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關於盛氣凌人的成語故事

文思屋 人氣:1.95W

關於盛氣凌人的成語故事1

戰國時代,趙國剛剛由趙太后執政,秦國就攻打趙國。趙國於是向齊國求援,齊國提出要趙太后的兒子長安君去做人質,才肯出兵。太后不肯。任憑大臣們如何勸諫,太后始終不答應。最後她對左右的人說:“今後若再有人來勸我,我定要吐他一臉口水。”

關於盛氣凌人的成語故事

趙國的老臣觸龍來見太后c太后想這一定又是來勸我的傢伙,心中厭惡,臉上露出怒氣,表現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等著他來了以後,自己好發洩心中的怨恨。但觸龍進來後,先是表示因年老體衰,未能多來看望太后而深感歉意,而後又拉起了家常,使太后以為他是來看望她的,情緒也緩和了下來。

觸龍見此光景,便向太后說出了一件心事。他請求太后把他自己十五歲的小兒子舒祺安排在王宮衛隊,因為他喜歡他,怎奈自己老T,此事就託請太后照顧。

趙太后見這位老臣為小兒子的事如此懇切,便問道:“你們男人家也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嗎?”

“比女人更喜歡。”觸龍回答。

“女人們對小兒子才更喜歡呢!”趙太后不禁笑出聲來。

“我覺得你更喜歡女兒,你對長安君的喜歡,比不上你對你女兒燕後的喜歡。”觸龍趁機說道。“不,你弄錯了,我更喜歡我小兒子長安君。”太后坦然地說。

觸龍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轉入正題,對趙太后說:“你軎歡女兒,所以她出嫁到了燕國,你祈禱上天,希望她不要回來,指望她生個兒子繼承王位,你這是為她的'長遠利益考慮。但對長安君,儘管你賜給他許多金銀,但你卻不讓他去替國家建立功勞,將來怎麼會有做君王的威望呢?你沒有替長安君做長遠打算,所以說,你喜歡長安君比不上喜歡燕後。”

趙太后聽了這番話,自知理虧,便同意了大臣們的意見,讓長安君去齊國做人質了。

關於盛氣凌人的成語故事2

成語釋義

驕橫傲慢,氣勢逼人。盛氣:囂張的氣焰。凌:欺侮、侵犯。

故事出處

《戰國策·趙策四》:“左師觸龍願見,太后盛氣而胥之……”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秦國派出軍隊攻打趙國,這時趙太后執掌趙國的軍政大權。趙太后見勢不妙,就向齊國請求救援,但齊國提出,要想讓他們出兵,除非讓趙太后的小兒子長安君到齊國去當人質。趙太后心疼長安君,不願意答應齊國的要求。大臣們覺得,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趙國就有覆亡的危險,於是紛紛勸諫。趙太后執意不肯。

老臣觸龍知道這種情況,也來見趙太后。趙太后何等聰明,知道觸龍肯定是來勸自己的,因此心中非常厭惡,露出惱怒的神色,驕傲蠻橫,氣勢逼人。沒想到,觸龍並沒有提長安君的事,只是和她說起了家常話。太后找不到發洩點,又想到觸龍畢竟是個老臣,語氣便慢慢和緩起來。

觸龍見到氣氛不那麼緊張了,便向太后提出要求,要把自己的小兒子安排在王宮衛隊。而且表示,因為自己對小兒子非常疼愛,所以請太后照顧一下。趙太后一聽,以為觸龍此來只是為了拉關係,就對他不再設防了。太后還笑嘻嘻地問,你是不是也喜歡最小的兒子,並說自己向來都是如此。

觸龍卻嚴肅地說道,太后一定是喜歡女兒比喜歡小兒子更多一點兒,並仔細給她分析:“你喜歡你的女兒,所以把她嫁到燕國做皇后,還整日向上天虔誠祈禱,希望她生個兒子成為燕國的太子。這樣看來,你是在為女兒的長遠利益考慮。可是你又是怎麼對待長安君的呢?儘管你給了他大量的錢財,卻不給他為國立功的機會,以後他在眾人心中必定一點兒威望、一點兒地位也沒有!這樣看來,你處處考慮燕後的前途,卻處處不考慮長安君的前途,所以說你更喜歡女兒一些。”

趙太后聽了這番理直詞正的話,覺得應該讓長安君吃點苦,接受一些鍛鍊了。於是,她接受眾人的意見,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齊國果不食言,真的發來了大隊人馬相助趙國。眾百姓都知道齊軍來援是長安君做人質換來的,心中對長安君非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