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出國留學>

留學美國需要注意哪些事兒

文思屋 人氣:2.7W

由於文化與生活環境的差異,留學生往往會因為“水土不服”而出現這樣那樣的“症狀”。對此,留學行業的資深人士特別開出了“藥方”,對症下藥:

留學美國需要注意哪些事兒

【症狀一】自理能力差

現象:有的留學生不會洗衣做飯、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自理能力差。一旦出現狀況,他們首先打越洋電話跟自己的父母抱怨、求助。

藥方:家長們應從小讓孩子樹立獨立自主的意識,給孩子創造獨立成長的機會。建議讓孩子自己動腦、自己動手、親自處理留學相關事情。

【症狀二】比富鬥闊愛炫耀

現象:出國留學的孩子當中,不乏巨賈富商的子女。這些孩子家境富裕,出手闊綽,喜歡相互攀比,彼此炫耀。

藥方:建議孩子出國後家裡不要給太多的零花錢,讓孩子把精力放在學習上,生活上過得去就行。

【症狀三】法律意識薄弱

現象:很多中國留學生對國外的法律規範沒有足夠的重視,愛意氣用事,法律意識非常差。如沒辦保險就開著車四處兜風,為別的中國留學生“出頭”而打群架。

藥方:讓孩子從小了解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出國前,可以參加一些培訓或是相關的講座,事先了解國外的法律規範。

【症狀四】表現不夠積極,過於低調

現象:可能受中國傳統思想影響,中國學生在國外的表現過於內斂。上課開會總是挑偏僻的位置,老師講課總是沒有問題要問,課堂上也不會積極搶答。

藥方:國外的教學環境非常開放,上課應該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說出你的想法,哪怕你的回答不正確或者與老師發生爭論。不要放過任何思考的機會,不束縛自己的個性發展。

【症狀五】缺乏禮貌

現象:中國學生不善於表達感激,或者沒有經常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同時他們好熱鬧,愛扎堆,在公共場合高談闊論。

藥方:西方追求個人自由是在不打攪別人的前提下的。其實,尊重別人的自由就是維護自己的自由。

【症狀六】動手能力差 現象:國外的教學環境提倡鍛鍊學生獨自思考和親自動手的能力。因此對自學能力要求非常高,這就造成了很多中國留學生動手能力跟不上,應用能力太差。

藥方:獨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出國讀書要學會自己查資料,學會自己判斷,學會親自去實踐,學會自己處理事情。

【症狀七】為了父母出國

現象:很多高中生都是靠父母來決定自己的人生,出國留學不過是為了實現父母的夙願,結果在國外的生活很落魄。

藥方:首先要明確自己是否適合出國,不能完全聽任父母的安排,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學習成績不好,又沒有做好出國準備的學生最好不要出國,否則就是一種折磨。

【症狀八】一時衝動憑興趣出國

現象:一部分學生出國留學沒有明確目標,全憑一時衝動,純粹是憑著愛好和興趣出國,對畢業後的.目標缺乏規劃。

藥方:興趣愛好應該服從就業的發展!選擇專業需謹慎,專業性太強或過於冷門的專業,都會給就業造成困難。

時至今日,出國留學風盛十年有餘,而且有愈來愈盛之勢。不少家長因孩子功成名就而心滿意足;但是,也有家長後悔。這種後悔來源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本文講述幾個失敗案例,是想給熱衷把孩子送出國的家長們提供一面鏡子,看看裡面是否也有您莽撞的影子。

出國四年,姑娘頭髮白一半

提示:內向的孩子不宜出國

六年前曉音在母親的督促下出國,內向的她不善與人交往,有心事就自己憋屈掉淚。父母生意失敗後,她更是總覺得欠了爸媽的債,因為自己出國讓家裡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這種念頭揮之不去,又不能和爸媽說,也沒有朋友可說。出國第四年,曉音首次回國,年輕的姑娘頭髮白了一半……

提醒: 內向甚至自閉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不善於與他人溝通,就不適合出國,有的孩子甚至得了精神疾病不得不回國。因此,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很內向,心理承受能力差,就不要送孩子出國讀書。

“鍍金”兩年,重念大學聯考補習班

提示:不是“只要送出去就好”

五年前,王先生把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兒子送到了日本。“我擔心他在國內考不上什麼好大學,還不如到國外‘鍍鍍金’,拿個國外大學的文憑,回來以後找個好工作。”

出國後,兒子結識了一幫與自己情況相仿的留學生,一起混日子。“一年後,他連日語都沒有進步。”王先生說,“學不好”讓兒子對學習更加厭煩。兩年後,王先生把兒子接回國,重新念大學聯考補習班。此時,兒子的同齡人都已經坐在大學教室中一年之久了。

提醒: 出國應該是一種向上的途徑,而不是逃避的出路。孩子出國,不僅要明確瞭解所去的國家,還要精確瞭解自己要去的城市、學校,更要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而不是“只要送出去就好”。

忙於打工,每天只睡三小時

提示:家庭經濟條件差慎出國

家境一般的楊欣10年前去法國,如今還在半工半讀。她母親劉女士告訴記者,女兒每天的作息時間表是:每天放學後要先去中餐館做服務生,然後回家睡一個小時;之後去另一家法國餐館洗碗,結束後回家睡不到三個小時,就得起床上學。

每逢學校放假,楊欣就到農場中摘玫瑰花賺錢,這代表浪漫的花朵,曾把她的手扎出無數個滴血的小孔。“她給我發回的照片裡面,頭髮長得都到大腿了,她說這是身在異國的中國女孩標誌性的長髮。”可女兒回國的朋友告訴劉阿姨,這是因為在法國剪一次頭髮實在太貴了。

提醒: 像楊欣這樣半工半讀實在太累了,搞不好累壞了身體得不償失。留學生到餐館做服務生,掙錢不多。要想掙得多,就要掌握一些技能,比如一些有心的學生,會在出國前系統地學習漢語,這樣到了國外就可以給外國人培訓漢語,薪水就很高了。另外,出國前學會理髮等技能,在國外不但會省錢,也能提高生活質量。出國,家長一定要視自己的經濟條件量力而行。“不要先付個首付,剩下的以後再說。”

感情疏遠,兒子成了家中客

提示:怕孤獨,就別送孩子出國

高教授的兒子四年前取得了美國的綠卡。可是,高教授並不為自己當初對子女的安排而得意。他還清楚記得當年高中畢業的兒子被送出國後回來的第一個春節,小夥子一下飛機整整哭了兩個小時。高教授也知道兒子在國外所吃的苦,但還是勸他堅強。後來,兒子的心離他們越來越遠了。尤其是今年春節回家,兒子甚至提出要住在賓館裡,兒子一下子成了家裡的客人。

孟阿姨的獨生女兒在德國定居,半年前,孟阿姨的後悔情緒到達了頂點:老伴生病卻不願意住院,因為害怕見到別的患者兒孫繞膝的樣子。好容易住進醫院,第一句話就說:“閨女要是在身邊多好,想見就見。”

提醒:在中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中心,幾代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一旦孩子出去了,中心沒有了,生活就散了。家長在為孩子做準備的同時,也要著手為自己做準備了,比如說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長時間堅持下去。不要等到孩子走了那一刻,才開始考慮自己怎麼辦,這個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如果特別害怕孤獨、非常喜歡兒女繞膝,就千萬別送孩子出國。

近年來,很多國家針對來本國留學、工作人員的政策,比如說福利待遇方面,始終在變化,在調整。所以出國了,仍然要面對變化,調整自己的計劃。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出國留學,對孩子和家長都是考驗,需要共同成長。

TAGS:事兒 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