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800字>

名著讀後感800字

文思屋 人氣:2.47W

名著讀後感800字1

最近讀了《追風箏的人》,不敢說理解透徹,但是真的頗有感觸。

名著讀後感800字

前言中的最後一句話,願你們的風箏飛得又遠又高。當我讀的過程中發現風箏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可以是某種情感,或是不懈追求的珍貴的精神或物質。對於阿米爾來說,風箏代表的是他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目前我還想不出來我人生的風箏到底是什麼,不過不管是什麼,我會勇敢的去追逐,不管前方有多少的坎坷。

哈桑單純,忠誠,純良正直。阿米爾敏感,缺乏安全感,在感情和道德上搖擺不定。在他們脆弱的關係後盡然隱藏著親兄弟的血緣。全文盡展當代的阿富汗與阿富汗文化,作者描述的阿富汗溫馨舒適,可即便是這麼美麗的國度,卻是如此分崩離析。作者安排的情節緊緊扣人心絃,角色的安排和情節的發展令人極度不安。小時候的過於早熟,讓阿米爾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趕走了哈桑,卻不知與以後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還有命運的因果輪迴。當他為了帶走哈桑的兒子,被阿塞夫打成了兔脣,哈桑的兒子自殺被救活後的空洞,因為風箏終於被填補,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如今又成了阿米爾對哈桑的兒子。冥冥中的安排與救贖實在讓我感受頗豐。好在阿米爾總算追逐到了自己缺少的那部分人性,可是我們呢,真的可以追到我們的風箏嗎?

而阿米爾那受萬人敬仰的父親,盡然隱瞞著那樣的醜聞,還有男人為了養活自己的孩子出售自己的義肢,通姦的情侶在體育場被石頭砸的血肉模糊,而哈桑的兒子盡然也逃不過悲慘的命運,被迫塗著胭脂,帶著鈴鐺跳著猴子表演的舞步,並且和父親一樣被阿塞夫強迫,這些景象給人以很大的衝擊,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凡夫俗子在歷史狂濤裡的獨立奮鬥,一部非比尋常的小說。

所有的書,每一次閱讀會有不同的感觸,期盼下一次閱讀。

名著讀後感800字2

漫畫、卡通、寓言、童話和小人書曾讓我百看不厭,此外,我也喜歡看勵志方面的書,吃過各種版本的“卡耐基”、喝過各種各樣的“雞湯”。眼前這本《誰動了我的乳酪?》似乎綜合了它們所有的口味,著實叫人喜歡。

書中有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裡,乳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乳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後的某天,乳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乳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乳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後來,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乳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鬱鬱寡歡……

“乳酪”自然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等等。

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危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乳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衝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乳酪”?然後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並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耽於“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那麼生活本身就會成為一種障礙。生活的迷宮很大,你會滯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紀漸長,就“懶得變動”,或者是“沒有勇氣和激情”再去變動和追尋。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輕鬆愉快地便澄明瞭混沌的生活。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髒的鏡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時,《誰動了我的乳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條白毛巾從容不迫地擦去鏡子上的汙跡,讓困惑者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一位詩人說,“今天,全世界都需要安慰”。作者正是迎合了世界性的巨大心理需求,用一個小小的寓言打開了人們的心扉,給人帶來一種內在的勇氣,去直面“軟心理問題”(即醫學病態心理之外的個人心理問題,又叫“正常人的心理問題”)這種每個人都肯定存在的。

《誰動了我的乳酪?》告訴我們一個最簡單的應對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掛在脖子上,時刻準備穿上它,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裡奔跑追尋。

名著讀後感800字3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物件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裡,文字就到哪裡。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裡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懂得了許多,我更瞭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瞭解父母,讓父母更瞭解孩子。

名著讀後感800字4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們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覺就像同一位平的高尚的人談了一次長話。

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自幼患病,因故導致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在她6歲零9個月的時候,安妮?莎莉文老師進入她的生活中,她就像又見到了一縷陽光,從此改變了她的一生。

在海倫一開始見到莎莉文老師的時候,並不喜歡她,有一次甚至還把莎莉文老師鎖在屋子裡,害得她爸爸不得不找來一把梯子來就老師。但是後來,在莎莉文老實的啟蒙下,她試著學會了拼“杯子”這個詞,也逐漸喜歡上了莎莉文老師,在她學會了許多次以後,莎莉文老師便會把一些書,把單詞拼寫到海倫的手上,海倫很用功,進步也很快。但是有時候由於迫切想知道書中的內容,也不由自主地對莎莉文老師發起火來,莎莉文老師也毫不介意。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逐漸喜歡上了大自然,喜歡上了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力的小動物們。最後,經過不懈的努力,海倫最後終於學會了說話。莎莉文老師一直陪伴到她自己出嫁,才與海倫戀戀不捨的告別。

海倫一生有許多成就,在一般人看來,也是個奇蹟。比如說在海倫20歲的時候,上了哈佛大學,在她長大以後,曾經獲得過國總統獎……海倫每得到一點進步,她便覺得倍受鼓舞,心中有充滿了喜悅。

如果給海倫三天光明,在第一天的時候,她會把所有親愛的朋友都叫到身邊,長久凝視著他們的面龐,把她們內在的美的外部跡象深深的刻在心裡,看一下那些人所讀的書。在下午的時候,他去森林裡進行一次遠足,陶醉在自然的無窮的美麗之中。

第二天,海倫要看看將黑也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晚上,要在劇院裡度過,不管劇情怎樣,因為我渴望看到每一個優雅的動作,每一個逗人的舉動,由於只有看一場戲的時間,所以只能看一看劇情,並在腦海裡記錄下來。

第三天,她要到花園裡,到貧民窟去,到工廠去,到孩子們玩耍的樂園裡去,享受陽光和快樂。

在珍貴的東西,你擁有時不久的怎樣。在平凡的東西,你失去時會覺得可惜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生命,懂得了自強不息。我們要學習她的這種精神,珍惜機會,在下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加油!

名著讀後感800字5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後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條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名著讀後感800字6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我輕輕翻開了“老人與海”,讓思緒隨著老漁夫揚起的帆在叵測的大洋中遨遊。

這部書講述了一個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第八十五天一大早老人獨自把小船劃出老遠,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他從未見過或聽說過的巨大的馬林魚。他以頑強的毅力和過硬的技術與它周旋了兩天兩夜,終於抓住機會將它刺死。在返航途中,血腥味吸引了許多鯊魚,老人與它們進行了殊死搏鬥。極度的疲勞更加削弱了缺少武器的老人的戰鬥力,儘管老人殺死或重創了前面的幾條鯊魚,但夜裡鯊魚成了群,搶光了老人的魚肉。最終精疲力盡的老人拖著森森白骨返回岸邊。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曾榮獲1953年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稱讚作者是“精通現代敘事藝術,文筆有力,自成一體,這在近作《老人與海》中得到了證明。”然而,我認為這部作品大獲成功的關鍵在於它刻畫了人性中永遠不能被打敗的堅強。

面對遠比自己強壯有力的對手,老人並沒有選擇退縮,而是調集手頭僅有的物資為保衛戰力品與鯊魚奮力一搏。也許這一群又一群打不完的鯊魚贏了,因為它們奪走了全部魚肉,但我堅信老人永遠沒有被打敗,因為他在這場與整個大自然的惡戰中已經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無論他所處的環境多麼險惡,面對的敵人多麼強大,身邊的物資多麼缺乏,他都沒有向命運低頭或放棄為理想奮鬥。“我會誓死奉陪到底”、“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這兩句嘹亮的口號體現出了他在逆境中爆發出的可怕的巨大能量。聖地亞哥是精神上的聖者,理想上的贏家,他在這場心靈之戰中完勝!至於物質上的利益,可以忽略不計了。

老人的鋼鐵意志讓我聯想到了體內埋藏著幾百塊彈片的作者;聯想到了慘遭臏刑的軍事家孫臏;聯想到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又丟了手稿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他們告訴了人們人性的強悍和生命的硬度,他們是永遠不能被打敗的英雄。

人生的道路荊棘叢生、溝壑縱橫,數不清的困難正等待著我們。面對它們我們必須拿出人類意志中最強硬的部分,毫不畏懼地前進,正如聖地亞哥所言:“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卻不能被打敗。”

名著讀後感800字7

我特別嚮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溼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裡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遊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彷彿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伕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著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裡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著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名著讀後感800字8

每個人都渴望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過上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人們在享受優越的生活時,也極易養成惰性,尤其是青年學生。讀了宋濂的文章——《送東陽馬生序》,我對此感受尤深。

宋濂從小勤奮好學,家裡貧窮,沒錢買書來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親手抄錄,和他們約定日期歸還。在非常冷的冬天裡,硯臺都結了堅固的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懶。當他出外去追隨老師的時候,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凜冽的冷風,大雪積了好幾尺深,腳、面板都凍裂而不知道。他博覽群書,最終成為明代的大學士。

時光過去了600餘年,今天我們的生活、學習條件與600餘年前相比,發生了不可同日而語的變化。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老師和顏悅色地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我們不需要抄書、不需要長途跋涉,也沒有寒凍之苦,可是,我們真正像宋濂那樣用心求學了嗎?

有時候我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心卻飛到了窗外;對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我缺乏應有的興趣和激情;父母不惜自己省吃儉用,為我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我卻不知心存感激……與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當的距離。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學業沒有大的進步,如果不是因為我的天資不夠聰明的話,只能歸因於不如宋濂專心和勤奮了。

我曾經看過標題為《要“窮”孩子不要“富”孩子》這樣一篇文章,印象很深。這是一篇關於澳大利亞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紹說,澳大利亞是一個已開發國家,每個家庭都相當富裕。但是,父母卻讓孩子們過著清貧的生活。冬天父母讓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鍊他們的意志;從小讓他們到大海中衝浪、冒險,鍛鍊他們的膽量。我想,也許這就是澳大利亞之所以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原因之一吧!

梅花香自苦寒來。在今天優越的生活條件下,希望學校、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多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磨鍊其勤奮好學、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現。

名著讀後感800字9

《海底兩萬裡》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第二部作品。當我捧起這本書美讀時,我就好像走進了奇妙而神祕的海底世界。

1866年,海上出現了一個行動敏捷的“龐然大物”,人們認為它是一條獨角鯨,一個學富五車的科學家阿龍納斯教授要把它除掉,最後,知道了這條獨角鯨是一艘鸚鵡螺號的潛水艇,這艘潛水艇上的船長尼摩是一位國籍不明的人,他把阿龍納斯教授、阿龍納斯教授的夥伴尼德·蘭和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康塞爾一起囚禁了起來,沒讓他們離開潛水艇。

之後,他們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發現了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尼摩船長心地十分善良,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有一次,在南極缺氧的時候,潛水服的儲蓄罐裡只剩下一絲空氣了,但是尼摩船長並沒有吸最後的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空氣給了阿龍納斯教授,他為了別人而犧牲了自己,他的壯舉讓我頓時淚流滿面,心生感動和震撼!

有一次,阿龍納斯教授和尼摩船長去採珠,他們在途中看到了許多稀有的珍珠,尼摩船長帶著阿龍納斯教授去了一個海底巖洞,裡面有一個非常大的珍珠,這顆珍珠是尼摩船長自己養的,阿龍納斯非常佩服尼摩船長。

還有一次,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夥伴們看見了一個巨型海馬,他們到了小艇上,尼德·蘭猛地用魚叉叉那隻海馬,海馬掙扎了一番就死了。回到船上,阿龍納斯教授還和他們一起吃了一頓海馬肉呢!

……

終於有一天,阿龍納斯和他的夥伴一起逃出了鸚鵡螺號,但是,阿龍納斯很想念善良多才的尼摩船長。

讀完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這本書,我十分佩服作者寫作的高超技巧,它是我讀過的文學作品中最喜歡的一部小說,我喜歡看《海底兩萬裡》這部書。

名著讀後感800字10

每當我開啟一本新書,閱讀一篇新文章,就好像在我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就是這樣,它給我啟迪,給我力量,催我向上奮進!

《青銅葵花》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名叫青銅的男孩和一個名叫葵花的女孩,在種種機遇巧合下成為了兄妹,相互扶持著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歲月,但又不得不分離的感人故事。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各種各樣的苦難圍繞著他們,活下去甚至都是問題,但是他們卻是幸福的。因為生活中的苦難,並沒有磨滅人們心中的美好。生活在“大麥地”美好善良的人們心中始終充滿愛,那種愛不僅給了自己的親人,也給了這個舉目無親的女孩——葵花。這愛正像青銅掛在村口的那盞照亮葵花回家之路的燈籠,照亮了黑暗中行走的大麥地人們,也照亮了更多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青銅和葵花雖然最終分開了,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悲劇。的確,他們情同手足,最終卻分離了,這種分離顯得有點殘忍,但是生活就是如此,它總是在不經意間奪走你僅有的那麼一點點的幸福。於是,你又要去重新尋找幸福。這樣反覆著、反覆著。雖然說這樣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有時是無法逃避的。或許,這就是生活吧!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它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當它出現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忽視它。但如果無法忽視它,那就勇敢地去正視它,將苦難變為幸福!可是總是有人畏懼苦難,把苦難想象成魔鬼,把它和罪惡混為一談,我曾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我漸漸明白了,這是一個人的心態,你心中的苦難是怎樣的,它就是怎樣的。或許換一個角度想,苦難也不是那麼苦,它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難,但是隻要我們調整好心態,勇敢地去面對,去克服,再大的苦難也會煙消雲散的。記住,千萬不要想著一味的逃避,因為逃避是沒有用的,它只會讓你變得脆弱。當面對苦難你逃避時,請你想想青銅和葵花,他們的困難是怎樣去克服的,我想,此時你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去戰勝它的!

當你在正視苦難的過程中,你也就可以正視人生,把苦難唱成一首快樂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