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張鐵軍成功創業上海建玉石皇宮

文思屋 人氣:2.22W

"我要蓋一座玉石皇宮,那裡有一個博物館,將放滿我畢生所藏以及天下最寶貴的翡翠珠寶。"這個擬建於浦東的"中國現代玉雕珠寶城"——上海藝博園,已成為上海張鐵軍珠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鐵軍畢生的夢想。

張鐵軍成功創業上海建玉石皇宮

8年的學徒生活,8年的行業探索,為張鐵軍開創屬於自己的翡翠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鐵軍是他的名字,也是一個翡翠品牌。正如張鐵軍一再強調的:"我用我的名字做品牌,是對每一件商品用我的人格、以我一生的名譽做擔保。如果我把‘張鐵軍’的品牌做臭掉,就相當於我這個人也臭掉了!"

"翡翠行業的偶像"

"別人要去做這件事是很難的,但我去做,卻是很有把握。"說這句話的正是記者這一次的採訪物件——上海張鐵軍珠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鐵軍。這位珠寶翡翠界的領銜人物,自詡國內外翡翠行業視他為"翡翠行業中的偶像"。

"近期,我主要是在忙於翡翠珠寶商城的規劃和建設工作。"見到張鐵軍是在一個週末的午後,還沒完全坐下的他,就興奮地向記者描繪起他的"城堡"。"我要蓋一座玉石皇宮,那裡有一個博物館,將放滿我畢生所藏以及天下最寶貴的翡翠珠寶。"

這個擬建於浦東的上海最大的珠寶玉器城——上海藝博園,面積大約7萬平方米,先期投資10億元,將彙集眾多珠寶品牌,集翡翠、玉石、珠寶等生產、展示、交易於一體,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珠寶玉石文化,又將為人們購買珠寶提供一個方便且經濟的最佳選擇。

"我請了‘新天地’的設計師來打造這個商城,兩年之後就會‘現身’啦。"這是張鐵軍心中的玉石皇宮。如今,張鐵軍每天都會翻閱上海藝博園精美的設計畫冊。"‘藝博園’建成後,一定會吸引更多的工藝名家、名師聚集於此。這是玉器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條必經之路。"張鐵軍頗為自信地對記者說。

稱自己為"翡翠行業中的偶像",似乎有點狂妄;而他那粗獷的體型,似乎又與翡翠的細膩並不"般配"。那麼,他和翡翠究竟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呢?

365天沒有休息日

張鐵軍是浙江嵊州人,從小就生長在農村的他體力並不好;哥哥能挑100多斤的擔子,他能擔一半就不錯了。體力不好,在農村想要立住腳,一定得有點本事才行。

"15歲國中畢業,我就去學做銅匠維持生計。我的師傅是個單身漢,所以我不但學會了手藝,還學會了洗衣、做飯等一系列的家務活。"張鐵軍勤快的做事風格多年來一直未變。

負責接待我們此次採訪的是公司的副總裁張又心,"一年365天,他是沒有休息日的。我來這裡10年了,也從來沒有過一個休息日。"這個和張鐵軍一起玩大的兄弟,向記者描述起了他眼中的張鐵軍,"這麼小,他就一個人出去打拼,的確是吃了不少苦。但他從小就聰明,動手能力特別強。"

張鐵軍喜歡觀察,還愛琢磨。

1976年,18歲的'小銅匠張鐵軍發現,到鄉下來收購古玩的紹興文物商店生意不錯,即使他們走了以後,仍有人為沒賣出去貨而遺憾。這事兒,他覺得比較有意思。

"他們一兩年來一次,每次也只呆三四天。我在一旁瞅著瞅著發現,他們收購的東西,有幾十塊的,也有幾百塊、幾千塊的。我就納悶,這些‘破爛’東西怎麼就那麼貴?"張鐵軍回憶道。

於是,他就懷揣著做3年銅匠攢下的錢和當時唯一能找到的專業雜誌《文物》,一頭扎進了古玩市場。"我是當地人,人熟地熟,向同鄉收購東西自然要比城裡人方便,而且收購翡翠等玉器比做銅匠更容易賺錢,所以我就做起了舊器收購、轉賣。做這活不費體力。"張鐵軍笑著說。這樣一做,就是8年。

剛入行時,自然有賠有賺,但慢慢地收入逐漸增加。8年的歲月,讓張鐵軍完成了原始積累。

這8年,張鐵軍賺了不少錢,但知識似乎獲得更多。幾千個日子裡,見到的、聽說的、學來的,太多太多……所有這些,都為他日後的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十六年,悟到轉型真諦

收了8年的古玩之後,中國的珠寶古玩市場已經開始逐步放開,做這行的人越來越多了。聰明的張鐵軍很快意識到再沿著以前的路走下去,自己的優勢很快就會沒了。

權衡一番之後,張鐵軍選擇了更多人喜歡的翡翠,"選擇專業做翡翠是有偶然性的。"張鐵軍談起了那段至今讓他還有些吃驚的"發跡史"。

"在1984年,他聽說一個朋友放菜籽到雲南,看到那裡有個交易翡翠的市場,有一些是緬甸人,翡翠的毛料和半成品都有。那時他早就知道翡翠出於緬甸,他就馬上和那個朋友一起到雲南瑞麗去看看。"張又心告訴記者。那一次,張鐵軍買了價值5萬元的翡翠,回去加工後,一轉手銷售便賺了27萬元。"如此高的利潤,連他自己也想像不到,真是有點不可思議。"就這樣,乘坐了3天的火車到昆明,在險惡的山路中坐2天的汽車到雲南瑞麗,用1個月的時間進一些翡翠原材料和半成品,然後返回後進行加工製作,再賣給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黃金珠寶商店,供他們去做黃金鑲嵌翡翠首飾……每兩個月做一筆生意,一次一次的迴圈,讓張鐵軍在1985年到1992年的8年中,挖掘了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

"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對於他認定的目標,他都會玩命地幹,不做好、沒結果,他肯定不罷休。"張又心告訴《浙商》記者。

資本積累得差不多了,1992年,張鐵軍在上海珠寶商場租賃了櫃檯,開始自己的翡翠加工、零售業。

做了兩三年,張鐵軍又發現,僅靠自己的實力、靠幾個櫃檯,要在先輩雲集的珠寶行業內謀得一席之地,要"玩轉"上海這個地方,並且不斷壯大,他的營商之道就變得非常重要。

於是,他開始找"靠山"。

"找對人很重要。"張鐵軍的語氣很果斷。

張鐵軍首先請來了有60多年珠寶首飾經驗、在上海久負盛名的原上海文物商店珠寶專家鄭留光老師。"在當時,我比較有超前意識,20萬元年薪,重金聘用了人才。"張鐵軍說道。

沒有屬於自己的商場就如同沒有廟的和尚。與此同時,他承包下了始建於同治年間,將近100平方米的百年珠寶老店——珠玉匯市,專門做翡翠。"雙管齊下,我請鄭老師與我合作,由於鄭老師在上海珠寶界有著德高望重的地位,在無形之中,便一步跨到了上海珠寶業的頂層。"張鐵軍再顯霸氣。

1999年,趁珠玉匯市拆掉重建的機會,張鐵軍又將珠玉匯市的牌號及其1000平方米的房地產,全部攬入了自己囊下,並開始以自己的名字作為產品品牌,真正開始了產銷一條龍的產業鏈。

至此,張鐵軍完成從商人到企業家的真正轉變。

"買下了這裡,我的心定了,這也成為了我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張鐵軍笑言,"我有了自己的地盤,我的地盤我作主。"

一般來講,做翡翠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做原石,第二階段是做加工批發,然後是零售,產銷一條龍不是誰想做都能做的。相石的能力、加工的技術、資金的實力、零售業的經驗,少一樣都不行。而且,做產銷一條龍,資金鍊很長,沒有5億—10億元,很難運轉起來。

張鐵軍現在的投資大約是20億元,僅材料就佔了10億多元。"整個中國也可能就我一個人在這樣做翡翠。"張鐵軍的"狂妄"又一次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