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800字>

名著讀後感800字(精選10篇)

文思屋 人氣:6.22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著讀後感800字(精選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著讀後感800字(精選10篇)

名著讀後感1

鋼鐵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徵。鋼是在烈火裡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它經過了千錘萬擊,一次又一次的磨難中成形的。所以,它是那麼堅不可摧!我們的人生是困難打磨出來的,只有經歷挫折,才會煉就百折不撓的韌勁。鋼鐵的堅硬正是因為它承受了不計其數的敲打,才會有一具“刀槍不入”的身心!

掩卷而思,標題赫然入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生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他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人類而鬥爭!他的身上有著不計其數的傷痕:眼睛、脊椎、腿……但他絕不輕言放棄,一次次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他的一番話令我感慨萬千——“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我作為一名國小生不也應該珍惜時間,多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嗎?就像保爾柯察金那樣,在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做到問心無愧!我並不善於抓緊時間,也做不到迎難而上,就像做題也一樣。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隻“攔路虎”,我看著題目,卻始終找不到思緒,百思不得其解。正準備輕言放棄的時候,我發現保爾在桌上似乎對我微笑,他高舉著劍,在戰場上英勇奮戰。面對呼嘯而來的子彈,他依然臨危不懼,生與死,都是變幻莫測的,他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我眼前的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我“熱血沸騰”地拿起筆,在草稿紙上一遍又一遍孜孜不倦地演算著。我的心中總有一個聲音在呼喚:不要放棄!我靈光一現,在圖上添了一條輔助線,一道難題迎刃而解。我面對來之不易的答案,激動萬分。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包含了我堅持不懈的努力。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不要為了時光流逝而哭泣,因為只有你付出了努力,才不會覺得失落。不要為了一事無成而悔恨,因為只有經歷了挫折,才不會空虛。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高爾基這麼說過。其實不僅僅是為了革命事業,在生活中,只有經歷了風雨的洗禮,才會更加堅強!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人,那就多多直面困難和挫折吧,這樣你就能具有鋼鐵般的意志,成為一個像保爾一樣百折不撓的“英雄”。

名著讀後感2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平凡的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平凡的故事,可讀完這本書後我卻久久不能釋懷,我的腦海不斷浮現其中的片段。作者在書中將人物的特點刻畫得栩栩如生,淋淋盡致。令我影響最深刻的當然還是書的主人公——少平。他從一個羞澀的男孩逐步成為一個堅毅、有理想有追求的男子漢。

他的故鄉是面朝天背朝土的雙水村,他們世世代代都為農名民,少平也不例外,但他卻有著比農民更好一層的思想境界,他不甘僅僅成為一個農民,他有自己的最求。在生活的壓迫下,他沒能上大學,家中艱苦的條件是不會允許的。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少平十分懂事,他要挑起家中的這份擔子。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有的人可能會抱怨命運的不公,有的人可能在荊棘中掙扎了會兒,到最後還是選擇了放棄。而少平是屬於另一種人,無論遭受多大的打擊,困難,仍然選擇在這條平凡之路上繼續前行。

他離開故鄉,踏上一個陌生、無依無靠的地方–黃土高原,剛來到這裡時,他是一個不起眼的攬工人,到最後成為一個正式的煤礦工人,其中付出了多少艱辛。少平的工作也許是低層的,他任一絲不苟、賣力地幹活。對於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如今,許多人會覺得某某工作很低賤,例如掃大街,自己不應該做那種事,其實並不是那樣,任何工作地位都是平等的,從事任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少平嚐到了愛情的甜果他與曉霞的愛情雖然美好,可是好景不長,他深愛的曉霞在一次釆訪中犧牲了。曉霞在他心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對他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失去自己深愛的人。生活與精神的種種打擊也沒能將他打跨。而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勇敢的戰勝生活中的暴風雨?我們要好好地去思考思考。我也很佩服曉霞,她是一名出色的記者,不顧世俗的眼光與少平相愛。為了救一個孩子,她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她與少平的約定還未實現就走了。

我們大多數人選擇了平凡的人生,這本書後,我對與於平凡有了新一層的思考。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少平,平凡的曉霞,願我們能活出“平凡”的自己。

名著讀後感3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記》的書。

《史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聖”司馬遷的著作,記載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時期中國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的歷史,為“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馬遷在史書著作上的創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編年體。以時間順序寫歷史,而《史記》以人物傳記為主,並吸收了編年、紀事等體裁的長處,創造了歷史書籍的紀傳體的新體裁。其它史書記載的歷史都很短,就是著名的《資治通鑑》,也只是記載了從戰國至五代十國的一千多年的歷史。而《史記》卻記載了三千多年的中國歷史,是“二十四史”中記載年代最長的史書。

我更佩服司馬遷那種絕不違背真理的不屈精神。司馬遷雖然是朝廷的史官,但在《史記》中卻並不體現最高統治者漢武帝的意志,司馬遷寫《史記》秉筆直書,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在某些方面,敢於批評朝廷,這是封建統治者所不能允許的。他在《史記》中直言不諱地記載了漢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死之藥的荒謬行為,惹惱了漢武帝。而當時正好發生了李陵兵敗投降事件,李陵攻打匈奴戰敗被俘,司馬遷替李陵說了幾句解釋的話,觸怒了漢武帝,便把他投下監獄處以宮刑。宮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司馬遷當然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後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自殺,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毅然選擇了宮刑。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正因為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最終完成了《史記》。

《史記》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秦始皇本紀》。我覺得秦始皇做出的最大貢獻是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文字、貨幣等,為中華文明的強盛打下了基礎。但他也非常殘暴,焚書坑儒、廢黜百家,修皇陵,活埋了上萬人,是個殘虐的暴君,因此秦朝才短短十五年便滅亡了。

《史記》這本書是司馬遷在巨大恥辱下寫成的著名史書。讓我明白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治國不能太殘暴,但也不能偷懶放鬆。我要讀更多的好書,學習更多的知識,開創一個繁榮、富強的新時代。

名著讀後感4

談之哲學,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極其深奧的問題,說實話,在看這本書前,我也有這樣的感受,這種心理迫使我不得不翻開這本書,去探究它其中的奧祕。看完之後,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感受從我心中升騰而起——感到世界是那樣的大,我們就是身在其中的一隻小螞蟻,也感到自己彷彿不是身在其世界,而是感到我們正在用心與世介面對面的交流。

這本書的作者是喬斯坦·賈德,以《蘇菲的世界》一書,奠定全球十大作家地位,他的書還有很多,我也很喜歡,《紙牌的祕密》和《瑪雅》就是其中的兩本。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叫蘇菲的十四歲少女正在過著與常人一樣平淡與普通的生活,一封奇怪的信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以及一個十四歲少女的內心。“你是誰?”“世界從哪來?”一些看似普通的問題,卻讓蘇菲大傷腦筋,在一位神祕的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學會思索,她運用少女先天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然而,事實真相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剛買這個書的時候,我的興趣並非很大,隨手翻了幾頁,可是沒想到一下子就看上癮了。這本書不與其他的小說一樣,也只因單純的故事情節吸引著我們,更是對哲學以美的享受,一本哲學啟蒙書,使我受益匪淺。我們生活的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積極其龐大,因此這場戲法要數十億年才變得出來。所有的生物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於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並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非常安適,因此不願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

我在讀這本書時,在講的哲學知識的時候,我彷彿與蘇菲一起到了那個年代,如同身臨其境,有趣而又神祕的哲學知識。在世界的身旁我是如此之小,但是,我雖然小,可我對這個世界有濃厚的興趣,我會成為那個魔術師,站在世界的上方去看世界。去探索哲學,研究哲學吧,他會使你有非同凡響的感受。

蘇菲那種善於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難她都不退縮,永遠心中都存有一個“為什麼”,而我就沒有那種精神,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想算了吧,別人也沒有做到,我沒有波要去做,可蘇菲並不這樣想,只要遇到困難就一定會去想怎樣解決,而不是放棄,我們應該學習蘇菲的那種精神,多觀察、多思考、多問一個為什麼,你就會與蘇菲一樣優秀!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他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充滿智慧的我們應該多當那個魔術師,去挖掘世界那個你不知道的地方。

名著讀後感5

前幾天,我有幸讀了《青鳥》這本書,我被裡面那扣人心絃的情節所吸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書中講的是兩個伐木人的小孩尋找青鳥——幸福的象徵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是迪迪和麥迪,他們是一對兄妹,在平安夜,他們受仙女貝麗所託去尋找青鳥,幫她醫好自己小女兒的玻仙女還給迪迪一頂綠色的帽子,上面有個帽徽,帽徽上鑲嵌著一顆雪亮的大鑽石。只要按住鑽石,事物的靈魂就會顯現,將鑽石轉向右邊,會看見事物的過去,將鑽石轉向左邊看見的則是未來。這時,所有靜物和動物都能像人一樣說話、站立。於是迪迪和麥迪便踏上了長長的征途,他們先後來到仙女宮、懷念國、夜宮、享樂宮、未來王國、墓地、森林等地方,歷經千辛萬苦才發覺幸福的青鳥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讀完這本書,我回味無窮,慢慢品嚐這本書中的點點滴滴。我又悟出了一個道理:我們要學會樂觀,有時候你只要學會樂觀,就會解決一切難題,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真理和幸福。

青鳥——是你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使我更加自信。青鳥——是你使我找到了幸福在哪裡!

我和媽媽一起讀過許多本童話故事,我偏偏拿來《青鳥》來講講感受。這是一個用心靈尋找幸福的故事,在小主人公米蒂爾和他的妹妹蒂蒂爾找青鳥的過程中,我最終知道,幸福的真正含義就是給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同時幸福就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

在平安夜,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仙女讓他們去幫助尋找一隻青鳥,只有這隻神奇的青鳥,才能找到幸福。孩子們在光神的指引下,去尋找這隻青鳥,他們在回憶國、夜宮、享樂宮、未來國裡,在貓、狗、陪伴下,歷盡了千辛萬苦,但青鳥總是得而復失,最終還是未能找到。他們原以為會沒有幸福,當老掛鐘的敲擊聲傳來了,他們從睡夢中醒來,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他們發現自己躺在自家的床上。可是,這神奇的一夜,蒂蒂爾喝米蒂爾知道了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只要自己去尋找,故事的結尾,原來意味著幸福的青鳥就是蒂蒂爾養的小鴿子,從那以後他學會了與別人分享幸福,學會了堅強,也學會了慷慨待人。

青鳥的故事告訴大家,生命的本身就是幸福的,幸福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哪裡有愛哪裡就有幸福!當你得到了幸福請將它們和別人一起分享吧。

名著讀後感6

其實《愛情心理學》這本書所蘊含的愛情非常的廣泛,但我把它切合了一下大學生的心理實際,倒是也確立了一個屬於我自己,適合我自己的愛情觀。

愛情,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普遍讚頌、普遍追求的事物,也是人們一直無法真正看透的事物,它不僅是詩人和藝術家們永恆謳歌的主題,也是每個熱愛生活的人所向往的美好鑰匙。到底愛情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呢?是莫大的喜悅和幸福吧,它使人們充滿了巨大的內在動力,使那些陷入絕境中的人們能夠勇敢的去面對困難,鼓勵他們重新站起來去獲得生的希望,然後繼續努力的去追尋那份自己想要的幸福。費爾巴哈曾經說過:對於戀愛物件來說,最大的幸福就在於以自身的存在而使對方感到快樂…只消瞥一眼心愛的人,我們就會心醉。”但是我們知道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所以愛情除了會帶給我們幸福之外,它還會帶給我們無盡的痛苦和悲傷,使人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處於失戀中的人就常常因此失態。當我們在愛的很深的時候要承受戀人的離逝時,那種痛就更是讓人難以承受,那一下子憔悴的臉容讓人看了心酸不已。

現在的大學生存在著各個方面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了戀愛的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心中的愛情始終是純潔高尚的代名詞,而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我覺得對於青年人尤其是大學生來說,培養健康的愛情觀與戀愛行為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首先,我們必須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因為這樣的愛情才是真正堅固,能夠堅不可摧的愛情,要知道,兩個人在一起要有話可聊,感情才能日益漸進嘛。試想一下,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一點話題都沒有,悶悶的,那感情還怎樣培養啊!當然我不能否認,也會有特殊的情況存在,但那畢竟只是少數。所以我覺得兩個人兩個人在一起的話,最好是志同道合。

其次,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仍然要把建設偉大祖國這一目標放在首位,先努力的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而不是把大部分的寶貴時間都用在了談情說愛上,簡言之,就是我們在談戀愛的時候,要分清孰輕孰重。不要誤了自己也誤了對方。

名著讀後感7

《飄》寫的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內戰這個大背景下南方的人物發生的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其中思嘉這一女主角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對於思嘉,我是抱著一中矛盾的心理,一半遺憾,一半喜愛。作為一個農場主的女兒,生活在上等人的圈子當中,有參加不完的宴會,有許多好小夥圍著她轉,這一切優越的生活使她成為了一個虛榮的人,同時她還有著強烈的妒忌心和報復心。因為妒忌她愛的艾希禮要娶媚蘭,為了報復英迪亞和霍妮那些嘲笑她的人,她選擇了嫁給她不愛的可憐的查爾斯,可是查爾斯很快便死了,以致於到後來連查爾斯長什麼樣子思嘉都不記得了。後來戰爭摧毀了塔拉農場,在她經歷了最最困苦的生活之後她不堪重負,為了得到錢交稅金,她欺騙了妹妹的男朋友弗蘭克,為了得到他的錢而嫁給他,思嘉是殘酷的,她懂得如何耍手腕。同時她也是無所顧忌的,她從不在乎名譽和別人對她的看法,她無所畏懼,在亞特蘭大她跟南方人瞧不起的“北方佬”做生意、僱傭犯人幹活、她開酒館、嫁給同樣受人唾棄的投機商瑞德……一切的一切她都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儘管所有人都在咒罵她。

悲哀的是思嘉從來不懂幸福是什麼,她手上已經握著幸福卻不知道珍惜,而是固執地追求“天上的星星”,雖然她夠不到,可即使夠到了又能有什麼用處呢!所以她到最後一刻才知道媚蘭是那麼愛她,媚蘭這個外柔內剛的人,會永遠站在她思嘉身邊的;也正是到最後,她才明白,如果她多瞭解一下艾希禮,便不會再愛他,如果她多瞭解一下瑞德,便不會失去他,多麼的遺憾!

然而我卻喜歡思嘉的勇敢、堅韌、能幹。她答應了艾希禮會好好照顧媚蘭,便把她擔負在了自己的肩上,在戰爭中她帶著媚蘭和媚蘭剛出生的孩子艱難的回到已被破壞的塔拉,面對最最崇敬的母親的去世和父親因思念母親而精神不好,思嘉沒有倒下,而是用自己細嫩的雙手,撐起了這個家,她犁地、撿菜、採摘棉花,好讓一大家子人不會捱餓,然而她不久前還是一個嬌生慣養的上等人啊!思嘉是一個樂觀的人,她常告訴自己明天又會是另外的一天,而這句話使我受到了很深的啟發,是啊,明天又會是新的!

名著讀後感8

多次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

《老人與海》是在1952年,由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它一經問世,便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在當時的文學界掀起了一陣“海明威熱”。由於小說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於195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是根據真人真事而寫的。小說講述的是老漁夫富恩特斯捕魚的故事。書中寫到老人曾經連續84天沒有捕到魚,起初,有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過了40天還沒有捕到魚,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去了,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跟著老頭兒不會交好運。第85天,老頭兒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並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他的小船在海上被拖了三天,那條魚才筋疲力盡,最激動的時刻到來了。“老人腳踩釣索,把魚叉舉得很高,使出全身的力氣,扎進了魚身,魚血濺了老人一身,濺了一船”,終於,他把魚殺死了,把它系在了船頭,他無法相信這條魚竟有那麼大,簡直像在船邊綁上了另一隻大得多的船。

在歸程中,馬林魚的血腥卻引來了一波又一波鯊魚的襲擊,老人奮起反抗,刺死了一些,趕跑了一些,可是一次又一次的襲擊,還是讓老人極度勞累了。回到港口時,馬林魚只剩下了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是大海,帶給他希望;又是大海,讓他什麼也沒有得到。在他眼中,大海是仁慈而又殘酷的。

輕輕地合上《老人與海》,不禁思緒萬千,我的心早已在字裡行間隨著主人公的心跳,飄到了那波濤洶湧的大海。飛到那片墨西哥灣暖流流經的海、那片美麗的海、那片仁慈而又殘忍的海、那片水天相接的海、那片老人正在搏擊的海?真想奔過去,與老人一道搖起船槳,共同搏擊。

富恩特斯是海明威所崇尚的最完美的人。他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是條“硬漢子”,在遇到巨大壓力時,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

雖然除了大馬林魚的骨架,他什麼也沒有得到,但是,面對茫茫大海,老人收穫了不尋常的閱歷,收穫了一段無可比擬的心旅歷程:沒有奮力一搏,怎麼會知道最後的結果呢?

名著讀後感9

家長應做一個明智的學習者!這是我最近在《父母課堂》雜誌上看到的,能引發我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深入思考的句子

有人說,好父母不是靠學出來的,而是靠悟出來的。把總是用眼睛盯著孩子變為不斷反思和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注重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關鍵要素。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這樣鮮明的觀點。是的,做好家長的關鍵就是要自覺地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去感悟,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曆程,父母必然也要有個不斷進步不斷學習的過程。

把眼睛盯著孩子變為注重提升自己。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不少父母平常需要絞盡腦汁的事情。平日裡,大多數父母都有一個共通的地方:從孩子的飲食、言行、禮貌等都是用一副挑剔的眼神去審視孩子,總想把他們規範到自己的理想狀態中。可很多的事實又不爭地告訴人們,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個共同點:得到的批評多、收到的表揚少。一味地盯著孩子的缺點、總是依賴與外力矯治孩子的言行和品德修養是很難見效的。家長應做一個明智的學習者!目的是告訴我們父母要不斷地去反思和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更多的是要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找到解決孩子學習和成長問題的鑰匙。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因父母缺乏對孩子的瞭解造成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會表現出不同的生理特徵和心理變化,孩子依賴父母的程度、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向孩子學習、讀懂孩子這本書。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向孩子學習,瞭解孩子的特點和真正需要,才能與孩子產生心靈的共鳴,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貼心人和助推者。

最後作者還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在家庭中建立學習團隊,與孩子共同學習。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可以說是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學習場所,也是滲透力最強的學習環境。為孩子營造家庭良好的學習氛圍,譬如:對知識的追求,對科學的崇尚,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家庭中的民主空氣,生活中的溝通,知識的分享等,這種氛圍的營造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願我們每一個家長都做一個明智的學習者。

名著讀後感10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神魔長篇體小說。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從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

孫悟空是我心目中的男一號,他自封為齊天大聖,法術高強,如意金箍棒是他的獨有神器。孫悟空是一個堅持自己信念的猴子,當他去拜師學藝時,師傅要教他道、流、靜、動的道法,他卻不學,一心只要學習長生不老之術,學會了長生不老之術也就學會了很多法術。可他卻高傲了起來,在師弟面前賣弄法術,終被趕出師門。這段就告訴我們做人要虛心,不能驕傲,要明白學習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賣弄。悟空還是一個臉皮薄的猴子,偷吃人蔘果之後,你就老老實實被罵幾句,他卻一氣之下把人蔘果樹推倒了。悟空本身就毛燥又衝動,推倒人蔘樹之後只能找人幫忙。

在收服沙僧的時候,他更是被好好暴露了一下缺點:悟空不善長水戰,只能讓八戒下去把沙僧引上岸來。悟空一看沙僧上來了,直接上去就打,這就是他急躁的本性。作者吳承恩並沒有直接說他是一個猴急猴急的毛猴子,而是通過對他的動作,語言等細節描寫來讓我們瞭解到這個孫悟空就是個猴急猴急的孫猴子。不過一路走來,他的智商在增長,開始他很毛燥,妖怪一來還是一棒子;野獸一來更是一棒子。不過他在觀音寺一戰時居然沒有一棒子亂打,而是將計就計把寺院一把火燒了個片甲不留,這就是進步。

豬八戒來歷不凡,從天蓬元帥變成豬也是厲害。我最喜歡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他創家立業,種麥插秧,不怕苦,不怕累。不過他的色心,貪心和畏懼之心也一一暴露在讀者的面前。作者吳承恩讓每一個角色的形象都活靈活現,各具特色。

《西遊記》是我讀的第一部文言文版長篇小說,雖然有很多字我不認識,有些句子的意思一下子也理解不了,但是它輕鬆有趣的故事情節吸引著我繼續往下讀。作者吳承恩的許多寫作手法也非常值得我學習,例如通過環境描寫襯托人物的心理變化,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後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多多運用這些描寫手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