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創業政策:“小微”創業創新基地將更開放包容

文思屋 人氣:1.24W

管理辦法》的一大亮點是推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向平臺化、智慧化、生態化發展,凸顯了開放性。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創業政策:“小微”創業創新基地將更開放包容,更多創業專案歡迎訪問()。

創業政策:“小微”創業創新基地將更開放包容

工業和資訊化部6月初發布了《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引起廣泛關注。工信部相關負責人6月21日表示,本次《管理辦法》由《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建設管理辦法》更名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管理辦法》,雖然只有“創新”兩字之差,但凸顯了對創新的重視和整體思路的轉變——以創新促進創業、以創業拉動創新,實現創業和創新之間的良性互動和良好轉化。

《管理辦法》特別強調了創業創新基地應當為入駐企業提供創新支援,這意味著未來創業創新基地不僅要為入駐企業提供基本的物業服務和創業輔導,更需要在智慧財產權轉化、智慧財產權激勵甚至是科研人員的管理和股權激勵等方面做出相應的制度設計和安排,從而從源頭上解決我國小微企業創新乏力、科研成果轉化不暢和創新成本高昂的問題。

該負責人表示,本次《管理辦法》的一大亮點是推動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向平臺化、智慧化、生態化發展,凸顯了開放性。

所謂平臺化,是指創業創新基地要以開放的心態和姿態吸納外部的專業服務能力,將創業創新基地作為各類創業創新服務集聚、生長的平臺,從原本的由基地提供服務轉變為以市場化的方式讓最合適的服務機構提供服務。

所謂智慧化,是指創業創新基地要充分利用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實現內部運營管理的資訊化和創業服務的精細化、智慧化。創業創新基地要從以往的根據企業的要求提供服務轉變為通過一系列的資料分析和監測主動地為企業提供個性化、主動化的服務。

所謂生態化,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創業創新基地要通過自身的資源和渠道幫助入駐企業建立與行業龍頭企業之間的合作對接,融入行業供應鏈和行業生態體系;二是創業創新基地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要有規劃設計,基地內的企業在行業分佈、生命週期分佈甚至是主營業務模式方面要差異多元,能夠在基地內部形成協同創新的內部創業生態圈。如杭州市自2015年開園的夢想小鎮,就將創業公司和天使投資有機地聚合起來。

“此外,無論是基地的平臺化、智慧化還是生態化發展,都離不開基地建設和運營的開放化,都是為了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以開放的姿態吸納市場中優質的`服務能力、以開放的模式選取和培育創業專案和團隊、以開放的渠道融入行業生態。”該負責人說。

同時,本次《管理辦法》鼓勵運營主體和運營模式的多樣化發展,凸顯了包容性。《管理辦法》將示範基地的申報主體範圍拓展為各類符合條件的為小微企業提供創業創新場所和服務的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創業基地、創業園、孵化器;產業叢集、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產業集聚區中面向小微企業的園中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