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2000字>

《鄉土中國》讀後感作文2000字

文思屋 人氣:2.01W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如是說,可當今的中國社會我們又該如何去定位它?現代化抑或如先生所講的鄉土?

《鄉土中國》讀後感作文2000字

當然先生所討論的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描述,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是站在歷史社會發展的大方面來考慮的,但我只從中擷取一個角度來微觀地剖析中國的現狀,這也是《鄉土中國》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

從中國社會的演化來看,現代中國社會是由原始社會、農業社會所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人們沿河而居、以土為生,飽含了歷史的鄉土味。從中國的社會主體來看,以耕地勞作的農民居多,而所謂的城市只不過是由那些富裕的鄉村所孕育而來,而城裡人只是城市所製造出來的產物。所以說中國社會基層是鄉土性的,中國是一個散發著鄉土氣息的國度,不管歷史如何前進,也不管社會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根基是不會動搖的。但從中國目前的現實來看,似乎基層性早已被風沙掩埋,面目全非,而現代社會所給予我們只是一個假面具。

無疑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那些所謂的鄉里人,但同時鄉里人也是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城裡人叫他們土包子,鄉巴佬,沒錯,他們的確土,“面朝黃土背朝天”但是在鄉下,“土”卻是他們的命根,是他們活下去的出路。而且世世代代都在重複這樣的路,但也正是所謂的“土”養活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包括那些城裡人,是的,他們不用整日與土為伴,但如果沒有鄉里人在土裡的辛勤勞作,又何以供給他們糧食、衣物?這些人又何以為生?

似乎歷史是這樣演進的。

不知從何時起,城裡一天天富了,人們住進了洋樓,開著豪華的轎車,出入娛樂場所。甚至財富的黑手伸到了鄉里,於是,鄉里不再平靜了,在大片的土地上建起了樓宇和工廠,機器肆無忌憚地在這片曾經平靜的土地上開始了新的征服,就像它們曾經征服城市一樣。緊接著鄉里人的心也開始不平靜了,為什麼他們可以享受那樣的生活,我們卻要在呆在鄉下與雞鴨禽獸為伴,鄉里人開始憧憬城裡人生活了。

也不知何時起,鄉里人開始背井離鄉,到城裡去尋找所謂的幸福了,一個個還是樂呵呵的走出去的。但城裡真的就有他們想的那麼好嗎?城市真的能像鄉里一樣收容他們嗎?

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的,“這些宣洩外出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命運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這就是一代代人眼中所謂的“幸福”,但到底幸不幸福,或許只有那些離開的人自己懂。

是的,異鄉的日子並不好過,進了城裡,他們被叫做農民工,他們的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有了所謂的民工潮、廉租房。他們就像被城市遺棄的孩子,是永遠的流浪者。城裡的人笑他們是土包子、文盲,笑他們滿腳狗屎,笑他們只知道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笑他們永遠幹著最低賤的活、住著最簡陋的民工宿舍,聽見了嗎?城市裡到處都是笑聲……

酒吧舞廳裡充斥的是早已不再純真的鄉村姑娘,此時她們充當了一個很矛盾的角色,就像黑夜裡的幽靈一樣,漂浮在都市的夜空,夜更加糜爛了。貞潔、尊嚴、人格終於在滿是銅臭味的氣息中幾經沉浮後重重地落在地上,又被人踩來踩去,沉重的再也拾不起了。她們曾經懷著美好的夢來到了城裡,又在這裡殘忍地把自己曾經的夢活生生地踩死在腳下,然後變成了城市的傀儡,在滿是菸酒味的.殭屍屋一點點葬送著自己的青春,續寫著城市的繁華。

鋼筋水泥的工地上,有這樣的一群人還在忙碌著。大樓還是一座座空虛的骨架,瘦的像建設他們的人一樣,為了建設這樣的堡壘,鄉里人爬得很高,那是他們在鄉里從未奢望過的高度,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快樂過,他們的心從來沒有被暖熱過,就像這冰冷的骨架一樣。抬頭望去,這些人就像一群可憐的蝸牛一樣,在一座叫城市的高樓上努力地向上爬,雖說蝸牛爬到金字塔的頂峰,他的視野就和蒼鷹一樣廣闊,但他們本不屬於天空,他們是要回去的,回到大地。那些人的住所大多很簡陋,硬的咯人的床、漏風的窗、僅看得清人臉的灰暗的燈,這是他們的生活,但他們卻誰也不能埋怨,因為是他們自己當初選擇的路,這是眼中死一般寂靜的“幸福”。

城裡人笑鄉里人,但他們卻又離不開鄉里人。鄉里人也笑城裡人,似乎這只是對異己生活的排斥。但奇怪的是去了城裡的鄉里人笑留在鄉里的鄉里人,笑他們不懂電腦,不會講普通話,不懂Q……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世界。一個人被笑了卻不生氣,而是去笑另一個人,從被笑者變成了笑人者,還真是好笑,可到底有什麼可笑的,笑的人不高興,被笑的人也不高興。笑來笑去,只有觀眾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