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醫藥培訓>

秋季腹瀉防治知識2017

文思屋 人氣:5.12K

腹瀉的原因: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進食不潔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可能會腹瀉,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抑鬱、情緒起伏不定,亦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產生腹痛和腹瀉症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秋季腹瀉防治知識,歡迎閱讀。

秋季腹瀉防治知識2017

秋季腹瀉防治知識

腹瀉的原因: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進食不潔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可能會腹瀉,精神過度緊張、焦慮抑鬱、情緒起伏不定,亦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產生腹痛和腹瀉症狀。另一方面,若受了涼,特別是小腹受涼,亦會導致腹瀉。腹瀉的另一個原因,是身體對某類食物過敏,以致影響消化吸收,例如許多寶寶因缺乏乳糖酵素,無法消化乳類製品的乳糖,便會腹瀉。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用中醫判斷的各類腹瀉。因脾虛和其它很多問題都會導致腹瀉。

腹瀉的分類:

1、細菌感染性腹瀉: 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每天數次至十餘次,大便多有泡沫、黏液並呈黃綠色,還伴有發熱、腹脹和嘔吐。如果是細菌性痢疾,大便次數頻繁,但量不多,呈黏液膿血便,臭味較重,嚴重者可有高熱、抽搐等。重症腹瀉的患兒,還可出現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脫水症狀。

1.1、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多在夏季發病,起病比較緩慢,開始輕,逐漸加重。出現嘔吐、低熱及脫水症狀,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況。

1.2、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瀉多由於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菌群失調所致。主要特點為不同程度的發燒、腹瀉和嘔吐,大便開始呈黃綠色,3-4天后變成有腥臭味的暗綠色水樣便。次數極多,每天可達10-20次,小兒脫水情況嚴重。

1.3、 黴菌引起的腹瀉多併發於其他感染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的病兒。大便每天3-4次,為黃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狀,有的呈綠色,泡沫多,帶有粘液。

1.4、治療方法:不要將兩種或三種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頻繁地更換用藥。大腸桿菌感染可選用複方新諾明、痢特靈、氨基苄青黴素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選用青黴素或紅黴素;黴菌感染應選用制黴菌素或克黴唑。

2、病毒感染性腹瀉:輕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繼之腹瀉,一天內大便3-6次,不超過10次,大便黃綠色,水分較多,或呈蛋花湯樣,沒有失水錶現,精神尚好,偶爾有噁心、嘔吐,糞便顯微鏡檢查僅有少許白血球和脂肪滴。一般5天左右可以痊癒。較重的腹瀉,每天可達10次以上,大便呈水樣,量多,故不久可以引起失水症狀,如面板彈性減低、口乾、眼眶及前囟凹陷、哭時無淚或少淚、精神委糜、面色蒼白等,同時有酸中毒的表現,如口脣櫻紅、呼吸深快、嗜睡等。如得到及時治療,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痊癒。

2.1治療方法:目前尚無特效的西藥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有豐富的經驗。若大便清稀,色淡不臭,常用霍香10克,蘇葉10克,半夏10克,陳皮5克,茯苓10克;若為發熱,舌質紅,咽紅,小便短赤者可用葛根10克,黃岑10克,黃連3克,澤瀉10克,廣木香3克。中草藥鐵莧菜、地錦草、律草也有較好效果。

3、非感染性腹瀉:多由餵養不當致使胃腸功能紊亂,如過早、過多地新增大量澱粉或脂肪類食物。這類患兒往往有腹脹、腹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大便氣味酸臭,同時伴有嘔吐,不思飲食,夜臥不安。如果是由長期濫用抗生素引起的繼發性腹瀉,大便則呈豆腐渣樣。有時患兒患感冒、肺炎、中耳炎後,也常會伴有腹瀉。

3.1、寒瀉 因為過食生冷,感受風寒引起症狀:症見腹瀉清稀,含有泡沫,臭氣不大,腸鳴腹疼,或兼見惡寒發熱,舌苔白膩。主要是由於肚腹受寒,寒凝氣滯,氣機不暢所發。治療上當以疏風散寒,理氣止瀉為法。用藥可以選服藿香正氣膠囊,每次2粒,一日2次。外用“小兒敷臍止瀉散”貼臍,一日換一次。

3.2、熱瀉 病兒腸胃積熱,外受暑溼引起腹瀉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酸臭,小便黃。可選用“葛根芩連微丸”每次1g,每日服3次。

3.3、水瀉 病兒貪食生冷食物,引起水瀉不止,每天大便次數多,腸鳴腹脹,大便如稀水或不成形,洩後腸鳴腹脹減輕。病兒病情很容易加重,發生脫水。一般應到醫院請醫生治療。

3.4、傷食瀉 主要由於過食或新增輔食不當引起腹脹腹痛,便前哭鬧,大便酸臭,或見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或如臭雞蛋味,肚腹脹氣,口臭氣促,食慾不振,夜臥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治療應以消食化積為法,常用的.中成藥有保和丸、至保錠。傷食瀉當積滯被消導後,腹瀉自然會止。

3.5、脾虛瀉:寶寶大多是腹瀉治療不及時或餵養不當,腹瀉遷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見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後就洩,時輕時重,面色萎黃,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精神不振,嚴重者有便後脫肛,手腳發涼等症狀。可用啟脾丸、醒脾養兒顆粒。

3.6、寒溼、脾虛:大便稀薄或蛋花湯樣,或有泡沫,或夾有不消化食物,呈黃色或黃綠色,無粘液及膿血;大便常規檢查無紅、白血球及膿細胞,或偶有數個白血球;無發熱、腹痛及嘔吐,無脫水及酸中毒;接受過抗生素及其它治療,療效不佳;中醫辨證為寒溼瀉或脾虛瀉。

3.7、溼熱洩:症見瀉下水分較多如水注,糞色深黃而臭.或見少許粘液,時有腹痛,食慾不振,噁心、疲勞不愛動,有時可出現發熱,口渴,小便黃少,舌苔黃膩。本證是因溼熱之邪,蘊結脾胃,下走大腸而發。治法應為清熱利溼,常用的中成藥有加味香連丸。

3.8、脾腎陽虛瀉:症狀有久瀉不止,糞質清稀或為不消化食物,有的脫肛,小嬰兒可見睡時露睛,舌淡苔白。治法以補脾溫腎為主。中成藥可選用附子理中丸。

3.9治療方法:根據體質病症不同,辯證施治,不可隨意用藥,用錯藥物反而加重病情。很多家長按西醫方法注重新增鈣劑和其他各種微量元素,長期新增不見有效,反傷脾胃,造成惡性迴圈,小兒脾胃多虛弱,應以健脾強胃為主要目標,其意義遠大於新增各類微量元素和其他營養,脾胃強健,營養從各種食品中吸收足以。

如何預防秋季腹瀉?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淨手;外出旅遊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餐具(菜板,刀叉,榨汁機,各種容器等)用後晾乾,用前清洗、消毒。

3、講究食物放置 冰箱內放置的食物要更換一個乾淨的容器放置。必須煮沸後食用。

4、保持空氣新鮮 切莫因為天氣轉冷,怕受涼而緊閉門窗,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能夠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5、不要濫用抗生素 多數秋季腹瀉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細菌感染的比率較低。對於病毒性感染目前無特效藥物,在治療時以對症處理為主,通常病程比較短,可以自愈。但劇烈而持久的腹瀉,將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此時,可在病因治療的同時,適當給予止瀉藥。

6、不接觸腹瀉病人 不去病人集中的醫務場所,少去公共場所,減少接觸腹瀉患者的機會。

7、應注意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豐富的營養,有助於預防腸道傳染病。

8、注意保暖,應根據天氣變化來增減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