費得勒提出的“跨越邊界,填平鴻溝”,促進審美文化與大眾文化聯姻這一口號上,它的性質就是企圖以大眾文化、消費文化來取代審美文化。如有些學人認為:“在今天,審美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範圍。佔據大眾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經不是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繪畫、雕塑等經典的藝術門類,而是一些新興的泛審美/藝術門類,或審美、藝術活動,如廣告、流行歌曲、時裝、美容、健身、電視連續劇、居室裝修等,藝術活動的場所也已經遠遠逸出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深入到日常生活空間。可以說,今天的審美/藝術活動更多地發生在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和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界限”(2),藝術與生活的距離感也就消失了,因此,文藝研究也應該轉向文化研究。這種文化研究的理論近幾年在我國也被炒得頗有聲勢,並被有些學人斷言為 “當代形態的文學研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