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檔案管理>

2017檔案收集工作理念探索

文思屋 人氣:1.82W

檔案收集工作是檔案工作的起點,為檔案工作提供實際的管理物件,是檔案工作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貫徹檔案集中統一管理原則的重要內容和首要措施,對於整個檔案工作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2017檔案收集工作理念探索,歡迎閱讀!

2017檔案收集工作理念探索

為了實現檔案工作的時代使命,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服務保障作用,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社會檔案資訊需求為牽引,更新檔案收集工作理念,建立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為檔案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檔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5多年的全面建設,我國已初步構建起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檔案資源體系,但在社會資訊化的巨集觀背景下,與檔案資訊需求漸趨多元、檔案意識逐漸增強所引發的檔案資訊需求相比較,現有的館藏檔案資源存在著館藏檔案種類單一、館藏檔案內容單調等諸多不足,集中體現為反映社會活動巨集觀方面的檔案多,反映微觀方面的檔案少;反映社會活動骨架式結構的檔案多,反映有血有肉精彩描述的檔案少;反映社會活動中集體方面的檔案多,反映個人方面的檔案少。

二、檔案記憶觀的形成

導致出現上述問題原因的核心,在於歷史觀的認識偏差。所謂歷史觀是指人們對社會歷史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它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就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歷史,形成了社會記憶即官方記憶的文化傳統,因此,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社會史觀以階級鬥爭史觀、王朝體系史觀為主導,歷史研究也以“政治史”為主軸,以帝王將相為當然主角,顯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使人感覺歷史就是“過去”的代名詞,導致了我國社會記憶體系的核心主要是一個巨集觀的記憶、一個當權者的記憶,在此理念下,受制於“國家-→政權-→重要人物-→巨集觀歷史闡述-→資政”這一狹隘的檔案觀與檔案工作模式,大量有價值的歷史記錄未能進入檔案工作者的視野。

我們的社會記憶不應只是當權者的記憶,應該是立體和全面的,只有完整的社會記憶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社會史觀正在發生轉變,就某種意義而言,改革開放 3年所走過的路其實就是正視歷史的路,就是重構我們集體記憶的路,就是讓大家可以擁有自己的記憶的路。換言之,以發展的眼光、歷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審視社會發展,用文明史來代替階級鬥爭史,用社會生活的變化來代替王朝體系的演變,用文明來代替暴力,用千百萬普通人生活的演變來代替少數帝王將相歷史的新歷史觀正逐漸為社會所廣泛認同:社會記憶應該是立體和全面的,只有把歷史按它原本的樣子儲存下來,為後代儲存歷史,後代才能從歷史中學習,不重蹈覆轍。“歷史就在身邊”,人人都可以成為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人的觀點日益成為社會的共識。在此背景下,具有時代特點的檔案記憶觀正在形成,誠如庫克先生所言:“檔案存在的合法性和公眾對檔案的認可已從一種司法——行政的有機聯絡轉變為文化——社會的有機聯絡,社會記憶的定義不再僅侷限於強大檔案形成者留下來的‘記錄殘餘’”;“根據國家檔案概念建立起的以司法——行政管理為基礎的檔案工作向建立在更廣泛的公共政策和利用基礎上的社會——文化的檔案概念變化”;“這表明檔案理論的思想基礎發生了另一根本變化——從一個國家的理論發展到一種全社會的理論。”①檔案應該記載“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檔案工作者要“創造一個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喜好、需求的全新的文獻材料世界”, 檔案館藏要反映“人類生活的廣闊領地”②的理念也逐漸為大家所接受。“檔案記憶觀是2世紀末興起的檔案學新觀點,其核心內涵是:基於對檔案基本屬性——社會記憶屬性的本質性的認識,把檔案與社會、國家、民族、家庭的歷史記憶連線起來,強調檔案是一種社會(或歷史、集體)記憶,含有“集體記憶的關鍵”,檔案館是“記憶儲存場所”或“記憶宮殿”,並從個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認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檔案及其保護的重要性。檔案記憶觀使我們以一種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來透視檔案和檔案管理現象,獲得了對檔案的社會功能、檔案保護的歷史意義等一些新的認識。”③類似的.思想轉變為檔案收集工作理念的更新、檔案收集工作範疇的拓展提供了時代契機。

三、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檔案收集理念

在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現實中,檔案收集的範圍、重點、方式等只有作出適合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求的調整,才能有助於檔案管理機構職能的實現。而將應該由檔案機構收集的一切具有歷史憑證作用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各種門類、各種載體形態的檔案完整齊全地收集進館,建立內容豐富、結構合理的館藏體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為了使檔案管理機構在履行職能使命、延續社會記憶、保障公民權益等各個方面充分發揮作用,真正擔負起讓歷史告訴未來的重任,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具有時代特點的檔案收集工作理念,正確處理機關與基層、集體與個人、巨集觀與微觀、整體與細節等關係,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檔案管理機構成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內容豐富的檔案管理基地,在促進檔案科學管理、服務社會現代化建設方面真正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以人為本的檔案收集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與核心。“以人為本”思想反映了現代社會檔案利用主體的變化和檔案工作服務物件的擴充套件,為檔案收集工作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

歷史是人的歷史,而不是觀念的、概念的歷史。新歷史觀指導下的歷史研究不再基於觀念和概念來寫歷史,而是要還原歷史,將歷史還原給人。換言之,歷史是人的歷史,離開了人,“歷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有鑑於此,具有時代特色的檔案資源體系,不僅要突出機關工作,也應反映基層建設,既要突出重要人物的活動,更要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由於我國的檔案收集工作最初是圍繞著“為機關工作服務”這一目的展開的,重點在於對機關職能活動檔案材料的收集,經過實踐的不斷積累完善,現已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實用的用於收集“機關活動記錄”的工作方式。因此,對於構建覆蓋人民群眾的檔案資源體系而言,當前檔案收集工作的重點,在於以檔案工作服務民生為契機,對民生檔案的內涵、型別開展系統的研究與梳理,建立健全與普通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檔案、教育衛生檔案、工商管理檔案、民政司法檔案,使社會記憶留下更多的鮮活個體和精彩瞬間。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轉變認識,在檔案收集工作中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將社會發展程序中體現人民群眾生活狀態、智慧結晶的各種型別的檔案材料收集起來,力求各類活動所形成記憶的齊全完整。

第二,協調發展的檔案收集理念。

協調發展的檔案收集理念是指要善於運用辯證統一的科學方法,統籌協調解決檔案收集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在統籌中保持適度,在兼顧中把握平衡,構建機關與基層、集體與個人的和諧關係,從而實現檔案收集巨集觀與微觀、整體與細節等的協調發展。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檔案資源體系的建設問題,強調檔案收集工作的統一規劃與頂層設計,在賦予檔案部門收集檔案絕對權威的同時,充分發揮檔案收集工作的計劃、組織、指導、監督、檢查功能,層層抓落實,為檔案收集工作的規範發展提供法規、標準、組織保障。

TAGS:檔案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