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音樂想象力和音樂感知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文思屋 人氣:3.24W

    論文關鍵詞:想象力 音樂感知 小提琴 
    論文摘要:
音樂是抽象的,音樂表演需要感知和想象。豐富的想象力再賦予優美的樂感對於小提琴的演奏效果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為了充分發揮想象力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音樂表演者需要不斷擴大和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和對各種藝術的汲取。在表演時,努力發揮潛在豐富的想象力,用心去感受對樂曲的理解,力求達到最美的演奏效果。以自己的親身體會,通過實際的例子佐證想象力和音樂感知在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國,從孩提開始,青少年學習樂器的勢頭方興未艾。據瞭解,學習西方樂器的佔了絕大多數。應運而出的有關樂器的專業技巧書、教材、曲譜、輔導材料等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然而,在名目繁多的器樂書籍中,關於演奏方法、技巧、作品分析方面的頗多,而專門論述演奏者的理論知識、文史積澱和音樂感知對樂曲的作用,對樂器的駕馭能力以及對演奏效果重要影響的書籍卻為數不多。
  美術界書法家均強調“功夫在筆外”。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試從想象力與音樂感知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小提琴演奏藝術的文化內涵
  時下,央視綜藝頻道有一則公益廣告說得好:“文化是一種力量,文化是一種情懷,文化是一種影響,文化是一種溫暖。”小提琴演奏藝術屬於文化範疇,其涵義亦如此。大家知道,一個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對樂曲的表演,會使欣賞者身臨其境,並隨著樂曲的跌宕起伏去暢遊想象、去感受音樂給自己帶來的精神享受。
  我是從事文藝工作的,現就職河北交響樂團,專業小提琴。從近三十年的學琴生涯中深深領悟到,要想拉好小提琴,僅從弓法、指法等專業技能技巧上去演奏是遠遠達不到優美的演奏效果的。必須把它視作一種力量,一種情懷,一種影響,一種溫暖,重視發揮音樂想象與對音樂的感知等其他外在的主客觀因素在演奏中的作用,用插上翅膀的想象和心靈的樂感把美妙的樂曲奉獻給音樂愛好者,才能和聽眾形成心靈的碰撞和互動,收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二、音樂想象力在小提琴學習中的作用
  音樂是抽象的,它需要感知、體驗和想象。正如張前先生所說:“想象是貫穿在音樂表演過程中的一種重要心理要素,表演者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與對意境的領會都離不開想象的作用。音樂的一切藝術表現,都是通過聲音與表現物件之間的比擬、象徵以及模仿的關係來實現的。而想象就是使這些關係得以實現的橋樑。表演者的想象越豐富,他對音樂作品的內涵就越清晰,聽眾從他的表演中所感受的情感與意境也就越鮮明。也正因為如此,中外許多音樂表演藝術家和理論家都對想象在音樂表演中的作用予以高度重視。”
  古文《伯牙鼓琴》是這樣寫的: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巍巍呼!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子期曰:蕩蕩呼!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這則故事生動地說明了想象在音樂表演中的作用。它所講的正是音樂表演者在表演中的想象激發了音樂欣賞者的情感想象,猶如身臨其境,於高山流水中如醉如痴。
  中國名曲《海濱音詩》是一首以大海為背景,借物詠懷的音樂詩篇。此樂曲在微微起伏的海浪式音型的伴奏下,由小提琴輕輕奏出,如歌、如吟、如訴,像是敞開心靈,向大海盡情地傾吐。聆聽樂曲彷彿身臨海天相連、無邊無際的大海邊,又能感悟到發自心靈深處的“大海”,同樣心潮澎湃。音樂又像朝霞紅日升起的大海,提升著人們面向明天、面向希望的自信。
  初學小提琴時,在拉練習曲枯燥的情況下,出於好奇心,拉起了《海濱音詩》進行自我調節。由於是聽錄音帶自己練的,無人指點,弓法、指法完全是任意即興,按著譜子上標註的弓法指法去拉,自我感覺還良好,但是老師聽後說還是像“白開水”。後來在上完藝校和自修河北師大專、本科聽了專業教授的經典音樂講座後,對《海濱音詩》這首小提琴曲才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此後演奏起來,才開始有了頗深的想象思維。曲首引子一段,我就刻意進入想象活動,腦海中呈現一幅綺麗的畫面:面對蔚藍的大海,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豪邁的理想和似大海般坦蕩寬廣的胸懷。
  《海濱音詩》充分發揮了小提琴在音色及演奏方面的歌唱性與抒情性。構思了一個非常富有歌唱性的音樂主題。作品呈現給聽眾的是碧波輕蕩、微風輕拂的海濱景色,優美動聽的小提琴旋律,神采飛揚,似浪花飛濺,似行雲流水,每一個跳動的音符都凝聚了大自然綺麗景色中的萬種柔情。整個作品,景中含情,以景引情。在這裡,作者借景盡抒其情懷,聽眾借曲盡享其愜意,令人心曠神怡,彷彿進入了“無我之境”。悠然的旋律不停地奔湧著,就像一支感悟之歌,歲月是它的伴奏,回憶是跳動的音符,曾經那樣遙遠的記憶,我們就這樣跌宕起伏地歌唱著。這首充滿深情的如歌主題,在鋼琴與小提琴先後奏出帶有遐想、帶點夢幻的意境,使人們在樂曲繪製的情景中神遊,餘音不息,留下了無限遐想。
  三、音樂感知在小提琴演奏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可以說,音樂感知在小提琴表演中的作用比想象的作用毫不遜色。沒有豐富的想象力,演奏效果雖會差一些,也可以把一首樂曲完整地表演下來。但沒有樂感的演奏會顯得枯燥乏味、平淡,往往會影響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自然交流。當代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先生曾說過:“站在演出舞臺,我就無暇他顧,什麼也不想了,唯一的念頭是如何讓我的‘小鳥’(指小提琴)唱出最美妙動聽的歌來。”可見,音樂表演的自然流露不僅要求表演者要有純熟的表演技巧,能夠做到得心應手,更主要的是要求表演者真正把音樂融會於心,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使音樂從表演者的心中自然地流淌出來。只有這樣的音樂才是真實感人的,才能達到音樂表演出神入化的境界。
  因此,我們小提琴演奏員要有意識地提高和發揮音樂表演中的想象力,用心、用感覺把自己最大的潛能出神入化地刻畫出來,在每次演出中,用心去感觸對樂曲的想象和理解,並賦予樂曲以靈魂,使音樂從自己的心裡自然地流露出來,使聽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動。那麼,我們的演奏就會在音樂的舞臺上如魚得水,就會在藝術的殿堂裡馳騁縱橫,就會贏得廣大音樂愛好者對小提琴表演藝術的青睞,也只有這樣去演奏才能保證音樂表演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