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世紀中國後現代文化美學蹤跡

文思屋 人氣:2.25W

新世紀中國後現代文化美學蹤跡內容提要:新世紀初年,中國學者對後現代的研究從哲學、法學、政治學、心理學、文學藝術、文化產業等方面展開,拓展了"後學"研究空間。學術界對後現代性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注意到後現代主義不是單純地消解理性,而是剝離現代性的遮蔽,並對現代性的合法性根據加以質疑。本文從傳統、現代與後現代多元問題會考察後現代研究中的爭論,對後現代激進哲學--解構哲學思想、後女權主義思想、多元論思想等加以分析,進而透過後現代政治社會學心理學,考察後現代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神學問題,並對後現代文學藝術之維的多元話語透視等幾個方面,展示了中國"後學"研究的最新學術軌跡。

新世紀中國後現代文化美學蹤跡

關鍵詞:新世紀 後學 多元問題 文化轉型 後現代話語

作者簡介:王嶽川 1955年生於四川,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新世紀的第一年,中國學界對後現代的討論仍然十分熱烈。中國後現代與西方後現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或者說中國後現代具有"類後現代性",即它因為經濟地位落後的原因正在走向現代,但其文化的超越性和精英們引進的急迫性又使它具有較明顯的後現代特徵。因此,經濟的復甦、文化的多元、傳統的強盛、意識形態話語的中心、市民文化的崛起成為一種多元差異性文化景觀。在後現代語境的多元對話中,既不能採取民族主義或民粹主義而搞封閉,也不能採取中心主義的態度進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而應充分承認個體的差異,強調達到"共識"的合理的具體步驟的合法性。

後現代主義引發了當代中國多種問題,如中心與邊緣問題、價值平面問題、文化觀念轉型問題、價值歸屬問題、知識分子文化身份問題等。討論後現代主義問題已經不是一個思路引進的問題,而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那種迴避的態度不足取,那種站在現代性或者後現代立場宣佈什麼本質層面被取消,什麼東西不具有合法性,其本身就是獨斷論的。後現代反對獨斷論。因而,人文知識分子不僅要放棄虛無主義立場,還要放棄極端的民族主義立場,才有可能在"極高明而道中庸"中,找到價值重塑的思想地基。

下面,從傳統、現代與後現代、後現代思想、後現代政治、後現代文學藝術、新世紀文化轉型等幾方面的"後學"(post-ism)問題,對2001年中國學術界對後現代主義的討論做一學術史考辨。

一 傳統、現代與後現代多元問題

傳統、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後現代理論的時髦和現實問題的複雜造成的交錯狀態,使中國學界必得認真分析傳統型、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的緊張關係。那種缺乏分析的取捨使中國文化轉型產生了困難,同時也使選擇的主體和主體的選擇分外艱難。這方面有幾篇論文值得注意。

向世陵在《傳統哲學的現代反思傳統、現代、後現代與中國哲學的價值》 中認為:"中國正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邁進。本質上是西方文明產物的現代化或現代性,成了中國哲學現代轉型的"第一推動"。作為西方現代性標誌的理性啟蒙,集中體現了西方文明對世界的貢獻。但這條道路本身卻是不完備的,時代提出了調整的要求。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的注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資源的合理配置,強調人和自然的親和關係,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文化發展的多元性等等,可以說都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如此思潮被引進到中國,大體上是與改革開放後西方現代性文化進入中國同步的。後現代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批評和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青睞,促使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哲學的價值。"他認為,思考中國傳統哲學資源在21世紀的價值,離不開西學的參照。由西方傳入的現代性與後現代主義為中國哲學的現代轉型準備了條件,中國哲學本有的開放性則為這一轉型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應當在認真總結自身短長的基礎上,將西方的現代性精神與中國傳統的真善美的價值追求自覺結合起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結構模型和變常互動互補的生存機制集中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價值。經過與現代性、後現代的相互折衷,必將能夠適應新世紀的需要。後現代主義在中國社會得到呼應並與傳統思想產生某種共鳴,突出地表現在傳統的天人合一觀重受重視和被大力推崇。集中體現中國哲學價值的流變性、和合性、生生不息性、天地人一體性等等與後現代的不少主張是可以相容的。

陳喜輝、付麗在《道家哲學與後現代主義比較研究的緣起與現狀》 中認為:"隔著兩千年的時空,人類精神的境遇和反抗並沒有根本的變化。陌生的只是面孔和語言。我們相信浪子式的後現代主義能在古老的中國找到自己的源頭,而幽玄的道家思想能借清明的西學得到現代的詮釋。實際上後現代主義哲學家如德里達等已表現出某種對中國文化的尋親意識。道家哲學與後現代主義文化皆稟賦鮮明的反傳統、反理性主義傾向。當三代禮樂文化與儒家思想整合為禮教中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老莊以自然主義的"道"為出發點,以知識的有限性和相對性為根據,徹底泯滅了理性規劃的可能性及政治統治的合理性。道通為一,人與物齊,在西洋哲學中死去活來的二元論和主體性等問題對老莊來說如雪融於水。"換言之,道家哲學與後現代主義作為兩種有著巨大時空距離的思潮,具有內在的親緣,在言不盡道、反理性專制以及價值的多元化等方面具有極大的相似性,並在消解的同時表現出建設性的價值。這種內在的親緣孕育於同在邊緣的命運,即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性和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清算,道家對禮教中心和經學中心的批判。二者的比較研究已廣泛展開並引向深入,根本指向是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以及現代化程序等問題。

張建軍在《後現代語境中的《莊子》》 中認為:後現代文化語境,賦予我們重新審視經典的視界,在後現代語境中理解《莊子》,可以發現《莊子》載法對崇高、解構神話、一變原理場反對中心強勢話語的統治等方面都與後現代主義有相通之處。《莊子》和後現代主義代表了一種原始天真對抗模式化世界,以人類精神解放為其終極目的的一種追求,它通向人類精神領域的一種更為自由的境界。

餘章寶在《傳統歷史話語的顛覆 --福柯《知識考古學》的後現代歷史觀》 中認為:米歇爾·福柯作為一個後現代主義者,對西方的現代性作了深刻的批評。現代歷史哲學是現代性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他對現代歷史觀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拒絕和批判。因而,福柯是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表。《知識考古學》比較集中的闡述了他的後現代歷史觀。他拒絕傳統實在論的歷史客觀性,認為歷史客觀性只是話語建構而成的,不存在跨知識型的客觀性,只能在特定的知識型或認識閾中談論它才有意義;歷史主體只是一個變項,或者說是一個陳述變項的整體派生出來的功能和可能的位置的遊戲而已。傳統線性連續的和進步的歷史觀是在現代知識型這種特定的框架中,將充滿斷裂、歧義、分岔的歷史重新裝配成的神話。

向兵在《"現代性"中國敘事二十年》 中認為,現代性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當中國走向世界時,我們也就有了中國的現代性視野。但是,現代性話語有中國語境與西方語境之別,不能脫離各種語境談論各自的問題。相較西方的現代性論戰,中國的現代性有一種從屈就到積極接受現代性的過程;除了建設現代性,我們還得反省現代性、融合傳統。因此,論者按照現代性中國敘事的邏輯,主要陳述了中國化的西方視野、中國的現代性視野中圍繞現代性產生的爭論,簡要指出中國的現代性建構要求處理視野的融合與分化問題,現代性的中國仍在且仍需繼續現代性。論者尤其注意哈貝馬斯和安東尼·吉登斯的理論,認為吉登斯從現代制度出發論證現代性的合法性。吉登斯認為現代性及自我認同逼迫我們回到現代制度所排斥的存在性問題,現代性有三個特點:首先是極端懷疑原則的制度化。其次,"現代性就是產生差異、邊緣和例外化"。第三,現代性造成全球化意識。現代性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是私人化的生活;另一方面卻是全球化的傾向--聯絡不同地方的社會關係。

在傳統性、現代性、後現代性研究中,中國學者的心境是複雜的。堅守傳統性意味著排斥現代性和後現代性,而堅持現代性立場的學者又對傳統性輕視並反抗後現代性。張揚後現代立場的人則強調"新的就是好的"。如此看來,中國後學研究很難達到共識。但是我認為,中國後學研究或批評在當代中國問題研究中仍然有重要地位,這一方面說明當代學者關注中國現狀問題,具有獨特的'問題意識,同時注意批評西方後殖民霸權,強調中國後學研究中正當的學術立場。值得指出的是,學者們對中國問題的關心,使他們超越自己的專業界線看中國問題,其問題和問題意識,以及對西方新的學術資源的吸收轉化,對中國學術提升不乏啟發甚至解蔽功能。 二 後現代激進哲學思想論爭後現代思想包括解構哲學思想、後女權主義思想、後現代多元論思想等等。這方面中國學界的討論顯得有些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