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創業學院建了那麼多,接下來到底怎麼辦?

文思屋 人氣:1.79W

創新創業已經成為當下最新熱詞。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也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創業學院建了那麼多,接下來到底怎麼辦?幹什麼?

創業學院建了那麼多,接下來到底怎麼辦?

日前,在由上海財經大學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上,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發現,那些在去年的研討會上還在討論用什麼形式建設創業學院的高校教師們,如今大多數已經成了創業學院的院長、副院長,而他們討論的話題,也開始向縱深發展,“創業學院建了那麼多,接下來到底怎麼辦?幹什麼?”

☞ 校長兼創業學院的院長才能把創業學院做好?

據與會的浙江某創業學院院長介紹,浙江省教育廳在2015年8月時下文,提出了關於創業學院建設的目標。“我當時記得最清楚的是,要求今年3月底除特殊學校之外都要建立創業學院。”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查詢發現,浙江省教育廳確實在2015年8月31日出臺了《關於積極推進高校建設創業學院的意見》,《意見》要求,2016年3月底前,全省普通高校(含獨立學院)除公安類等特殊型別高校外,普遍建立創業學院,並完善相應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

這份《意見》同時提出,選擇若干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意願強烈且具有較好條件的院校進行專科“2+1”、本科“3+1”(2年或3年分散在各學院,1年集中到創業學院)或專業碩士“4+2”(4年本科,2年專業碩士進創業學院)進行新型創新創業骨幹人才培養。這種骨幹人才培養,到2017年應建設30所左右示範性創業學院,形成10萬人左右在校生規模。

上述院長介紹,據他了解,截至今年4月初,浙江高校已建設各類創業學院99所。

但問題是,大家在8個月內匆匆建立創業學院後,對於創業學院到底怎麼辦、幹些什麼、誰來乾的問題還沒有研究透。

“按照教育廳的要求,每個學校要各有特色。這對一些資源豐富的學校來說不難,但對更多的學校而言,不容易。”在浙江,有的學校與團組織合作開設創業學院,學院設在學工部下,但組織機構目前尚未搭好;有的學校創業學院與企業合作,學生處副處長兼學院院長;有的創業學院因為人手稀少,主要搞創新創業競賽為主;還有的創業學院直接與企業合作辦學,學生創業收入與合作企業五五分成。

這位院長最大的困惑是,創業教育到底歸口學校哪個部門來管理。

“我到南京做過交流,江蘇整個創業學院體系幾乎都是放在教務系統;我們浙江是放在學生處系統;還有的放在團委。到底怎麼搞真是個問題。”他說,實際上創新創業教育應該各個部門聯動、整合資源,但“資源整著整著就整不清到底誰來牽頭了”。

這樣的問題,江西財經大學創業教育學院院長劉彪文也遇到過,“我個人認為校長兼創業學院的院長才可以把創業學院做好。”劉彪文說,高校裡各個學院都是按條塊發展,創業學院需要動用各家之長,“不以學校的名義,不行。各個部門只管自己的發展,創業學院一家統籌不了。”

據悉,目前像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就是由校級領導擔任創業學院院長,以解決統籌協調等問題。

☞ 師資困境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更多關注“比賽”

天津財經大學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張立豔也注意到“創業學院多,創新創業教育實質內容少”的問題。

實際上,早在2005年“錢學森之問”提出開始,我國很很多高校就開始在各自校園內嘗試推進創新型教育,有的學校用勤工助學的方式鼓勵學生創業、有的學校開設早期交叉課程鼓勵不同專業學生一起做研究等。

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興起,教育部正式下文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其中創業基礎必修課、創業比賽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最重要的“三件大事”。

但根據張立豔近年來參與各種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經驗,她說,“現在看來,全國的創新創業教育核心首先都集中在比賽上,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大賽。”關注度排第二的是“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包括課程設定、組織調整等。

回到最為關鍵的創業基礎必修課上,各所學校的介入就“特別少”,連相關問題的討論也很少,“最重要的原因,這個課搞不清楚該怎麼上,連老師是誰都搞不清楚。”張立豔說,創業基礎課很難找到合格的師資。

劉彪文對此表示認同,“大多數老師都是學院派,有一些東西走得都不如學生快。另外我們的`資本在哪裡,資本是必然的決定性因素,資本是創業的源頭,所以我們覺得有很大的難處。”

張立豔介紹,天津財大從10年前就開始開設創業基礎課,這門課程的教材“改了十年”,“因為不停出錯。經常發現各種問題一直在改。”

此外,學校還有一套“案例卡”,總結了300多個實際發生的創業案例,其中幾十個是發生在學生身上的案例。而“案例卡”就是用來彌補老師的不足,這種案例培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讓老師適應課程。

☞ 創新創業教育真的“雷聲大、雨點小”嗎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注意到,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目前“雷聲大、雨點小”的討論,一定程度上對高校內的實踐者造成了困擾。一些正在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總會覺得“學生創業比例低”有些“拿不出手”。

南方一所高校創業處處長就直接用數字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今年我們要報省裡一個創業比賽,我預計學生們可能報300多個專案,但實際報下來,只有100多個專案,有的學院甚至一個專案也沒有。”

這位老師認為,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參與度與學校的積極性相比“差得太多”,“感覺學校很積極,學生很無所謂的樣子。”

與學生“無所謂”呈現正相關的,是指導老師的積極性也不高,“指導老師的主動性也不是很強,萬事總要講報酬。這牽涉到體制機制問題。”

他舉例說,學校有兩個學生的創業專案得了很多獎,很多投資公司願意投錢給他們創業,但兩個學生不願意創業,“真正好的專案卻不創業,在學校裡面搞一搞,拿個獎就算了,畢業後直接創業的,我們學校裡相當少。”

對此,劉彪文認為,儘管外界總是評價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5%,想要以此佐證鼓勵大學生創業並非明智決定。但實際上,正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高校,並不需要拘泥於那點“創業成功率”、“畢業後創業率”這樣的數字。

“一個學生在高校裡面進行創業實戰,哪怕失敗了,你能不能看到他的另一種成功?就是他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劉彪文認為,高校應該不遺餘力地鼓勵大學生大膽創業,“要給失敗者更多的包容,我們的底線是‘能力提升’。”

這種能力提升,要求學生在校園裡就進行實戰。劉彪文認為,“實戰”中有一種做法要儘量避免——成立一個基金,讓老師做信用擔保,借錢給學生創業。劉說,這種方式一來沒有老師願意承擔風險,而來學生自己也害怕失敗不敢貸款。

“最好的辦法,就是幾個學生和老師自己湊點錢,能做多少算多少。這是一個試錯的成本問題。”劉彪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