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四字成語故事四則及誠信成語

文思屋 人氣:3.28W

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其中四字成語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四字成語故事四則及誠信成語,歡迎閱讀!

四字成語故事四則及誠信成語

管鮑之交的故事

【解釋】

形容朋友交誼深厚。

【成語故事】

管仲和鮑叔牙是春秋時代的人,兩人互相照顧,親如手足。

鮑叔牙與管仲合夥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錢,賺了錢卻只要三分之一。鮑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滿,叔牙卻說:“管仲家裡窮嘛!”

後來,管仲當了大官,帶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敗仗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逃走。人們譏笑管仲膽小如鼠,是個沒有勇氣的人。這時,叔牙卻出來說:“管仲家裡有年老的母親需要他奉養,其實,他並不是個怕死的人。”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齊國人。齊王有兩個兒子,糾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師。後來兩個公子為爭奪王位互相殘殺,公子糾被殺,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齊王小白推薦管仲,說:“管仲是一位有才幹的人,請大王聘請他做宰相。”

齊王說:“你是我的老師,我願拜你為相。”鮑叔牙語氣堅定地說:“多謝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糾的老師,難得他對公子糾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幹一番大事業,管仲可是個用得著的人。”

齊王終於採納了鮑叔牙的建議,任命管仲為相。管仲整頓內政、開發資源、發展農業,很快就使齊國強盛起來,當上了盟主。

臥薪嚐膽的故事

【解釋】

薪:柴草。形容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成語故事】

春秋末期,越王勾踐每天睡在柴草上,臨睡前,用舌頭舔舔鹿膽的苦味,以此來提醒自己過往苦日子,要發奮圖強,報仇復國。

原來吳王夫差發兵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被捉來吳國當了馬伕,日夜侍候馬匹。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這實在是非常難堪的。但是勾踐暗下決心,一定要恢復自己的國家,所以他沒有露出絲毫的抗拒神態,老老實實養馬。

勾踐還裝出對夫差忠心耿耿的樣子。用心替他駕馭馬車,態度謙卑。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就放他回國。

勾踐回國後,決心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就“臥薪嚐膽”,還常自問:“你忘了在吳國的恥辱嗎?”

勾踐又給吳王送去美女西施。吳王夫差就更加只顧吃喝玩樂,無心國政,弄得國家日漸衰弱。經過二十年的充分準備,勾踐看時機已經成熟,就在吳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領兵把吳國打得大敗。夫差感到很羞愧,舉劍自刎而死。

一敗塗地的故事

【解釋】

形容失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語故事】

秦朝末年,劉邦是沛縣一名亭長(管理十里以內的小官)。他性格豪爽,樂於幫助別人。有一次,劉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驪山去做苦工。在路上,每天總有幾個民夫逃走。有天晚上,他對大家說:“你們到驪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們都走吧!”當時就有十幾個民夫情願跟隨劉邦。

劉邦帶這十幾個人正往別處逃走,忽然有條大蛇擋在路上,別人嚇得不敢前進,劉邦手提寶劍,把大蛇趕走,大家很佩服他這種勇敢精神。

那時候秦朝政治無能,各地百姓紛紛起來造反。沛縣衙裡的文書蕭何和監獄官曹參知道劉邦是個好漢,便經常暗地與他來往,商量準備起兵反秦。

在蕭何和曹參的幫助下,劉邦決定起義,他們首先攻下了沛縣。大家推舉劉邦為起義軍的首領;劉邦說:“抗秦大業是艱鉅的,如果一敗塗地,就要賠上性命啊!我劉邦願帶領大家大幹一場!”

劉邦從這天開始,便率領沛縣的.三千弟子展開反抗暴秦的鬥爭,最後終於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漢朝。

捨生取義的故事

【解釋】

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

【成語故事】

春秋時,晉國有個勇士名叫豫讓,投靠在智伯門下,很受重用。後來,智伯被趙襄子殺害。豫讓躲了起來,下決心要為智伯報仇。過了幾個月,豫讓裝扮成僕役混進趙府,伺機刺殺趙襄子。結果在茅廁裡被發現,趙襄子見豫讓為主人報仇就放了他。豫讓說:“你雖然放了我,但我還會刺殺你的!”

豫讓回去後,剃去眉毛和鬍子,又吞食熱炭,把聲音弄嘶啞,以便從形象到聲音都不讓人認出來。朋友們對他說:“你如投靠趙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後,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嗎?”豫讓回答說:“作為一個勇士,怎麼可以做這樣不仁不義的事呢!”

這一天,豫讓得知趙襄子外出辦事,他就預先埋伏在橋下,趙襄子來到橋邊,馬匹突然驚叫起來。趙襄子命人到處搜查,在橋下把豫讓抓了出來。趙襄子說:“你捨生取義,確實令人尊敬。但這次我不能饒恕你了!”豫讓說:“多謝趙公厚義,但我臨死前請求你能把外袍脫下來,讓我刺三劍,償我為主復仇的意願。我死而無怨了。”趙襄子見他這樣忠誠,大為感動,便脫下外袍。豫讓刺了外袍之後,自刎而亡。 豫讓甘願捨棄生命,也要完成道義的行為,便成了“捨生取義”的成語。

關於誠信的成語

1: 寡信輕諾: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2: 始終不易:〖解釋〗易:改變,違背。自始自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3: 信及豚魚: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於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4: 棄義倍信:背離信義。謂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

5: 講信修睦: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講究信用,謀求和睦。

6: 始終不渝:渝:變。自始自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7: 背信棄義:背:違背;信:信用;棄:扔掉;義:道義。違背諾言,不講道義。

8: 輕諾寡信: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9: 履信思順:篤守信用,思念和順。

10: 士為知己者死:〖解釋〗知己者:瞭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願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11: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12: 一諾千金: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13: 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14: 輕言寡信:謂說話輕率而缺少信用。

15: 貪而無信:貪婪而又不守信用。漢·應劭《鮮卑胡市議》:“以為鮮卑隔在漠北,犬羊為群,無君長帥廬落之居,又其天性,貪而無信。”

16: 食言而肥: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佔便宜。

17: 斯文掃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18: 千金一諾:諾:許諾。一個諾言價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輕易許諾。

19: 言而無信: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20: 背義負信:指背棄道義,不守信用。

21: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22: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極好。

23: 不輕然諾:輕:輕易;然諾:許諾。不隨便許諾什麼。形容人守信用

24: 信守不渝:堅守信用不變

25: 季布一諾: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26: 脩辭立誠:〖解釋〗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後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

27: 百約百叛:約:約定。多次訂約,多次背叛。形容毫無信用。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沒有信用

28: 齧血沁骨:形容極端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