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打擊樂教學中的音樂情感培養

文思屋 人氣:1.42W
論打擊樂教學中的音樂情感培養

     摘要:本文結合現有文獻資料及親身經歷的打擊樂學習與教學過程,對如何更好地提高和推動現有的打擊樂教學進行闡述,旨在探析如何在打擊樂教學中通過各種訓練使學生在演奏時表達出情感。
  關鍵詞:打擊樂教學 情感教學 訓練方法
  
  前言
  眾所周知,音樂是一門善於表達情感的藝術。在音樂這個領域之中,各種門類如歌唱、器樂表演等在音樂情感表達方面都是相通的。對於打擊樂而言,許多人都冠以“無音高”,“無旋律”,甚至於“伴奏樂器”之稱。其實不然,打擊樂的情感世界雖沒有其他音樂門類那麼容易表現出來,但其情感仍是相當豐富而富有內涵的。那麼,在當今的打擊樂教學中,怎樣讓打擊樂表達出情感是打擊樂教學研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因此,本文的寫作目的就是通過探究打擊樂教學中影響情感表達的幾個因素,從技巧練習以及後期教學等方面來探討如何使學生在打擊樂演奏中表達出情感,從而真正體味到音樂的內涵。
  在打擊樂藝術中,甚至在所有的藝術表演中,除了高超的演奏技術外,對音樂本身的理解和感悟也是相當重要的,只有把對音樂本體的感知與技巧的訓練相結合,才能在最高層次上把握音樂。當然,此時打擊樂中的情感表達也就應運而生了,那麼在打擊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去實現這兩點便成了當今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下文中,筆者就基於打擊樂教學,來探究怎樣更好地實施打擊樂訓練讓學生充分達到以上既有高超的演奏技術,又能很好地把握音樂的情感,藉以昇華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感情。
  一、技巧練習
  (一)節奏訓練
  高超的技術離不開基礎的訓練,這是一個相當基礎的問題,而節奏訓練更是基礎訓練的基礎。
  德國當代著名的作曲家、兒童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認為:構成音樂的第一要素是節奏,不是旋律。節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旋律則不可能脫離節奏而存在。可以這麼認為,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別強調節奏訓練對於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而對於剛開始接觸打擊樂學習的群體來說,從節奏入手進行打擊樂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筆者在近幾年來通過自身的實踐,以及對國外幾大音樂教育體系中有關打擊樂訓練的歸納,總結出幾種有助於各年齡階層進行節奏訓練的方法。
  1.語言節奏練習
   語言是人人都具備的能力,作為人聲,與歌唱有很多共同的東西,從呼吸上又與節奏的律動產生微妙的連線。奧爾夫的音樂教育體系中,語言在節奏教學中起到相當大的比重。通過對不同年齡階層的打擊樂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有以下幾種方法對於幼兒及青少年的節奏訓練有很大的幫助。
   從字詞、姓名開始的節奏朗誦教學與成語、諺語做節奏短句教學的.練習,可以作為同一型別的訓練方式進行開展,這種訓練方法對於培養學生“節奏基石”有很大的效果。①所謂“節奏基石”,是指由語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樂意味的字、詞拼成的最小節奏單元。也就是一個最小形態的固定節奏型,將許多這樣的小節奏型合在一起訓練朗誦,再由學生進行改編創造,不僅能調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還能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節奏感知。另一方面,筆者認為念唱也是訓練學生節奏的好方法,其中包括兒歌、童謠的節奏朗誦練習、語氣的遊戲、嗓音的聲響遊戲等,這幾種練習與遊戲的方法不僅能夠起到節奏訓練的目的,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對自己的控制與把握能力,學會與別人的合作精神。是有較高教學效益,能夠整體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教學方式。
   在柯達伊教學法中,對兒童的節奏訓練是採用節奏時值讀法的方法,它把象聲詞的音響加入到節奏中,通過這種節奏讀法引入並發展為複雜的節奏練習,這種節奏名稱體系最早是由法國人契夫所發明的。
   筆者在實習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實踐教學,初步總結出了一種節奏教學的方法。這一方法是借鑑了一位美國打擊樂博士教授我打擊樂時所用的方法,我稱之為“微分節奏”的訓練方法,在教學附點、前十六、後十六等比較複雜的節奏型時,我將大拍子微分,即是將一個全音符分為兩個八分音符,每個八分音符再分為兩個十六分音符,每個十六分音符再往下分為兩個三十二分音符,以此往下分,具體我用圖示來表示:
  而給學生講解這個之後,那些複雜的節奏型別就可以這樣解釋了:
   如附點節奏型:學生們往往會對附點後的拍子產生疑問,採用微分教學法後,附點的位置就是十六分音符的第一個音和最後一個音,這樣的音符時值學生一下就能明白,在訓練中也比較不會出現打附點節奏有“瘸了腿”的現象了。而其它節奏型也一樣可以採用:
   這種教學方法在日後的延伸教學中就能演變為重音轉換練習,可見這種教學方法是可以實行的,也是相當有用的。
  2.律動練習
  ②所謂體態律動的音樂教學,原來是指由音樂伴奏,以身體動作做出反應,從而訓練音樂的節奏感的教學方法,律動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於對節奏感知的訓練和強化,更重要的是這種結合動作的方法對培養學生對自身的自控把握能力和身心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中,聲勢練習是一種不受時間、環境、條件約束的,並且極其簡單,對培養幼兒、兒童,甚至成年學習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聲勢練習的基本形式與方法中,有拍手、跺腳、拍腿、捻指等四種主要的基本形式。在進行聲勢訓練的同時,在節奏中加入固定音型(Ostinato)的伴奏聲勢,使學生在領悟節奏訓練目的的同時又能在各方面如創造力,合作力等方面及音樂素質上得到提升。
  另外,筆者在實習中採用的一種律動教學也收到了不錯的成效。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身體(手腳腦)配合是相當有效的,在實踐教學中我發現,在教學後半拍節奏型的學習中,可讓學生用腳來打節拍,手打節奏,左腳踩一拍即等於節奏中空下的那一拍,這樣既解決了打後半拍常常打不齊的問題,還能吸引學生,使學生對學習打擊樂產生興趣。加上腳的拍子,一方面晃動了身體,使打擊樂這個看似比較枯燥的教學有了“舞蹈”的活力,更能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表現音樂的慾望。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學生手腳腦配合的能力,長期訓練也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節奏的訓練是對學習者基礎的一種針對性訓練,這種訓練是對日後進行打擊樂情感教學的一個前提條件,也只有在技巧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音樂的表達也才能水到渠成。
  二、情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