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教育思想對藝術人才培養的啟示論文

文思屋 人氣:3.31W

摘要:張載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關學”教育和“理學”教育的奠基人,張載一生大部分時間精力都致力於著書立說、教書育人,他的人才教育體系、實踐論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藝術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反觀當下高校藝術人才培養,可以從張載的教育思想中找到藝術教育的理趣,為現階段藝術人才培養提供有益的史論支撐。

教育思想對藝術人才培養的啟示論文

關鍵詞:張載;教育思想;藝術人才培養

張載作為儒家思想的繼承人及“關學”思想的創始人,不僅是北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還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學說對宋明理學的建立及宋代教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作為教育家的張載,一生致力於重教興學、孜孜著述,通過自身長期的教育實踐,總結出一系列的教育理論,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是對於當下的藝術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一、“尊德性”與“道學問”的道德教育思想

張載繼承發展了孔孟的仁智統一原則,並逐漸演變為“尊德性”與“道學問”德智統一的德育原則。張載認為,人的不斷完善體現在“自明誠”與“自誠明”相結合的修養過程中。學習知識是一個由內及外的過程,學者必須從道德修養入手,淨化心靈、平靜情緒,通過心靈的領悟來窮盡對知識的追求。張載還強調,“道學問”即“自明誠”———“自明誠者,先窮理以至於儘性也,謂先從學問理,以推達於天性也”[1]330。告誡所有學者要從客觀知識、真理入手,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促進個人內在修養,提升道德水平,最終實現由外向內的自我完善。張載認為“道學問”與“尊德性”、“自明誠”與“自誠明”相互促進,道德修養離不開文化素質的提升,文化素質的提升又依賴於高尚的道德品質,如果兩者脫節,只重視智力發展,道德品質缺失,即使聰慧過人也與豺狼禽獸無異。張載的德智統一觀,繼承和發展了孔孟之學,把教育的目標定位於使人“成德為聖”,即教育就是使人成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這是對教育倫理價值的終極揭示,符合教育觀念深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反觀當下的藝術人才培養,受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響,高校往往更注重專業知識、專業技法的傳授,忽略了道德教育對於健全人格的影響。大多數藝術院校只關注專業教育,忽視心靈教化和人格培養,學校評判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就是學生的專業課成績,道德教育常常被視為第二課堂甚至是大學輔導員的工作,沒有納入藝術人才培養的體系中,忽視道德教育對學生健全人格、價值取向、道德意志的深遠影響。長此以往,高校培養出的學生要麼有才無德,要麼缺才缺德,只會是技法熟練的“匠人”而非“大師”,德育教育的.缺失致使高校藝術教育出現了諸多問題。按照張載的德育教育觀,在高校藝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價值,讓教育價值迴歸人的全面發展的本真。因此,藝術人才培養必須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處理好“德”與“智”的辯證關係,處理好專業教育與德育教育的關係,堅持德育為先,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終極教育價值觀。

二、學“為人”、“賢人”、“聖人”的教育目的論

張載根據“變化氣質”、“善反本性”的思想,提出教育目的有三個層次,即學“為人”、“賢人”、“聖人”。學“為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張載提出,人應當通過教育學習,改變不善的氣質之性,迴歸人的本然之性,使人成其為“人”。學者必須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有“仁人”之心,懂得愛人,善待別人。“賢人”、“君子”是教育的第二個層次,他認為“賢人”應該具有“成身成性”之功,要培養人具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的品格。“學必如聖人”是教育目的論的最高層次,即盡善盡美、無物無我、既知天道、又盡善性的完美境界。這一目標並非抽象化、理想化,而是我們所說的德才兼備、言行一致、利濟民生、道濟天下的現實中的“聖人”。在張載看來,“聖人”通過自身學習已經克服了“氣質之性”中的惡,實現純粹的自然本性中的善,“知天”就是充分發揮天的德性,懂得自然萬物的變化規律,因此,“聖人”能將天地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所有的德行完全是出於自己的本能,他一再強調能夠“樂己行德”就能達到“天人合一”。馮友蘭曾經將人的修養格局分為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提出的“天地境界”與張載的“天人合一”具有一致性。馮友蘭認為:“一個人因為所處境界不同,其舉止態度表現於外者亦不同,即道學家所謂的氣象。一個人所處境界不同,其心理狀態亦不同,此不同心理狀態即懷抱、胸襟或胸懷。”[2]因此,境界的提升就是胸懷或胸襟的擴大。按照張載的教育目的論,藝術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備、盡善盡美的“聖人”,即真正的藝術大師。而藝術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只有在懂得做人道理的前提下才能達到學者、君子、聖人的狀態。因此,要將“修養成性”的格局觀貫穿於藝術人才培養的始終,提升藝術生的道德修養,樹立“窮理知性”和“知理成性”的人生境界,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寬闊胸襟、境界非凡,擁有深厚人生感和藝術感的藝術巨人。

三、“尚禮”、“重實”、“致用”的教育實踐論

張載首先強調學禮的重要性,將禮作為教育的中心內容,通過禮的學習薰陶,使學生持禮成性,守禮進德,最終達到成“聖人”的教育目的。他強調,學者要想有所成,必須踐行“克己從禮”的自我教育,最終實現“不為外物所役”、“無物我之私”的高度自覺的精神境界。張載認為接下來學《易》,它記載了天地變化、萬物執行的天道,反映了人事通變、天下治亂的人道,揭示了自然與社會變化發展的規律,他重視自然知識的掌握和思辨能力的培養,培養“重實”、“致用”,善於理論思維的學者。張載認為還要學習《論》、《孟》、《詩》、《書》、《大學》、《中庸》等書,他認為這些書皆出聖門,一樣都不可少讀。這些經典古籍在實現培養“聖人”的目標中都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張載培養“聖人”的教育目的,決定了他的教育內容以重實、致用為宗旨,重視自然科學,突出對現實社會的改造意義。在藝術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這種重實致用的思想同樣具有深遠意義。在藝術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但要“窮理知性”,將知識徹底掌握消化,還要躬行實踐,將自己的思想、靈感轉化為生產力,教育學生能將知識與實踐結合,做到知行合一。藝術是一門實踐性更強的學科,要教育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實踐—學習—再實踐。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還要不斷加強藝術與科技的緊密結合。總之,張載的人才教育體系提出了較為全面的教育意見及主張,他通過自身的教育實踐,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古代的教育理論,其教養結合、政教統一的教育觀,多層次的教育目的論,敢於探索求新的為學精神,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等,都對後世產生了積極影響,尤其對於當下的藝術人才培養亦有借鑑、繼承價值。因此,我們應秉承“古為今用”的原則,汲取其中有益的思想為當下的藝術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鑑。

參考文獻

[1張載。張載集[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馮友蘭。貞元六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