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舞蹈動作靈敏素質訓練問題藝術論文

文思屋 人氣:1.54W

靈敏素質是指舞者的運動技能和各種運動素質在藝術表演中的綜合表現。同時也是舞者在完成舞蹈作品或訓練時動作協調、富於韻味與美感並準確完成各種技巧的能力。

淺析舞蹈動作靈敏素質訓練問題藝術論文

靈敏素質是建立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調性、節奏感等多種素質和技能上的。這些素質和技能又取決於神經系統的靈活性和可塑性,以及已建立的動作的儲備數量。如果舞者的身體素質在某一方面(或更多方面)得到了發展並熟練掌握了舞蹈技能,靈敏素質就能得到充分發展和提高。通常我們所指的某某演員(或學生)悟性好、靈巧、掌握動作快、領悟導演(或老師)的意圖準確並有很好的創意,就是靈敏素質好的表現。

那麼,如何將靈敏素質的訓練融入舞蹈教學與訓練中去,就必須正確認識靈敏素質的生理學機理。現在簡述如下:

(1)神經過程的靈活性的提高

靈敏素質的高低是在大腦皮質分析綜合能力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才能體現的。動作經過反覆練習,並使技術動作熟練化、自動化、使大腦神經過程興奮和抑制的轉換能力加強,就能提高大腦神經過程的靈活性,從而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把技術動作熟練地表現出來。實踐證明,掌握基本技術越多、越熟練,則不僅學習新的技巧動作快,而且技術運用也顯得靈活且富有創造力,表現的靈敏素質也就超高。

(2)條件反射形成後的強化

當掌握動作之後,還必須反覆練習、不斷強化,使之形成“動力定型”,靈敏素質才能不斷鞏固和提高。如不予強化,暫時神經聯絡就會中斷,條件反射就會消退,靈活性也會降低。靈活性是靠經常強化動作來實現的,長期不練功,或者人老了,靈活性就差多了,也就就是這個道理。

(3)前庭分析器的機能增強

人體的.內耳半規管,稱為前庭分析器,當身體向任何方向旋轉時,半規管都能接受到刺激,感受到身體在空間位置的變化,協助各種反射來調節肌緊張以完成翻轉動作。因此,我們可利用一些特定的動作練習,刺激前庭分析器來提高人體的本體感受器機能,如平衡能力,從而達到發展靈敏素質的目的。

認識到靈敏素質的機理之後,還必須結合專業特點,安排教學內容與訓練手段,並能融入到我們的教學訓練中去,才能提高舞者的藝術表演能力。一旦舞者的本體感受器的靈活性與準確性以及肌肉收縮的協調性與節奏感得到全面提高,舞者的舞蹈感受就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了。靈敏素質是人體綜合能力的反映,受遺傳因素影響很大,因此對舞蹈演員進行選材時應慎重。為了提高靈敏素質,從少兒時期就應同時學習和掌握大量運動技能。因為在此時期,少兒的神經系統的可塑性遠遠高於成年時期,有利於充分發揮靈敏素質。研究表明7-13歲是發展靈敏素質的最佳時期,在此時期神經系統可塑性最大。空間定向能力在7-11歲,反映能力在7-12歲,節奏感在6-12歲均有大幅度提高。因此,抓緊這一時期的訓練是極為重要的。

當前中國舞的教學與訓練面臨著一場變革。正如有關專家指出的:目前中國舞正處於第三次歷史轉折時期,中國舞蹈將從傳統形態(或稱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轉型。中國舞訓練體系也在不斷整理與創新之中,除了身韻課之外,現在又推出以袖舞、劍舞課為主幹、刀槍舞為支幹的課群,這也是中國舞訓練體系的一種發展。回顧過去,面向未來,舞蹈教學與訓練必將向縱深發展,更趨科學化,以能更快更好地培養出當代中國舞優秀人才為我們追求的目標。為此,舞蹈教學訓練水平提高,必須重視舞蹈訓練的基礎理論研究。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舞蹈訓練的基本規律,進而創立舞蹈訓練學的理論體系,讓實踐經驗昇華到理論的高度,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總結和揭示舞蹈專業體能訓練的基本規律,並融入舞蹈教學訓練體系之中,是當今中國舞訓練的需要,這也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