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成長心理>

關於中國兒童的心理特點

文思屋 人氣:1.52W

中國兒童比西方兒童嫉妒心強,獨立性差

關於中國兒童的心理特點

小紅帽、大灰狼、白雪公主、小矮人,他們都是曾活躍在每個人孩提時代夢境中的童話人物。你能相信嗎?他們已悄悄走出童話書,成為了解孩子個性的好幫手。

中科院心理所張建新研究員的博士研究生李育輝最近在一項名為“童話故事測驗的跨文化比較”的研究中,利用童話人物做測量工具,對北京138名7-12歲兒童的個性特徵進行了考察,並與希臘同齡兒童的測試結果作比較,通過小紅帽、大灰狼們不但測出了中國兒童的個性特點,還發現了中國兒童和西方兒童的個性差異。

運用七組童話人物形象卡片,全面測出兒童的29個個性特徵變數

9歲的男孩小Z生活在北京一箇中等偏上水平家庭裡,最近他可不太讓父母省心。不但在家經常鬧情緒,頂撞父母,在學校裡也總和同學鬧彆扭。老師說,小Z愛出風頭,經常撒謊,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待著,顯得有些孤僻。心急的母親來到中科院心理所,希望專家們能找到小Z行為異常的原因。

讓人意外的是,等待小Z的不是連篇累牘的各式問卷,也不是專家面對面因勢利導的談話,而是進行一項從沒聽說過的“童話故事測試”。半信半疑的母親被告知千萬不要和孩子說,接下來要做的是心理測試,因為這樣會加重他們的緊張情緒,影響測試的效果。

小Z走進測試室,放在他面前的是一套三張畫有不同的小紅帽形象的卡片,其中兩張和童話書插圖以及電影中的小紅帽形象非常相似,而另一個則不太常見。他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心裡充滿了迷惑。

李育輝博士面帶微笑地向小Z說道:“小Z,你好,聽說你看過很多童話故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講故事的遊戲好嗎?”然後指著圖片問道:“你看,圖片上的每個小紅帽都在想什麼呢?”小Z眨眨眼睛想了一會兒,慢慢講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接著又問了兩個問題:你覺得哪一個是童話中的小紅帽?為什麼?如果你是大灰狼你會選擇吃掉哪個小紅帽?為什麼?小Z回答時,她認真地做著記錄。可不要小看這些簡單的題目,它們可是專家們精心設計用來評估兒童個性特徵的,如卓越性、助人性、焦慮、抑鬱、攻擊性等等。

講完了這一組圖,李育輝博士又先後拿出了四組一套三張的圖片,每一套中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大灰狼、小矮人、巨人和女巫形象,還有兩組圖是白雪公主和小紅帽故事中的場景。她採取同樣的方法啟發小Z思考回答類似的問題,就這樣整個測驗經歷了大約45分鐘,而整套童話故事測驗的目標是考察小Z的29個人格變數。

測驗結果發現,小Z在“物質慾望”、“矛盾心理”、“對卓越感的追求”、“財產擁有感”、“支配攻擊”、“情感需求”和“怪異回答”幾個變數指標上得分偏高,而在“與母親的關係”上得分偏低。

李育輝博士分析說,小Z有獲得金錢玩具以及過富裕生活的較強慾望,同時對身邊的物品有強烈的佔有慾,喜歡自我表現,攻擊性強,情緒容易反覆,有輕微的自戀心理,現在小Z和母親關係不能滿足他的需求,兩人沒有良好的依戀與溝通。

對小Z的測試表明,“他在情感上比較壓抑,渴望被關注,用否認和拒絕作為自己的防禦機制。這些都和他母親反映的情況十分吻合。”

童話世界中大量象徵符號,體現了兒童在成長中表現出的矛盾和焦慮 真有這麼神嗎?用童話人物形象也能測出兒童的性格?

李育輝博士告訴記者,“這項研究運用了投射測試的方法。所謂‘投射’,指個人把自己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等,不自覺地安放到外部物件上去的一種心理操作過程。投射測驗常常選用沒有固定意義的測題來觀察被測試者的反應,藉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格特徵和深層心理機制。”

而選擇童話作為測試的媒介,也絕非隨意為之。

李育輝博士介紹說: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童話故事反映了人類心理最原始的部分,它與夢境有相同之處,像夢一樣,童話世界中使用了大量象徵符號,體現了兒童在生長髮育階段中所表現出來的矛盾和焦慮。童話故事可以把無意識的幻想或潛意識中的衝動轉化成有條不紊的敘述,使用隱含的形式和象徵轉變成為有聲的慾望。

所以,心理學家一直希望通過童話來對兒童進行心理測試。希臘心理學家acoglou經歷多年研究,編制出了《童話故事測驗》(英文縮寫FIT),主要以圖片作為刺激材料檢測7-12歲兒童的特徵,而這次對北京兒童的測試也主要依據這個工具。

測試選擇的《小紅帽》、《白雪公主》故事,在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中有共通性

小紅帽、白雪公主和巨人都是西方童話中的人物,用它來測試中國兒童能有效嗎?面對記者的疑問,李育輝解釋說,“測試選擇的小紅帽、白雪公主、巨人等故事,在中西文化中有共通性。”

“比如,《小紅帽》其實是講一個小女孩獨自一個人去完成任務將面對的危險。在中國的故事裡,故事可能不叫小紅帽,但是故事框架是一樣的。《白雪公主》講的是女兒和繼母關係的`衝突,這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也都會涉及到。”不過考慮到中西方之間文化的差異,為使測試結果更準確,心理所的張建新研究員對這個測驗進行了精心修訂,這就更加保證了其中的科學性。

小Z可不是接受這項測驗的唯一幸運兒,李育輝博士和張建新研究員,先後對138名兒童心理進行了測試。他們還將測試結果和希臘431名7-12歲兒童的測試結果進行了對比,於是從前中國兒童一些不被重視的個性特徵浮出水面。

情感和物質需求在中國兒童的人格結構中佔首要位置,嫉妒攻擊得分也較高

結果顯示,中國兒童在歸屬需求、嫉妒攻擊、口腔需求、情感需求、物質需求、性關注、追求卓越和抑鬱這8個變數上的得分要明顯高於希臘兒童,“情感和物質需求”在中國兒童的人格結構中佔首要位置。

李育輝博士認為,中國兒童在情感和物質上的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這和目前大部分的家庭物質生活並不富裕有關;同時,由於生存壓力的加大,使得越來越多的父母同時外出工作,減少了與子女的情感交流,子女也會更多地出現情感上的需求。在情感和物質上的相對缺乏,很容易導致出現一系列的情緒問題,抑鬱便是其中最典型的表現之一。

“中國兒童在嫉妒攻擊上的得分較高,極有可能是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所造成的。”李育輝博士分析說。根據心理動力學理論,兒童的嫉妒最初大多是針對自己的兄弟姐妹,並在與兄弟姐妹的相處中學會克服。中國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可能無法順利地學會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從而在同伴關係中出現更多對同性的嫉妒攻擊行為。

在結果對比中還發現,中國兒童更多地表現出對集體關係的歸屬感,而希臘兒童更多表現出獨立性和自我認同感。對此,李育輝解釋說,社會心理學很多研究表明,多數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個體主義文化強調個人的需要和成就,生活在這種文化中的個體傾向於把自己看成是獨立的人。而亞洲、非洲和中南美洲的很多國家強調集體主義文化,生活在這種文化中的個體傾向於把自己歸屬於一個較大的群體,如家庭、同伴和國家。中國兒童在總體上具有更高的歸屬需求,這表明中國兒童更重視集體關係和同伴之間的交往。這一結果與已有的成人跨文化人格研究比較一致,這說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僅對成年人的人格產生影響,對於兒童也有著類似的作用。

該怎麼對5週歲兒童進行教育

5週歲兒童開始學習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對方會是什麼樣的感受,並且已經能夠懂得遵守規則,也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但是,他會超越界限試探你,看看你有什麼反應。對5週歲兒童進行適當的教育,對她們將來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階段是入學之前的準備階段,如果沒有適當的教育,那會不利於將來的發展。有關5週歲兒童的教育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採用遊戲的方法發展兒童諸方面的能力。對5週歲兒童進行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遊戲的選材應由成人來決定,但注意遊戲的內容要適合5週歲兒童的心理特徵。這一點,成人要慎重的選擇。

第二,利用生活中的機會,讓5週歲兒童懂得更多的道理。如住在樓上,應告訴她們不要在樓上跳,否則會影響樓下的正常生活。5週歲兒童喜歡問問題,在這方面,成人應該有耐心,有可能的話每個都應該回答。只有這樣,才能養成幼兒愛問問題的好習慣,才能使幼兒明白更多的道理。

第三,提供條件讓兒童做感興趣的有益的活動。對5週歲兒童已有一定的興趣愛好,當發現兒童有某一方面的興趣傾向時,我們應該盡力去培養。但前提是這些興趣是有益的,如果這些興趣有害無益,我們應該去轉移她們的注意力,逐漸使這一興趣淡化。有的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逼迫孩子學習,這些都是不正確的做法。

第四,減少擔心,讓兒童多做些活動。5週歲兒童喜歡運動,這是家長最頭疼的。殊不知運動可以促進兒童的發展,還可以促進骨骼肌肉的快速增長。所以,家長們,不要去在乎孩子的衣服有多髒,讓她們自己去運動,但同時也應做好保護措施。

第五,做好幼小銜接。六歲兒童即將進入國小,因此,在這個階段,應培養她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她們更好的保護自己。

對5週歲兒童進行教育應注意:一是多讓兒童參加實踐活動,多接觸未知事物和人物;二是要引導兒童思考,多思考為什麼會這樣等類似的問題;三是給兒童想象的空間,即使這些想象可能會比較離奇。這樣會有利於兒童在這一階段積累更多的思維加工的材料, 在以後的發展中有更大的空間。

哭泣讓孩子更快樂?

會哭的孩子善於表達感情

哭屬於“喜怒哀樂”感情之一。有的孩子很少哭,表情嚴肅,顯得老成懂事,家長會加以誇獎。其實這樣的孩子內心容易壓抑,對感情的宣洩顧慮過多,可能會形成交際障礙,嚴重時會因心理壓力過大導致感情爆發(如暴力行為)。專家指出,孩子哭的時候,其實是在宣洩負面情緒,事後會心裡輕鬆。會哭的孩子說明其敢於面對自己的真實感情,家長不宜橫加干涉。

會哭的孩子更容易快樂。

有的孩子“會哭”,而有的孩子“不會哭”。會哭的孩子哭得痛快,負面心情宣洩也快,事後很快就心情晴朗起來,性格也更加開朗愉快。而不會哭的孩子會壓抑自己的感情,哭起來抽抽啼啼,甚至會伴隨咳嗽、嘔吐等現象。事後要過老半天才能醒過神來,情緒轉換慢,對身體也不好。

哭作為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對人的心理起著一種有效的保護作用。當你的精神蒙受突如其來的打擊時,當你的心情抑鬱不樂時,不妨痛痛快快哭一哭。不要強忍淚水,那樣會加重抑鬱,憋出病來的。強烈的負性情緒舍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緊張,而當這種緊張被你壓抑下去得不到釋放時,勢必成為一種積累待發的能量,引起機體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的紊亂,久而久之,會造成身心健康的損害,促成某些疾病的發生與惡化。而哭泣則能提供一種釋放能量、緩解心理緊張、解除情緒壓力的發洩途徑,從而有效地避免或減少了此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美國生物化學家費雷認為,人在悲傷時不哭有害健康,屬於是慢性影響。他的調查發現,長期不哭的人,患病率比哭的人高一倍。為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哭是有益健康的。情感變化引起的哭是機體自然反應的過程,不必剋制。尤其是心情抑鬱時。

因此,建議家長不要因孩子哭就嫌煩呵斥,粗暴打斷孩子宣洩感情的程序。而應該輕拍孩子的肩膀或後背,抱著他溫言勸慰,讓他自己慢慢停止哭泣。事後再冷靜分析孩子哭的原因,找出善後之策。

讓孩子戰勝黑暗的方法

1、弄清楚孩子害怕什麼

孩子到底為什麼怕黑呢?遇到孩子怕黑,家長一味單純安慰不要怕是不管用的,必須認真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恐懼來源。很多孩子白天了神怪小說或者是看了嚇人的電視劇,晚上就忍不住亂想會有妖怪來抓他們。這種情況,家長一方面要跟孩子解釋電視劇裡面的妖魔鬼怪是騙人的,另外要告訴孩子他們現在住的地方很安全,從而減輕孩子的焦慮。

2、孩子害怕時以鼓勵取代安撫

有些孩子會被打雷或者黑漆漆的房間嚇哭,家長見到自己孩子哭了通常第一反應就是上前安慰。部分家長出於愛護孩子的天性,對孩子害怕的東西特別謹慎和在意。家長的緊張和在意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孩子也會認為黑暗是很嚴重的大事,因此變得更加大驚小怪。家長應該適當忽略孩子的怕黑情緒,擺出黑暗不可怕的態度,並且可以多些一起和孩子待在黑暗的房間,或者通過鼓勵孩子進黑房間拿東西,身體力行告訴孩子黑暗沒想象中那麼可怕。

3、臨睡前多讓孩子閱讀溫馨的故事

營造一個好的睡前氣氛對於克服孩子怕黑的心理也是非常有效的。孩子睡前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轉移他們害怕黑暗的注意力。家長不妨在孩子睡前給孩子讀幾個好玩的小故事,讓孩子從正面、快樂的東西上吸取積極的能量。

4、黑暗中也有快樂

家長晚上可以多帶孩子出外散步,抬頭仰望星空,跟孩子一塊數星星看月亮,令孩子明白原來晚上也有好玩的事情。經常在黑暗裡玩玩鬧鬧,孩子自然忘記黑暗的可怕,轉而將黑暗和快樂聯絡在一起。孩子漸漸對黑暗熟悉了,哪裡還怕黑呢。

孩子怕黑是一種十分正常的心理,父母應該辨證的看待,不要打罵孩子,這樣不但不利於孩子克服對黑暗的恐懼,反而會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對待孩子怕黑的問題上,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幫助孩子克服這一心理。

為什麼小孩那麼愛告狀

心理學家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講一個涉及道德評價的道德兩難故事,然後讓孩子們來加以評價。

比如,在訪談中被用到的一個典型的跟告狀有關的故事是這樣的:

喬的爸爸許諾說,如果喬掙夠了50美元,便可以拿這筆錢去野營。但後來他又改變了主意,讓喬把掙得的50美元都交給他。喬撒謊說只掙了10美元,他把10美元交給了爸爸,拿另外的40美元去野營。臨走之前,喬把掙錢和向爸爸撒謊的事告訴了他的弟弟阿里克斯。阿里克斯應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爸爸嗎?

如果是你,你選擇告狀嗎?

絕大多數4-12歲的孩子選擇了告狀,事實上這也是最喜歡告狀的年齡階段,告狀多發於國小,到了中學就變得不再那麼頻繁。因為道德發展的歷程是這樣的:

前習俗水平(4-10歲)

懲罰定向階段——強調服從個人強權(父母、老師),只要導致懲罰的,都是壞的,要告發。因為哥哥的事兒讓爸爸知道了他就要挨抽,那他肯定是做錯了,告!

尋求快樂定向階段——行為正確與否由一個人自身的需要決定,要共贏,要互惠,如果導致有人不爽,那就有問題。哥哥的事兒,爸爸知道肯定不爽,那還是告吧!

習俗水平(10-13歲)

好孩子定向——懲罰的未必是壞的,但是表揚的肯定是好的,“表現好”就是最好。哥哥這麼做不是好孩子,但是老師/父母讓我們有情況要彙報,我彙報了會被表揚,我是好孩子,那還是告吧!

權威定向——強調遵循法律、執行命令、服從權威、履行職責以及符合社會規範。爸爸這麼做好像有點出爾反爾,哥哥似乎沒什麼錯誤。

後習俗水平(13-成年)

社會契約定向——對法律和規則是否遵循應該出於理性的考慮,就算是規範也是可以被質疑的,產生了對群體利益和民主意義的萌芽。哥哥的確不應該撒謊,但是爸爸也有自己的錯。

個體原則的道德定向 —— 個體不一,選擇了個性化的道德指標,這時候個人的道德發展就趨於成熟和個性化了。

孩子由誰帶最好?

年輕父母認為自己沒有帶孩子經驗,孩子一出生,馬上交給老人撫養,認為老人有經驗,可以照顧得更好。於是孩子的依戀物件建立在老人身上,老人成了孩子最親密的人、仿效物件。老人帶孩子,對孩子的心身成長好嗎?孩子到底由誰帶才是最好的?

孩子由誰帶最好?

孩子在母親腹中已經與媽媽建立了親密的連線,孩子出生後,媽媽會產生催乳素,孩子的哭聲會讓媽媽有生理上的反應,這種連結促使媽媽很好地滿足孩子的需要,幫助孩子存活下去的保證。這種連結給孩子安全感,媽媽身上的氣味、奶味、激素味給孩子安全感。

一位母親,如果自己沒有受過創傷,如果她曾經體驗過自己媽媽給過的好養育,她會天然地抱起孩子,與孩子親近,就好像這是與生俱來的本領一樣,不需要刻意就能做到。科學家曾經給猴子做實驗,發現被母親帶大的母猴與配偶有良好接觸,並能很好的養育自己的幼仔。而與鐵絲猴(假猴,身上有奶瓶)長大的母猴則交配困難,對幼仔施虐等缺少情感。如果是一位母親不能親近自己的孩子,不論什麼原因,都有找心理諮詢師幫助的必要。走過自己,孩子才能不重蹈母親的覆轍。這需要母親的勇敢面對。只要媽媽好學,肯自我成長,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令孩子幸福的好母親。

由老人帶大孩子隱含的危機:一旦老人過世,孩子尚未成年,將會面臨重大的喪失打擊。那感覺比成年人喪失父母更難受,是心理創傷。需要心理修復。不能說有寄養經歷的人都會有心理疾病,但在抑鬱症人群中,小時有寄養經歷的比例是非常大的。

還有,當今老人、尤其是城市老人,有更多焦慮源,亦或是,他們所經歷的時代和家庭,使得他們自身的心理創傷遠遠大於孩子的父母,這些負面資訊都會在潛意識中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承受太多本不應他們面對的東西。或者是莫名的焦慮,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孩子由誰帶最好?自己的孩子自己帶。

此文對應的不僅僅是剛出生的小嬰兒,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回頭檢討自己的嬰兒期、童年是與誰一起度過的,你跟誰最親?你成人後的感覺如何?你與你的孩子關係如何?

關於嬰兒期的回憶,基本都在潛意識層面,是難以回憶的,但當再次經歷類似情境的時候,潛意識中的情緒會被激發,當感覺自己與平時反應不同,或與大多數人反應不同時,則多數意味著此處有結。這個結不是自己找理由可以消解的,需要尋求心理諮詢幫助探討。所以,對於年輕的媽媽們,要盡力親身撫養自己的孩子,這是對孩子成長中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