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旅遊>出行指南>

旅行如何防治腹瀉

文思屋 人氣:2.79W

一些結伴出遊的朋友到另外一個地區旅行時,經常會遇到“出師未捷先拉稀,身體一下被掏空”的情況,也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水土不服”。但在醫學上,這樣的現象有一個專業術語——“旅行者腹瀉”。旅行如何防治腹瀉呢?快來一起看看吧!

旅行如何防治腹瀉


 

發生率並不低

WHO(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旅途中遭遇腹瀉,5% 需住院治療,30% 需臥床休息,40% 因此改變或中止旅行計劃,讓你無法隨心所欲地享受特色美食,拖慢旅遊進度,影響出遊心情。

原因一:飲食不潔

主要是由於吃了不潔食物,食物中有細菌繁殖留下的毒素導致腹瀉,主要貢獻常常是旅遊景區的小攤小販,他們常常將美味誘人的食物做好擺出了以吸引遊客,但遊客散去後又總有些賣不完的食物,他們常常又加工一遍第二天接著賣。

其實吃不乾淨的食物導致腹瀉主要貢獻不是細菌本身而是其生長後留下了的細菌毒素。雖然不新鮮食物被重新油炸或蒸煮一遍確實細菌都被殺死了,但細菌在食物中繁殖後的毒素卻無法去除,因此吃下去之後仍會腹瀉,甚至是食物中毒。

以葡萄球菌為例: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耐熱性強,煮沸數小時可不被破壞,仍保持毒性,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腸道菌群遇到了新挑戰

當地人吃的津津有味,我們旅遊者一吃卻腹瀉不止,食物明明沒有過期變質,這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我們的腸道菌接觸到當地的新細菌,有點不適應。

人們從一個地方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呼吸到的空氣和攝入的食物都會改變腸道菌群的比例以及構成。而這樣的改變,使得原來的胃腸道共生菌一時還不適應新來的“小夥伴”,發生菌群紊亂。

首先,出現變化時,體內的正常菌群與平時機體共生的制病菌,立即變友為敵,使人致病。其次,平時幫助機體、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的細菌也因受到抑制而減少。以上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腸道菌群失調,也是人們認為的水土不服,表現包括食慾不振、上吐下瀉、面板瘙癢等。

對策

如一天腹瀉不超過3次,沒有明顯不適,不影響旅行,可以選擇順其自然,不必理睬,拉完繼續上路。或者使用一些對症處理的藥物既可以,例如如水楊酸亞鉍或抗動力藥物洛哌丁胺常常有效。

如果腹瀉次數較多,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注意使用口服補液溶液來防治脫水。

如涉及噁心甚至嘔吐,發熱(37℃以上)並感不適、疲乏、衰弱,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最好到當地醫院治療。

預防

不隨意吃喝:細菌既不可能看到也不可能嚐出,即使那些被汙染的食品也可能仍然色香味俱全。少吃路邊攤,不貪圖便宜,儘量選乾淨衛生的餐廳用餐,不要喝溪水、泉水等號稱可直接飲用的水。

不吃生食:不吃未煮熟的肉類或者生冷涼拌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有可能被細菌或寄生蟲汙染,煮熟煮透是最穩妥的選擇。總之,病從口入避免貪圖一時的口舌之快而影響了整個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