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

文思屋 人氣:2.79W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1

狼子野心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

楚國令尹子文,為人公正,執法廉明,楚國的官員和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子文的兄弟子良,在楚國當司馬,生個兒子叫越椒。這天,正逢越椒滿月,司馬府宴請賓客,一時熱鬧非凡,顯得喜氣洋洋。子文也應邀來到司馬府,看到侄子越椒後,大吃一驚,急忙找來子良,告訴他:“越椒這個孩子千萬不可留。他啼哭的聲音像狼嚎,長大以後必然是我們的禍害。諺語說:‘狼崽雖小,卻有凶惡的本性。’這是條狼啊,你千萬不能善待他,快拿定主意把他殺了。”

子良聽了這番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過了好一陣,才斷斷續續地說:“我是。是他的親生父親,怎能忍心親手殺。殺了他呢?”

子文一再勸說,子良終不肯聽從。

子文對此事十分憂慮,在他臨死的時候,把親信們叫到跟前告誡說:“千萬不能讓越椒掌權。一旦他得勢,你們就趕快逃命吧,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子文死後,他的兒子鬥般當了令尹,越椒也接替父親做了司馬。公元前626年,越椒為奪取令尹職位,百般討好穆王,說盡鬥般的壞話。楚穆王聽信了讒言,讓越椒當了令尹。後來,越椒趁楚穆王死後作亂,掌權後即殺害了鬥般和子文生前的親信。越椒的“狼子野心”發展到如此地步,是本性所致,勢在必然的事。

狼子野心告訴人們大多數壞人就是壞人,和狼一樣,本性是難以改變的。要警惕像狼一樣陰險狠毒的人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2

典出《漢 司馬遷 史記 卷八十八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昔者秦穆公殺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號曰‘繆’。昭襄王殺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四君者,皆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於諸侯。”

《柯劭忞 清史稿 卷三二二 列傳一百零九 尹壯圖傳》:“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臣經過地方,體察官吏賢否,商民半皆蹙額興嘆。”

秦國大將蒙恬與大臣蒙毅,祖父子三代屢為秦建功立業,出謀劃策,深獲秦始皇賞識,並委以重任。始皇死後,幼子胡亥繼位,即秦二世也。亥輕信讒言,令毅自殺。毅心不服,便列舉史上君主誤殺良臣之事,及其覆滅與亡國之命運。盼亥能以史為鑑,引以為戒,以免“聲名狼藉”,為天下所不齒。胡亥不聽,終殺蒙毅。爾後,復以君命迫恬,後恬亦服毒自殺。

狼藉:據傳狼群常於草地臥息,離時常將草地弄亂以滅其跡。後常以此語形容凌亂不堪。

“聲名狼藉”。本據蒙毅之言而改編。以喻人之聲望與名譽極其惡劣,或行為不端,不守法紀,常用此語。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3

春秋時,門子文和門了良兩兄弟在楚國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則是司馬。子文有一個兒子名叫子揚;子良也有一個兒子叫子越。子越出生的時候,子文對子良說:“這孩子壯得跟山林裡的老虎和熊一樣,哭起來卻像豺狼在哀嚎,現在他的年齡雖然還很小,可是狼的孩子雖然很小,但是凶猛的性格以及野心仍然很大,將來長大恐怕不會是個溫和的人。我看子越是匹狼,必須狠下心殺死,否則我擔心我們家族的人會因為他而有傷亡。”但是哪有父母忍心殺害自己的小孩?,因此子良說什麼都不肯殺死自己的孩子。子文見子良不聽自己的勸告,便對家裡的人說:“將來子越如果當了大官,你們一定要儘早離開楚國,不然會有災難。”

子文死後,他的兒子子揚繼承作了令尹,子越也作了司馬。子揚沒有聽父親的告誡,繼續待在楚國作官。而子越一當上大官,就暴露出政治野心,他忌恨子揚的官位比自己大,於是暗中派蘇賈殺了子揚,自己當上令尹,不久又將蘇賈殺死。後來,子越的野心越來越大,甚至想叛變當國君,於是就領兵造反,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楚王派來的大批軍隊打敗,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牽連。這個時候,家族的人才知道子越果然是“狼子野心”,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子文的勸告。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4

狼和狽都是一種野獸,它們長得很相似,但狽的前腳短, 後腳長; 而狼卻剛好相反,狼是前腳長,後腳短。

有一天狼發現山下一戶人家的羊圈裡,養了好多的肥羊,但是羊圈太高,既跳不過去,又撞不倒,它無法可想,只好跑去找聰明的狽先生。

狼對狽說:“嗨!兄弟! 我發現了一群肥嫩的小羊, 可是就我一個實在沒辦法跳過柵欄, 請你幫我想個辦法過去, 事成之後, 我們都能大吃一頓哩! ”

狽一口答應,於是它們到了羊圈旁察 看地形,終於狽想出了妙計, 說:“ 我後腿長,攀在欄木上一伸直, 你就跳上我的脖子,然後用你的長長的前腳去抓羊,這個主意不錯吧!”

狼說:“ 是不錯, 但你可別把我摔著了喲 !”於是狼和狽就開始採取行動,結果不用說,他倆當然順利完成任務,高興的拖著羊上山去了。

比喻兩個人以上, 互相勾結一起作奸犯科。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5

引狼入室

有個牧羊人在山谷裡放羊。他看見遠遠地有隻狼跟著,就時刻提防著。幾個月過去了,狼只是遠遠地跟著,並沒有靠近羊群,更沒有傷害一隻羊。牧羊人漸漸地對狼放鬆了戒心。後來,牧羊人覺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處,不用再提防別的野獸了。再後來,他索性把狼當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群。牧羊人見狼把羊管得很好,心裡想,人們都說狼最壞,我看不見得……

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進城去,就把羊群託狼看管,狼答應了。狼估計牧羊人已經進城了,就衝著山林中大聲嚎叫了幾聲。它的嚎叫聲引來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狼。那群羊全被狼吃掉了。

牧羊人不瞭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偽善欺騙了。成語引狼入室比喻把壞人引進內部。迎刃而解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6

西漢的時候,有一個叫寧成的官吏。寧成當過濟南都尉,這個人非常狠毒刻薄,執行法律的時候非常嚴厲。當地的'民眾和富豪都怕他。

漢武帝即位後,寧成升官當了內史。由於被對手參了一本,結果被抓起來坐了牢。後來,寧成賄賂高官,從監獄裡逃了出來。逃出以後,他在鄉間買了一千多頃的田地,僱用了幾千家的貧民為他耕種。沒過幾年,寧成憑著對農民所收的租子,很快發了財,成了當地有名的富豪。

漢武帝可能還是比較欣賞他的,後來又想起用他當郡守。但是御史大夫公孫弘反對,他對漢武帝說:“我在山東當過小官,當時寧成是濟南都尉,他這個人殘暴無比,管理百姓就像用狼去牧羊。陛下不要讓這個人去做官,否則百姓會怨聲載道。”

漢武帝當時聽從了勸告,沒有提拔寧成。不過沒多久漢武帝還是起用寧成為關都尉,出入關的百姓聽說寧成到了那裡當官,一個個都不寒而慄,說:“我寧願去面對一隻老虎也不願意面對寧成。”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7

狼狽不堪

狼狽:窘迫的樣子。困頓、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樣子。《三國志·蜀志·馬超傳》:“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晉朝時,武陵人李密品德、文才都很好,在當時頗享盛名。晉朝皇帝司馬炎看重他的品德和才能,便想召他做官,但幾次都被拒絕了。

原來,李密很小就沒有了父親,4歲時母親被迫改嫁,他從小跟自己的祖母劉氏生活。李密在祖母的照料下長大,也是祖母供他讀書的。因此,李密與祖母感情非常深厚,他不忍心丟下年老的祖母不服侍而去做官。

最後,李密給司馬炎寫了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態度。信中說:“我出生6個月時便沒有父親,4歲時母親被舅舅逼著改嫁,祖母劉氏看我可憐,便撫養我長大。我家中沒有兄弟,祖母也沒有其他人可以照顧她。祖母一人歷盡艱辛把我養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過殘年。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又違背了您的旨意,我現在的處境真是進退兩難呀!”。

關於狼的成語故事8

傳說戰國時,有個民間醫生,姓秦名越人,號扁鵲。往伏牛山為民治病。一天,走到東劉碑東北面山坡上,看到草叢中有一具屍首,象是剛死不久。

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壞。正在猶豫,忽然一隻狼從這裡路過,他用手術刀一投,將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屍首腔內;又見一隻狗亦從這裡過,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屍首腔內,經過搶救,屍首活了。

猛地站起來抓住著扁鵲道:“盜賊,還我財務!”扁鵲說:“是我救你的命,怎麼還說我是盜賊?豈有此理!”那人拉住扁鵲死死不放,口口聲聲喊道:“還我財物!”扁鵲無奈,同去陽城見官。 陽城縣令姓白。聽了二人申訴,對扁鵲道:“你趁他熟睡之際,盜他所帶財物,尚未離去,被他醒後捉住,速將財物還他。”

扁鵲道:“此人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當場查驗。”縣令點頭應允。扁鵲說:“把他的內臟開啟看看。”那人膽怯,不願意。扁鵲說:“看看我封的刀口也可。”那人解開懷,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縫刀口在身。

縣令驚呆了,那人還想狡辯下去。這時,扁鵲一跺腳,卻飄然而去…… 白縣令急忙追趕,直追到石淙山頂,卻見他面朝東方,盤腿而坐,叫他起來,他卻不言語了。

縣令名人檢視扁鵲治病的地點,果有死狼死狗還在。只是一個沒有心,一個沒有了肺。他說:“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

TAGS: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