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農村生活汙水調研報告範文

文思屋 人氣:9.76K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生活汙水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生活汙水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生活汙水調研報告1

地埋式無動力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程是一項以農村能源技術為主的生態環境專案,旨在貫徹落實農村可再生能源建設的要求,以“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為抓手,以保護自然資源、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等目標,結合“百千”工程,通過對農居、鄉鎮企業等所排生活汙水的集中治理,使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經濟、能源、投資環境等方面的工作上一個新臺階,從而達到農村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通過新農村建設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有了一定進展,但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既是新農村建設中一個難題,也是農村環境治理的一個重點。本文分析了xxx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現狀,提出xxx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對策。

一、xxx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現狀

近年來,xxx市通過生態市建設,工農業汙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已逐步完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問題已提上議事日程,正逐步開展治理。2005年~2007年,全市在39個村或集鎮進行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程,推廣無動力生活汙水淨化沼氣池11430立方米,年汙水處理能力到達139萬噸,為全市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啟了個好頭。然而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仍落後於生態市建設的要求,在一些地方的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生活汙水處理仍未被納入村莊整體規劃,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仍任重而道遠。

1、汙水設施改造標準過低,明汙轉為暗汙。

雖然在新農村建設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廁,部分農戶家中也有了簡易的汙水處理設施,但由於目前全市農村及集鎮大部分沒有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改建後的設施真正達到無害化標準者甚少。所謂的“三格式”,實際為直排式。生活汙水絕大部分不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後任意滲入地下,少部分經化糞池簡單處理後任意滲入地下,嚴重汙染河水和井水,從明汙轉為暗汙,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汙池。

2、少數鋪設汙水管道的集鎮和農村。

一般採用雨汙合流的排水體制,汙水由明渠或明溝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溝渠的排水斷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汙水漫流,嚴重影響周圍環境。隨著xxx市農村居住人口不斷增加,生活汙水產生量呈快速增長趨勢,這已給xxx市的地表水環境質量帶來嚴重的危害。“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洗衣灌溉,90年代發黑致癌,新千年代薰臭無奈!”這是老百姓對河道水塘水質變化的感官評價,也是河道水塘水質逐年惡化的見證。水體的汙染,使富春江流域水環境的保護雪上加霜,並直接或間接地嚴重威脅著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與健康。

3、佈局不夠合理,水資源浪費嚴重。

目前,在農村由於水資源相對豐富,節約用水的意識相對不強。而且農村生活汙水的處理,注重形式、應付檢查者居多,治標不治本。各集鎮行政村缺乏系統整體的、科學合理的規劃佈局,設施不到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沖洗廁所座便器的水都是自來水,然排出去的水卻是汙水。特別在一些地區,由於屬於砂石土壤,極易汙染地下水或下游的河道水。“世界上沒有垃圾,它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世界上也沒有汙水,它是排錯方向的財富”。生活汙水原本就是最穩定的水資源和的有機肥源,當用水和需水量增加時,汙水的產生量和可再利用量的潛力也更大。中國有句俗語“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今,卻把這些供應最穩定的寶貴的“肥水”當作“廢水”排向了河海,成了水汙染的主要汙染源之一。

二、xxx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的對策建議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迴圈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汙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這對農村環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要抓住建設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這個契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廣泛應用環保節能技術,農村生活汙水不僅要減量化排放、無害化處理,更要資源化利用;不僅要節約處理成本,更要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從而把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推上一個新臺階。為此對新時期農村汙水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針對xxx市地形多樣,村莊數量多,規模小,分佈散,經濟狀況各異等特點,xxx市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方案的規劃,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既要結合各農村特點,兼顧農村之間較大的差異性,又要考慮到城市與鄉村發展的非均衡性與高度關聯性,強調城鄉發展的整體性、互補性和協同性,合理建設鎮村汙水處理設施。

首先應當確定其生活汙水的處置方式採用分散型、集中型或是分散型與集中型的有機結合。若為集中型處理,則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管道收集系統。對於少數城中村及城區周邊鎮村,距離市政汙水管網較近的,即可納入城市排水體系統一處理。即村莊內所有農戶汙水經汙水管道集中收集後,統一接入鄰近市政汙水管網,利用城鎮汙水處理廠統一處理村莊汙水,達到投資省、施工週期短、見效快、統一管理方便等效果。對於其他大多數中心鎮和行政村,應從資源化利用角度出發,採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結合的方式,設計合理的處理方法,儘量減少基礎投入和處理成本,有效提高汙水資源利用率。

如對佈局分散、規模較小、地形條件複雜、汙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可採取分散處理模式,即將農戶汙水按照分割槽進行收集,以稍大的.村莊或鄰近村莊的聯合為宜,每個區域汙水單獨處理,採用中小型汙水處理裝置或自然處理等形式處理村莊汙水,以達到佈局靈活、施工簡單、管理方便、出水水質有保障等效果。而對村莊佈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經濟條件好、鎮村企業或旅遊業發達、處於水源保護區內的單村或聯村可採取集中處理模式,即對所有農戶產生的汙水進行集中收集,統一建設處理設施,統一處理村莊全部汙水。

農村生活汙水調研報告2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鬥目標,把村容整潔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標準,這既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是農村居民提高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強農村環保工作,開展農村環境汙染整治應該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而農村生活汙水的治理,則是環境汙染整治的重要內容。

一、我市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現狀

根據對全市農業農村面源汙染情況的調查,每年全市人糞尿產生總量約180萬噸,人糞尿使用總量約132萬噸,使用率約為73.7%,其中還田總量約121萬噸,還田率約為67.8%。人糞尿經化糞池處理量約為23.03萬噸,處理率僅為12.9%。目前,全市農村及集鎮基本沒有汙水集中處理設施,許多糞便不經處理便直接排入江河,嚴重汙染了水源和環境,這也是導致農村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廚房產生的生活汙水基本上不作處理,處理率為零。據調查,我市農村的重要溼地系統--池塘的水質已很少有3類水以上水質,一些養殖業發展比較多的村甚至是劣5類,農村溼地生態系統已遭受嚴重破壞,喪失了原有水體自淨的功能。特別是蓮都的碧湖平原、松陽的鬆古平原及我市其它小平原地區,農民飲用水的主要水源淺表層地下水已不同程度的受汙染。據2003年10月市水利等部門對9縣(市、區)鄉鎮水廠、村水廠(供水站)和未通自來水的農民家庭現狀用水水質情況進行抽樣檢測,63個水樣結果中大腸桿菌、渾濁度等四項主要指標超標的佔72%。據分析,這與農村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從2005年開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汙水處理工作,將其列入生態省建設考核任務中,並作為省級生態鄉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核查的基本條件。市環保局於去年3月份在松陽召開了農村環境汙染整治技術培訓會,就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問題,專門邀請了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博士生導師羅安程教授進行技術講座。之後,市生態辦及部分縣(市、區)生態辦又組織有關人員,到溫州、瑞安、安吉、建德等地參觀學習。結合麗水實際,市生態辦提出了2005年各縣(市、區)開展一個村以上汙水處理試點的要求,並將其列入生態市建設任務書中。

從實施情況看,2005年全市共投入500餘萬元在10餘個村開展農村汙水處理試點,主要採取集中、聯戶或分戶形式,結合氧化塘、人工溼地、生化處理等技術措施,因地制宜淨化處理農村生活汙水,探索出一些符合當地實際的處理模式。如景寧縣結合當地農村的地理位置,採用改造現有的排水溝,將生活汙水與畜禽汙水接入農戶的化糞池,再用素砼管道,直接彙集汙水進收集池,通過好氧池、兼性池、厭氧池、過濾池來集中處理全村汙水;龍泉市、雲和縣採用管網統一收集,並以厭氧加溼地的方法進行處理;遂昌縣和浙江林學院共同研究開發,採取生物改性竹炭吸附和微生物淨化能力相結合的生產工藝進行處理;蓮都區在小安村、老竹村鋪設汙水管網,採用生活汙水淨化沼氣池進行集中處理;松陽縣在大東壩以沼氣為依託,結合改廁、改廚、改欄,進行汙水處理,覆蓋率達到60%。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地域面積廣,農村人口居住分散,規劃滯後,農村汙水處理工作難度特別大,目前工作尚屬起步階段,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

一是建設資金嚴重缺乏。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屬於公益性專案,需要大量公共財政資金投入,由於各地財政比較困難,加上大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治汙專案很難開展。

二是認識不到位,農村汙水治理尚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三是總體上還缺乏適合我市實際的處理技術。就我市而言,特別需要研究開發建設成本低、處理效果好、執行無費用或低費用、適合分散型處置的處理技術,目前,這方面成熟技術不多。

三、對策措施

我市絕大部分農村在山區,村莊主要以群落式分佈,臨水而居、依山而建,數量多,規模小,分佈分散。村內也是地勢高低不平。這些特點給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帶來極大的困難,建設投入和運營成本大幅度提高,設施共享率卻很低。此外,我市農村的環境基礎設施原本幾乎是個空白,再加上山區農村經濟落後,居民收入低,這就決定了不能走發達地區農村汙水處理的路子,而要從實際出發,探索適合麗水特點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的新路子。

1、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作開展。

水環境是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的"靈魂",也是生態系統的基礎。目前,我市農村水環境質量普遍很差,已嚴重影響到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甚至造成了地下水汙染,繼而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其次,農業農村面源汙染已佔到全市水汙染負荷的一半左右,加強農村汙水治理不僅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關係到為我市發展工業騰出環境容量,為加快我市發展奠定良好環境基礎,意義重大而深遠。各地要加強領導,根據本地資源、環境和生態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積極穩妥地組織實施。要制訂和完善各項責任制,實行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發揮政府統一協調和政策導向作用,建立起以城帶鄉、以工補農的機制。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2、建立專項資金,加大各級財政對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投入。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要借鑑本省兄弟市縣的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堅持政府主導的原則,不斷加大對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如溫州瑞安市每年安排生態市建設專項資金1000萬元,每個開展汙水治理的村,85%的費用從生態市建設專項經費中支出。安吉縣每年用於農村汙水治理的經費不少於1000萬。地級市除衢州等個別地方外,每年的生態市建設專項資金都超過1000萬,其中杭州市達9000萬,各地都在生態市建設專項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作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項經費。而我市雖然也建立了生態市建設專項資金,但資金量小,主要用於監測監控設施建設,難以安排用於農村汙染治理。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和市"十一五規劃"對農村環境保護和汙染整治提出了明確要求,建議各級財政能夠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於農村環境保護,推進農村汙水治理等工作開展。

3、整合各方面資源,積極推進農村小康環保行動。

要按照生態市建設和"811"環境汙染整治工作的部署,全面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一是積極推進生態鄉(鎮)、村建設。2006年要全面完成全市20個鄉鎮、25個村的生態鄉鎮、村建設任務,以生態鄉鎮、村建設來推動農村環境基礎設施的完善。

二是深入開展試點示範工作。今年我市安排10個村,今後要堅持採取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辦法,每年選擇一批地處環境敏感區、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鄉鎮所在地或中心村開展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工作。

三是以"百萬農戶生活汙水淨化沼氣工程"為契機,加快生活汙水淨化沼氣村建設,爭取每年建成幾個。

四是充分利用國債專案,開展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結合"一池三改"方案,推進農村汙水治理。今年各縣(市、區)至少要新增一個村全面開展沼氣建設,其中龍泉、遂昌、慶元、松陽等有條件的地方應多增加3—4個村的沼氣建設,解決農村生活汙水和畜禽養殖汙染問題。

4、借鑑外地經驗,積極推廣先進適用農村生活汙水處理技術。

我省各地都有一些好的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經驗和辦法,如《浙江日報》曾報道用美人蕉治理農村生活汙水的技術,劉希平市長為此專門作過批示。該項技術為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博士生導師羅安程教授所設計,汙水處理設施工藝流程簡單,採用生活汙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溼地(種植根系發達、喜溼、吸收能力強的美人蕉、水蔥、菖蒲等植物)經"過濾"後排放的方法進行處理。建設成本的情況是,建設費用一般在800元/m3*d,如果土地、工程開挖等由村民自行處理和投工投勞,一戶大約所需費用在1000元左右,費用相對較高,但處理效果較好,建成後執行費用基本為零,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主要適用於農村分散生活汙水處理(可以單戶處理或多戶集中處理)。目前,我市松陽縣樟溪鄉、縉雲縣的新川鄉正在按此項技術開展試點,已建成的龍泉市的巨集陽村、雲和縣的霧溪鄉汙水處理設施的原理與此基本一致。

5、著眼長遠,合理規劃村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

城市與鄉村的發展具有非均衡性與高度關聯性,城鄉一體化發展通常並不排除差異性,但更多的是強調城鄉發展的整體性、互補性和協同性。

首先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統籌考慮農村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能納入城鎮體系的儘量納入。

二要做好村鎮建設的規劃,目前我市農村普遍存在規劃滯後,或規劃不科學,雜亂無章等問題。要加強村鎮規劃工作,將汙水垃圾處理等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留有建設餘地。

三是要結合麗水山區的特點,因地制宜,採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對於畜牧業較發達的農村,採用沼氣處理技術,結合改廁、改廚、改欄,綜合處理畜禽糞尿和生活汙水。積極推廣生活汙水溼地處理模式,充分利用農村池塘、水田的自淨能力,結合農村景觀建設,開展清淤清潔、養魚養萍行動,恢復和重建溼地生態系統。對農村新區和化糞池建設比較完善的村,可以增添汙水淨化設施,予以集中或分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