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專訪經營之神王永慶,熱心公益教育事業

文思屋 人氣:2.63W

他只有國小文化,卻創辦了臺灣島內最大的企業集團,他曾只是一名店鋪的學徒,後來卻被稱為是臺灣地區的“經營之神”。

專訪經營之神王永慶,熱心公益教育事業

王永慶:股票會漲會有跌的,沒有關係的。

解說:他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又有怎樣鮮為人知的經歷?

白巖鬆:您一定知道不管是在大陸在香港還是在臺灣,都管您叫“經營之神”。

王永慶:那不敢當 這個我就不敢當,很普普通通沒有什麼,很普通。

白巖鬆:但是年輕人一定會覺得王董事長怎麼會普通呢,他能做出那麼大的成就,是臺灣第一個進到五百強裡頭。您要是普通的話,怎麼會做出這麼不普通的事呢。

王永慶:一步一步地蓋房子的話要打基礎,那麼一層一層一層才穩定。

解說:王永慶,今年89歲,原籍福建省安溪縣。他的父親王長庚以種茶為生,家裡的生活很艱辛。王永慶15歲那年,就輟學到茶園當雜工,後來又到一家店鋪做學徒。第二年,他用借來的200元錢做本金在嘉義開了一家小型的米店。那時,稻穀加工是非常粗糙的,大米里有不少糠谷、沙粒。買家賣家都習以為常。王永慶卻從這裡找到了突破口。

白巖鬆:比如說最早賣米的時候,您會把石頭、砂子都挑出來。

王永慶:就我當初我賣米的時候,大概就是有一個管理制度,小小的制度(什麼時候)接貨,上一次什麼時候送米,就是今天送米我要記起來。還有就我賣米的時候都要有服務,第一點(價錢)不能比人家高,第二點的話我要用心。

解說:除了洗米,篩米之外。王永慶每次給新顧客送米,都要打聽這家有多少人吃飯,每人的飯量如何,據此估計這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他就主動將米送過去。由於王永慶處處替顧客設想周到,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他的生意越來越好。小有積蓄之後,王永慶又開辦了一家碾米廠。

白巖鬆:您在最初開始只借到那麼少的臺幣,開始賣米的時候您當時的'夢想是什麼樣的。

王永慶:當時我沒有夢想,夢想我以後要做什麼大事,也沒有這樣想,就把當前的做好了,那麼這個很自然的,你想一下就是我賣米,覺得賣米是小生意嘛要做大的,就是我剛才講的力不從心,環境你還沒到,那麼你就這樣子想,變成光是夢想,就反過來是不會成功的。

解說:四十年代中期,我國臺灣地區的建築業發展迅速,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搶先轉向經營木材,結果獲利頗豐。從開米店、碾米廠到經營木材,王永慶的生意越做越大。這個農民的兒子,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

50年代初,臺灣的工業部門推出一系列工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興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聚氯乙烯。當時,這個專案並不被人看好,但是王永慶卻大膽接手。當地一個有名的化學家,公然嘲笑只有國小文化的王永慶根本不知道塑膠為何物,開辦塑膠廠肯定要傾家蕩產,但是,王永慶卻並不理會別人的議論,毅然成立了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由於臺灣本地對塑膠的需要量並不多,產品一出廠便嚴重滯銷,因此絕大多數股東紛紛退股,王永慶也面臨著創業伊始的最大挫折。

白巖鬆:您遇到挫折甚至是失敗的時候,您會怎麼去面對它。

王永慶:做事情總是會(有)錯誤的,我們有句話是做錯了事情,公司某一項虧本,我憑良心 我是儘量做,做錯誤的話那有什麼辦法呢,只有認錯以後注意,以後不再重複錯誤就好了。

解說:滯銷事件發生後,王永慶只好變賣了約旱乃?脅?擔?郝蛄頌ㄋ芄?舅?械牟?ǎ?耆?溝錐懶⒕??K?謀淞司??唄裕???爍?嗟暮M飪突В?傭?蒼鑾孔約浩笠稻赫?哪芰Γ?顧?墓?駒諤ㄍ逕探韁沼謨辛艘幌??亍?/p>

經過了幾十年的奮鬥,王永慶領導的“臺塑集團”1984年時資本額就高達45億多美元,成為了臺灣企業的領跑者。而如何管理好這樣的一個大型企業對於王永慶來講,又是一場挑戰。

白巖鬆: 在管理的時候,您一方面要鼓勵自己的員工,比如說有獎金或者表揚,讓他們去前進,另一方面您又給了他們很大很大的壓力,讓他們覺得我必須在壓力下工作,您怎麼掌握一邊鼓勵、一邊給他們有壓力。

王永慶:制度。我剛才講的,他是自然地工作,假如就是放鬆的話問題出來,要以身依法。每個人都給他有個程度,就是責任感。那麼比如說我寫制度,我大部分臺塑的制度都是我寫的。

白巖鬆:是您親自去寫

王永慶:我自己寫,大部分都是我寫的

白巖鬆:當企業做大了的時候,因為企業非常大 人非常多,您還會有很多的時間去關心這些細節的地方嗎。

王永慶:這個我就是這樣子的

白巖鬆:但是有人說比如說像您到了您的這個位置上,董事長只有關心一些大的決定就行了,一些報表什麼就不用看了,您是不看還是經常要看。

王永慶:現在目前重要的還是看

解說:幾十年來,王永慶始終堅信“一勤天下無難事”,他從未在公事上鬆懈過,因而也將臺灣塑膠集團推到世界化學工業50強之列,他也成為了我國臺灣地區唯一進入“世界企業50強”的企業王。

十幾年前,王永慶第一次回到大陸,又敏銳的發現了大陸的商機,從而開始了他在內地的投資。王永慶此舉也帶動了臺商赴大陸投資的第一次高潮。目前為止,臺塑集團已在大陸建立了30多家企業,還投資興建了漳州華陽發電廠。

白巖鬆:從經濟的發展來說比如說從您的企業來說,將來是不是很重要的方向,發展的方向

還有投資也會去大陸。

王永慶:去大陸 那當然

白巖鬆:會慢慢擴大在大陸的投資吧

王永慶:這是一步一步的,我再講的話,擴大在大陸投資,現在就是我在發電(廠)的話,我通通是在那邊(大陸),取之於社會 用於社會。大陸來講,我大概不會撤出一分錢回來。比如說我在大陸做電廠,我絕對沒有撤錢出來,絕對沒有撤錢出來。我在那邊(大陸)賺了錢,拿到別的地方用,我就心裡過意不去,所以我現在就在潮陽辦電廠。一年大概人民幣有幾億利潤,我通通用掉,我們現在隨便講講,我(要)在大陸蓋一個國小,有一萬家,一萬家國小。

解說:王永慶說,自己少年時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這是他終生的遺憾,所以,他現在最大的願望不是企業有更大發展,也不是有更多的錢裝進口袋,而是盡他所能為公益事業做貢獻。現在王永慶投資的300所國小已經建成了,其它的學校也將陸續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