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策劃書>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通用10篇)

文思屋 人氣:1.19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專案。那麼大家知道方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通用10篇)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勞動是生活的基礎,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個人走向成功和輝煌的惟一途徑。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我校少先隊通過開展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讓同學們瞭解“勞動節”的由來,瞭解我國不同時代的勞模風采,將“勞動最光榮”這個主題思想轉化到我們每個少先隊員的實際行動中,通過在學校、家庭、社群三個層面參與不同型別的勞動,培養少先隊員積極勞動的熱情,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並能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二、活動主題

勞動最光榮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3日——20xx年5月6日

四、活動內容

低年級(1-2年級):

1.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並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沒有一粒剩飯(菜);

2.學會自己穿衣服;

3.學會自己整理書包;

4.能幫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洗菜、淘米、洗碗、掃地、拖地等。(將勞動的場景拍成照片上傳到班級主頁或張貼在教室)

中年級(3-4年級):

1.知道2個全國勞模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蹟;

2.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鋪床、疊被子、整理書桌、打掃自己的房間等);

3.幫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洗菜、淘米、洗碗、掃地、拖地等;

4.在老師的帶領下清理班級綠地的雜草;

5.在父母的協助下學會做一道菜等。(將勞動成果拍成照片上傳到班級主頁或張貼在教室)

高年級(5年級):

1.知道4個全國勞模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蹟;

2.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鋪床、疊被子、整理書桌、打掃自己的房間等);

3.“我和媽媽換一天崗”,做一天媽媽每天要做的家務活,體驗勞動的甘苦,並寫一篇作文;

4.在老師的帶領下清理班級綠地的雜草;

5.“以勞動者是最光榮的”為主題拍攝一組照片(如:公交車司機、執勤的交警叔叔等)。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2

一、實踐活動的核心主題——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作為學校綠色教育的組成部分和本世紀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對於當代中國獨生子女的未來發展來說具有非常急迫的現實意義。生存教育,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權威解釋,是指發掘兒童自身的潛能,以適應世界和時代的發展。這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它將引導著教育目標的返璞歸真。學會生存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指導方向。不管學生今後面對的社會如何,都需要我們的孩子具有發現、思考、行動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需要具有守紀、關愛、堅強等良好的適應社會變化的個人素質。

二、實踐活動參考內容:

1、學會自理——基本的生存知識和技能。包括衣、食、住、行方面。

2、學習勞動——簡單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包括勞動工具(尤其是農具)的認識和使用;體力勞動實踐等。

3、學會關愛——開展“關愛教育”活動,體驗人情事理與公民常識,尤其是理解別人的痛苦,分擔別人的痛苦,從中學會關愛。

4、學會探究——運用“國小研究性活動課教學實踐”科研課題的成果,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學習對問題進行研究與調查的方法,著重培養學生髮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要利用當地農村的地理、人文資源,設定若干研究專題,指導並且帶領學生親身走近農民、農家、農村,調查“三農”問題;走近動物世界,感受自然的魅力,激發中學生作為21世紀主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責任感。

5、學會堅韌——意志磨練和挫折體驗學習。這是生存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通過軍訓等方式來實現。

三、實踐活動實施建議:

1、為了保證此次基地教學活動達成目的,在內容設定上不考慮學科教學,把時間集中起來,緊緊圍繞生存教育和學會探究這個宗旨來開展上述四個方面內容的活動教學。各活動班級,在這個宗旨下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特點和能夠開發與利用的課程資源優勢,創造性地開展一些有助於學生形成生存能力的教學活動,而不必受這個方案的內容約束。

2、各活動班級在基地的學習中,要認真學習“中學研究性活動課教學實踐”的有關成果,並靈活地進行。必須切實轉變教師角色,從習慣於單純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此,一般採取小組合作形式為基本組織方式來實施全程管理和教學,特別強調小組合作機制中的組員分工與協作、民主與紀律;在研究性學習中,輔導教師要切實按照所設計方案的“四環節”來規範操作。

3、為了使學生真正獲得基本的生存知識和技能,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不能把基地活動的學生當成小犯人或者危險分子似的監控起來,處處都受到成人的關懷、照顧。比如在吃飯問題方面,就不能按照以前由學校包辦的辦法,而是讓小組輪流值日幫廚方式。

4、每天活動結束之後,要及時要求和指導學生完成一天的口頭和書面小結,對一天的學習要及時予以評價。在回到學校後,必須有詳盡可信的全面總結報告(帶隊行政);年級組長負責組織本年級學生學習成果集中展示活動的實施。

5、學校和參與活動的教職工、相關人員,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但是,反對為了安全就過多地限制學生的正常活動。

6、所安排的學習日程,要看天氣情況及時調整實施。

四、實踐活動實施保障:

1、調動必要的社會資源,尤其是社會智力資源,為基地教學提供一定的智力及其它相關保障;

2、作好家長的解釋工作,得到家長的支援;

3、組織學習有關基地活動的組織和紀律條例;

4、班主任教師要作好學生的各項準備工作。

5、學校準備好必要的工具和用品(鋤頭、鐵鍬,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3

本期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認真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形成初步的勞技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精神。 具體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

學習綜合實踐課程和勞動教學理論知識、先進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實踐經驗,加強自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二、與其它學科整合開展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技術。

1、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形成自覺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歷勞動過程,在勞動中增長技能,學會勞動。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5、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

6、結合語文、數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目的,注重勞動技術教育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7、瞭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原則。

1、注重基礎。

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培訓。

2、體現綜合。

勞動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

3、講究科學。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徵。

4、注重實效。

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儘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

四、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際。

1、學校圖書室。

一是學校的圖書室發揮好現有圖書的功能,提高圖書的流通率;二是開放閱覽室,供學生博覽群書和查詢資料。

2、資訊科技。

重視資訊科技教育,教會學生圍繞主題在網上搜尋資料。

3、綠色學校的建立。

結合學校建立“綠色學校”的工作做好綜合實踐活動。

4、紅色教育。

結合學校的紅色教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家鄉的教育。

5、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6、家校配合,共造勞動環境

(1)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2)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3)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擬定適應綜合勞動學科特點的學期教研計劃。

2、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學計劃備課。

3、組織開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課教研活動。

4、結合植樹節進行植樹活動。

四、五月份:

1、檢查全校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學備課。

2、組織開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及勞動教研。

3、從農村實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勞動。

4、結合學校紅色教育開展活動,組織調查三岔紅色史。

5、組織國小生開展小論文、小製作、小發明活動。

六月份

1、學期綜合實踐及勞動教學教研工作總結

2、收集、整理本學期工作資料。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4

勞動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和集體主義精神的有效途徑。根據市教育局檔案精神,為了使學生有效地參加勞動,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制定我校中高段學生參加市中國小勞動教育基地勞動的實施方案。

一、明確意義,加強領導。

1以班級為單位,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工作,使學生明確參加勞動的目的意義,產生愛勞動的情感。

2學校指定有關班子成員和年段長為領隊人,班主任和有關科任教師為帶隊老師。(具體安排見附表)

二、嚴密組織,加強管理。

1每次參加勞動前,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和勞動觀念教育,不僅要加強勞動技能的指導,還要注意勞動習慣養成的教育。要求學生服從指揮、舉止文明,尊重他人的勞動,愛護農作物,注意環境保護。在勞動中不嬉鬧,不做危險的動作。

2學生要穿好校服,佩帶胸卡,戴好遮陽帽,穿平底鞋,帶好毛巾,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3各班級要足額參加,個別有特殊情況須請假,必須由家長申請,報請領隊班子成員批准。

4活動當天按附表安排前兩班於上午7點30分在少年宮門口集中點名上車,其餘班級於8點在少年宮門口集中點名上車。

5勞動後班主任要填好《班主任手冊》中社會實踐登記表,做好學生勞動評價,並組織學生寫勞動體會,每班擇優上交一篇給學校存檔。

三、明確職責,加強後勤。

1每次勞動的領隊要負全責,帶隊老師具體負責,負責勞動前、中、後全過程,確保學生安全。

2交通車輛由學校與基地聯絡。

3學校領隊班子成員要準備好防中暑等常用藥。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5

指導思想: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學會勞動的基本技能,感受收穫的快樂和喜悅,並從中體會收穫是靠艱辛和努力獲得的,從中讓學生們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從而珍惜勞動成果,珍惜眼前的學習生活。我校準備開展“體驗勞動的快樂”勞動實踐活動,具體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20xx.5.20

二、活動範圍:全體師生

三、活動內容:根據學校和基地人員商議,對本校五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勞動實踐的鍛鍊,去基地摘黃瓜。

四、活動過程:

1、學校德育辦公室下發活動通知,由班主任通知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如:不要穿皮鞋進入田地……班主任老師要在班內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下午第一節課準時到樓前站隊,德辦負責人進行安全教育和守紀律教育,然後前往基地。

3、各班按照提前劃分好的區域進行勞動,在勞動中要充分體現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比干勁。

4、活動結束後,整隊回校。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6

一、主題活動背景:

為了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方針,推動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入進行,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成果,促進地方教材的進一步開發和建設,並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逐步地探索———研究———總結—————反饋————整理————逐步調整教學活動環節 完善教學活動過程,最終使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落到實處。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對我們這些農村一線教師來說,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首先要明白教師既不能教“綜合實踐活動”,也不能放任學生,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活動。只有通過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點,增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主題活動內容:

當前,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新時期嶄新的任務面前,21世紀需要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和職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大改革。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學校一項開發研究的一門校本課程,在學校素質教育中佔椐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科學家、生物學家們認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過去從手的延伸到腦的擴張,今天人們用腦用雙手創造了原始社會無法比的成就。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科學種植,瞭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提高他們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對提高國小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作用是其他學科、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具有實踐性。從心理、生理的發展規律來看,具有獨特的創造意識。因為通過學習基礎知識,認識自然並進一步改造自然。

學生從小能在自己不斷的實踐活動過程中,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逐步瞭解植物生長的特點,懂得科學種地給人們到來的益處。懂得只有通過自己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

三、主要活動內容:

教師組織學生在校園內的花池和試驗田裡種花、種草、種白菜、韭菜、栽蔥、種樹等。在不同的時間及時對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

四、活動年級(班級):門東國小國小三年級

五、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們國家是個農業大國,當農民也要做一個有頭腦,懂科學會種地,種好地的農民。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小參加勞動實踐,掌握勞動技能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

3、通過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進一步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種植各種植物,逐步瞭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

4、使學生懂得科學種田能給農民帶來很多好處,提高生活質量。

5、 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提高科學種地的意識。

6、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懂得勞動最光榮。

7、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做好不同季節植物生長過程的記錄。

8、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絡,並利用科學知識科學地指導種田。

六、活動重點:

通過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進一步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逐步瞭解植物生長的特點;掌握勞動技能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懂得科學種田能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七、活動難點:

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懂得勞動最光榮。

八、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照相機,學生準備鐵鍬、釘耙、鋤頭、鏟子、各種植物的種子、鬚根花、草、記錄本等。(記錄本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

2、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使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實踐,做好筆記了解植物不同季節的生長、發育過程。

九、活動時間安排:

每星期四下午綜合實踐活動課,記錄的時間要求可以採取不定時記錄。因為,植物生長的環境(地方)不同,生長的速度也不同,還受施肥、澆水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十、活動用具和場地安排:

活動用具包括照相機進行拍照,電腦進行收集相關資料,長皮尺和鋼捲尺在學校進行實地測量,筆記本進行真實資料的記錄和計算等。

場地安排包括學校教室、各功能室、灶房、走廊、圍牆等。

十一、活動的不同階段:

1、準備階段;

2、實施階段;

3、總結與交流階段;

4、展示學生記錄的植物生長過程和學生的勞動成果階段。

十二、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不同階段:

(一) 準備階段:

1、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學校為了使同學們從小懂得科學種植,給同學們提供一片實驗田和花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種上自己喜歡的花、草、蔬菜、糧食作物、樹木等。既讓學生在學習之餘參加了勞動實踐活動,在勞動中掌握科學種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能美化學校的環境。

2、通過課前動員激發學生的種植興趣。

(二)實施階段:

1、教師帶領學生平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自己喜歡植物的種子和實驗地。

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組、選負責的組長。

(1)按組分配任務。第一組,種玉米;第二組,種金娃娃萱草;第三組,種韭菜、蔥;(植物的生長過程記錄要詳細、全面)。

(2)安排小組人員開始觀察、記錄、並在不同的階段拔草、澆水、施肥各負其責;

(3)教師對學生要進行不定期觀察記錄的檢查和指導。

(4)讓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的總結與交流科學種植的小竅門。

(5)教師要為學生及時提供農用肥料、澆水用的工具等,為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提供及時的服務。請學生及時彙報自己負責種的花、草、蔬菜、玉米等的長勢情況,對植物進行了哪些方面的護理工作。如,除草、澆水、施肥等。

十三、具體的指導內容: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為學生提供科學種植的書面材料進行講解,並在實踐中進行科學的指導。

2、電腦查詢科學種植技術的方法,要與北方地區氣候差異區別對待,多請老農進行指導,正確處理種植方面出現的有關問題。

十四、選擇實踐方式:

教師指導,父母點拔與學生動手實踐相結合。

十五、確定成果展示:到了秋天教師請學生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和小檔案一起展示給大家,讓大家和我們一起感受豐收的歡樂,感受到自己勞動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

十六、具體內容的指導:

1、 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選擇種植的植物。

2、 對學生的觀察記錄進行跟蹤指導。

3、 請學生把自己小組的小檔案與其他小組記錄的小檔案經常拿出來相互進行交流,豐富自己的種植經驗。

4、 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讓學生把自己種的植物種子收集起來,蓄根花的根用箱子儲存起來,為明年的再次下種做好充分的準備。

十七、活動組織後記: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這門校本開發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活實踐性。既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開展各項活動,這也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有獨特性,綜合實踐活動為每個學生個性發展創造了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參與探究提供了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親自體驗,進行勞動、學習、積累豐富的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的聯絡的整體認識和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7

為切實加強我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實踐水平,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總結的意識,增強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勞動基地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勞動實踐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勞動技能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讓學生善於觀察,善於總結,增強它們的農業科普知識,提高學生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能力。

二、勞動實踐基地建設領導機構組長:李玉勇副組長:羅志仲繆世偉

成員:陳華志謝子安黃學軍

三、目標任務

1、通過一系列的種植實踐活動,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觀察周圍的事物和農業生產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2、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進行種植實踐,增強他們的農業科普知識,通過寫觀察日記和科普小論文,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寫作水平。

3、通過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如英語小組會話,美術小組寫生等,使學生體驗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品位,團結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加強,同時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己校園的情感。

4、教師通過親身參與,真正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各科的教學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5、提高基地的示範作用。

6、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會服務水平。7、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使基地美觀、實用。

8、從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提高勞動技能。

四、勞動基地建設面積

學校擬將校內規劃綠化面積分片劃撥給各班自主經營管理。(先期試驗啟動為現七年級各班,地點暫定住宿樓靠圍牆的綠地,待實驗總結成功後將向全校各班級推廣)以種植各季蔬菜、瓜果等作物為主,以種植代綠化,使之成為學校的又一亮點。國小一至三年級可以探索小手工製作產品的經營活動。

五、管理和任務

蔬菜基地按年級劃分,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本班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活動,每學期進行“動一動比一比”活動。

種賞收品為勞動基地建設和綜合實踐課程的工作主線,以“品”貫穿整個建設過程,品“種”的辛苦,品“賞”的樂趣,品“收”的喜悅。

1、蔬菜種子和秧苗由學校各班自籌資金購買,班主任組織學生負責種植。成品由各班自主出售。收益歸各班用作班費。

2、德育處將對各班的實踐基地命名為“XX班少先隊勞動實踐基地管理”或“XX班團支部勞動實踐基地管理”。

3、勞動技術老師和其他指導教師深入勞動基地,與學生一起種植、一起管理,組織學生寫觀察日記,撰寫科普小論文等,其作品可不定期展出,並評出“種植小能手”。

4、學校擬每學期進行一次以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和綜合實踐課為內容的作文比賽。

5、各班在組織勞動實踐過程中,要確保學生遵守勞動紀律,確保學生安全,確保公共財產安全,確保基地周圍衛生整潔。

廣漢市南興鎮學校德育處

20xx年4月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8

一、目的意義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積極倡導學生“愛勞動、愛生活”的理念,二年級決定開展“煮茶葉蛋、包餃子”的勞動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茶葉蛋、餃子的來歷和文化內涵,掌握茶葉蛋、餃子的基本製作方法,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二、時間安排:第12周星期三(11月16日)上午:包餃子;下午:煮茶葉蛋

三、準備工作:

1、各班主任做好宣傳溝通教育工作,爭取家長的支援、配合。

2、活動前可讓孩子收集相關資料瞭解茶葉蛋、餃子的來歷,向父母學習茶葉蛋、餃子的製作方法。

3、班主任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管理小組(6——8人),指定小組長,協助老師管理、佈置準備材料:

(1)每人帶2—3個熟雞蛋、調羹、塑料碗。

(2)小組長分工帶八角五香、紅茶葉、桔子皮、鹽、料酒、醬油、醋、抹布、桌布、餐巾紙、課外書等。(調味品必須要小瓶裝好。)

(3)小組裡選定2個孩子帶餃子餡(菜餡按自家的口味準備,最好帶熟肉餡,生肉容易變質,也不容易煮熟!用冰箱食品袋或乾淨的飯盒裝好)。

(4)每組選定2個孩子帶餃子皮(先要用食品袋包好,再幹淨的飯盒裝好)。

(5)每班帶大個的電飯鍋2個,大勺子1個。

(6)住校生一一對應由走讀生負責贊助。

4、活動場地:各班教室

5、衛生準備:提前剪好指甲、準備肥皂洗手。

四、活動要求:

1、正副班主任參與指導孩子的活動,做好班級安全工作和衛生教育。

2、教育學生在活動時不大聲喧譁,不自由走動。

3、老師要特別注意用電安全,電飯鍋一定要放在桌子上,不可放置在地上。

五、活動成果:

1、煮茶葉蛋、包餃子的活動照片、形式各樣的餃子圖片等。

2、請任課教師、兄弟年級的教師品嚐我們的勞動成果。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9

為建設乾淨整潔、優美舒適的育人環境,全面開展學校衛生環境清潔工程,展現環境整潔、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學校新面貌。創造清潔衛生、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我校舉行“勞動美”校園清掃活動。現制定該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局學校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的具體要求,全面開展學校環境衛生清潔工程,綠化校園、清潔校園、美化校園,打造環境整潔、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學校新面貌。讓全校師生及家長人人樹立良好的愛清潔講文明的意識,為“清潔城鄉,美化校園”做出貢獻。

二、工作措施

(一)積極宣傳動員

學校召開了全體教職工環境衛生整治動員大會、學校行政會議、班主任會議,及時傳達了上級重要指示,提高對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結合學校實際部署了“創衛”工作任務,動員全體教職工積極參與。

(二)加強領導,完善清潔衛生保障制度

1.成立學校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各處室負責人和全體班主任為成員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的清潔衛生工作。全體教職工均實行教學、安全、衛生一崗三責制,班主任各自負責清潔責任區,時刻把清潔衛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形成園長親自抓、副園長具體抓,各處室各班抓落實,師生全員參與,人人有責的環境衛生工作機制,使得學校環境衛生工作事事有人管,處處有人管,時時有人管。

2.學校進一步建立健全清潔衛生管理制度。

一是實行清潔衛生責任區制度。

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分割槽域、分班級包管校園衛生責任區,堅持“每天三小掃,每週一大掃,必要時候全校掃”的清潔衛生制度。

二是實行每天清潔衛生保潔制度。

各班設立清潔衛生紅領巾監督崗,各班在課間時都安排3-5人加強巡視,對各自班級清潔責任區實施保潔。

三是實行清潔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學校加大清潔衛生評比分值在每期“先進班集體”評選中的權重,將清潔衛生的評比結果與班主任工作考核和獎懲掛鉤,大力增強班主任工作責任感、積極性。

四是實行清潔衛生曝光制度。

學校開闢校園衛生專欄,對衛生打掃不徹底、亂丟亂扔的現象給予曝光,對出現的問題予以問責和立即整頓。

(三)強化教育,促進良好行為習慣養成

思想靠教育,行為靠養成。學校充分發揮宣傳櫥窗、文化長廊、校園廣播、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幅標語、召開主題班會、國旗下的講話等方式對師生進行“愛清潔、講衛生”教育。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求老師做到:明確實施校園清潔工程的目的和意義、細化對學生衛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落實老師榜樣示範作用發揮的行動;要求學生做到:不帶零食入校、不亂扔廢棄物、主動擦拭牆壁汙跡、自覺撿拾校內垃圾等,使師生們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較高的衛生意識和良好的衛生道德行為。

校園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開始實施後,全校教職工虛高度重視,履職盡責,確保校園清潔工程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努力為學生營造寬鬆和諧,清潔衛生,環境優美的良好學習生活環境。

勞動實踐主題班會方案10

勞動教育是校風建設的重要手段,也是同學們參與校風建設的途徑之一。通過勞動,可以培養全校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優良品質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實際本領。在勞動中創造美,體會勞動的樂趣。學校決定通過勞動教育與校園環境美化相結合,開展校第xx屆勞動節系列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

二、參加人員

xx國小全體師生。

三、活動內容

(一)勞動衛生習慣強化

1、勞動衛生習慣教育:加強學生勞動衛生習慣的教育和培養,貫穿於日常行為的一舉一動中,反覆抓,抓反覆。做到果皮紙屑不落地、不隨手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人人蔘與,相互監督,積極參加班級、校園勞動實踐活動,保持教室、校園清潔美麗,打造和諧校園。

2、班級大掃除:開展一次以班級為單位的大掃除活動。清理班級衛生死角,做到窗明几淨,物品擺放整齊。人人動手,參與勞動,清潔班級,美化校園。

3、個人衛生大檢查:要求每位學生做好個人衛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頭、勤洗澡。大隊部將組織人員突擊抽查,以班級為單位彙總。

(二)今天我當家——當家小能手評比

提倡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開展“今天我當家”攝影作品徵集。要求學生將在家做家務(掃地、煮飯、做菜、製作小點心等)的場景或成果,以照片的形式上報展示,並附照片介紹(每班——張),評選當家小能手。

(三)各級組活動準備及要求

1、一年級自理能力比賽

(1)每位學生在家裡練習戴紅領巾、繫鞋帶、穿衣服、扣鈕釦。

(2)比賽當天每位學生戴上紅領巾、穿有鞋帶的鞋子、帶上有鈕釦的衣服(——個鈕釦以上,比賽時扣——個鈕釦)

(3)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地又快又好。評選優勝獎和達標獎。

2、二年級捏橡皮泥比賽

(1)圍繞“暢想xx”,創作既富有童趣又有新意的橡皮泥作品。

(2)比賽當天每位學生帶上橡皮泥、放作品的盤子。作品擺放在盤子裡展示

3、三、四年級鈕釦比賽

(1)利用鈕釦釘出“暢想xx,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圖案,鈕釦數量顏色不限。

(2)比賽當天每位學生帶上針、線、鈕釦、布塊、剪刀等工具。

4、五、六年級剪貼畫比賽

(1)內容形式不限,畫面具有新意,材料不限,力求新穎,有一定的藝術性。

(2)比賽當天每位學生帶上剪貼工具及設計作品所需的材料,拼剪成以“暢想xx,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作品。

四、活動要求

各班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確保活動效果,各年級組要親自組織安排活動。及時上交相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