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600字>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文思屋 人氣:4.33K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接下來小編本站給你們帶來《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一】

主要想說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我認為這本書在談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價值觀,另一個就是關於“中年”這個話題。當然,會談論兩個問題都是出於我的主觀選擇,以下言論也僅代表個人觀點。

隨著成長,我們也從無知到對這個世界有了一些自己的認知,或多或少,或好或壞,或黑或白又或灰,也有了所謂的價值觀,有了自己對貴賤的評定。我們變得物慾,變得拜金,開始追逐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直到迷失自我,直到成了“別人”。

"中年“可能不僅僅表示到了一個年齡段,還可能意味著你開始習慣了生活所展現給你的模樣,你不再追逐改變,你把生活作為對下一代的責任。就這樣,你拋棄了你,把自己的生活變作他人的附庸;你失去了你,當你的身體不再把某種渴望作為燃料時;或許你也會成就了你,如果你的生活現狀恰與你的人生目標相吻合。

但正如毛姆所說,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一個人是怎樣看待生活。無論是身居要職擁有顯赫的身份和地位,還是與世無爭地生活於一個無名小島上,只要你能夠在那裡找到歸屬感,那便是你生活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二】

《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一個英國的證券經紀人,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和諧的家庭,拋妻棄子去追尋自己夢想,最終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上用自己的畫筆創作出自己傑出的作品但付之一炬的故事。這本書名氣這麼大,引起許多人思考自己的生活,但我還是剛剛才第一次讀了這本名作,讀完有這麼幾點想法記錄下來。

第一,我們要月亮還是六便士?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這個問題不用討論,肯定大部分人去選擇“六便士”對社會才是一個好訊息,正是普羅萬眾們對物質的慾望才造就了當今社會物質的豐富和經濟的發展;也肯定得有少部分人去追求“月亮”才能讓我們的社會除了銅臭還有美的存在。那對於我們個人呢?尤其是對於我呢?我覺得我的想法與書中的布魯諾船長不謀而合,布魯諾船長說自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個藝術家,查爾斯是用畫筆描繪自己的夢想,而他是用生活來闡釋自己的理想。我覺得我骨子裡是一個文藝青年,雖然我文筆也不好,也沒有任何作品,我覺得別人是用文章和詩詞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我則用我的生活來書寫。所以我不是去追逐夢想,而是在生活中表達我的夢想。

第二,如何看待別人的選擇?我覺得這本書寫的好的地方在於,作者不是用勵志的方式來寫查爾斯的故事,沒有鼓勵大家去追逐“月亮”,而這好像一直被認為是“政治”正確的。作者只是描繪了這樣一個人,做了一個這樣的決定,然後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大眾總是犯一個錯誤,以結果去評判這個人是否值得被理解和尊重,書中的查爾斯對待人事的冷漠和他的想法對世俗造成的衝擊,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鄙視、排斥、厭惡的,但是當他的畫賣了大價錢,大家又搖身一變改成了欣賞、理解、同情的了,翻臉速度堪比翻書,甚至連恨不得他去死的前妻,也接受記者們的訪問,並用言語粉飾著他們的關係與感情。大家表面上是贊成查爾斯追尋“月亮”的行為與勇氣,其實還是讚美他創造的“六便士”(這次真不是六便士了,是許許多多的六便士)。那些放棄了“六便士”去追尋“月亮”的人們,如果他們的藝術品或其他各種成果沒有得到金錢方面的肯定,那他們就不值得擁有我們的理解和尊重嗎?

第三,我們如何看待別人對待我們的態度?不去受別人的影響,能夠堅持自己的道路也是被大眾接受的“政治”正確的處理方法。書中的查爾斯已經夠不理睬眾人的態度了,他能拋妻棄子,能忘恩負義,能漠視任何傳統,能無視貧窮的折磨和病魔的糾纏,但他離開了英國,去了巴黎,又離開巴黎,去了馬賽,塔希提,最終與土著人生活在南太平洋的小島上最偏僻的小屋裡。書中說他在那裡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家,書中沒說他為什麼覺得那裡是他的家,但我想最大的原因是他在那裡感到了接受而不是排除。即使是查爾斯這種完全無視傳統與社會規則的人依然能跨越半個地球去生活在有人認同的地方,那我們又有什麼自信說我們不理別人目光,專心做自己呢?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和親戚,但是我們能選擇自己的人生伴侶,我們能選擇誰做我們的朋友和同事,跟查爾斯學吧,如果不想改變自己,那就找理解和尊重自己的人一起生活和共事吧。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漢姆雷特”,我想我對於《月亮與六便士》中人物的看法也不會與別人完全相同,估計也不會與之後再看的感想完全一樣,只是記錄下來,因為它們存在過。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三】

同事與我分享一本新得的書,這本書她自己還未啟讀,就借給我看了,但因年底工作忙,一直擱下了。她曾追問我是否讀完,這才提醒我翻看這本需要儘快還回去的書——《月亮與六便士》。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從翻看這本書的那一刻開始竟迅速勾起我的好奇心,作者像“我”的化身,知我所想、知我所疑,在漫不經意間探究“怪人”——思特里克蘭德,這位畫家離奇的一生。

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後,主人公最後遠居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最終找到了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的環境。他創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後世震驚的畫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讓土著妻子答應在他死後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我追隨小說第一人稱的經歷、見聞,慢慢了解小說主角思特里克蘭德,像我對待身邊的一位老友,真切的關心並見證思特里克蘭德的生命足跡。他對自己的命運從來也沒有抱怨過也不沮喪,他拋棄掉世俗中兩個女人對他的嫉妒和禁錮,在土人愛塔的守護下實現自己理想的昇華,尋找到了自由的、本初的另一個靈魂。作者藉助第三者醫生之眼,讓我們看到這一神祕的壁畫。壁畫的內容已不復存在,但一個外行的醫生口述的這段軼事,卻讓我們也感受到了壁畫給人的震撼衝擊波,如同體驗到了空間的'無限和時間的永恆。

理想與現實就像書名中的“月亮”和“六便士”,它們就在身邊,我們手握現實,遙望理想,又有誰捨得離開現實?當身邊出現能拋棄六便士,追尋月亮的“怪人”時,人們就會用世俗的觀點去桎梏並用輿論引領其迴歸現實。但是小說中的“怪人”還是憑著自己的執著得到了月亮,終究實現了理想,這樣的結局鼓舞著我要勇敢的追求理想,不忘初心。

在開始寫《月亮與六便士》的感悟之前,想用最近在微課上學到的思維導圖給各位讀者呈現一個主要的人物關係圖。這份人物關係圖是我自己親自梳理的,如果你有看過《月亮與六便士》希望此圖能讓你想起書中人物形象,如果你沒有看過《月亮與六便士》,希望我在表達我讀後感的時候此圖能夠讓你明白書中主要人物關係。

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後我既不悲傷也不難過,對書中的人物既不討厭也不喜歡,以前讀完一本書後對書中所表達的情感要麼喜歡要麼厭惡,或多或少都會有自己的一些情感傾向,有理智的,也有不理智的,但這本書中的人物形象我既不贊同他們,但也不反對他們。對他們的情感保持一種中立態度。我也在知乎上去搜索讀者對《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發現對這本書的看法就如同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時我的感悟就是經典的書本就是作者不帶入自己的情感,用價值中立的態度把書本呈現出來,在作者完成書的那一刻起,就不在屬於作者了!頃刻間對毛姆佩服起來。下面是毛姆的相片。

下面黑色字型是書中一些的摘抄

“斯特里克蘭德太太是一個富有魅力的女人,她愛丈夫。我想象得出他們幸福生活,誠實、體面,外界的危險災禍是干擾不了的。而且,因為兩個向上的可愛的孩子,顯然註定能發揚他們家族和地位的優秀傳統,在這人間不是沒有意義的。他們會不知不覺變老;她們會看見自己的女兒長大成人,到了年齡就結婚成家——一個出落成了漂亮的大姑娘,有健康的孩子的未來母親;另一個又是英俊的小夥子,很有男子氣,顯然能成為一名軍人。最後,功臣名就後進入有尊嚴的退休生活,子孫們敬愛有加,度過一個幸福的值得的一生,活得一個大壽數,安然進入墳墓。”

這種生活方式無疑是無數夫妻的平安一生的故事,是人世間生活的樣本。可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毫不猶豫在自己40歲的時候離開家庭,前往巴黎學習畫畫,四十歲才開始夢想,很多人都會持懷疑態度。包括我自己。但作為社工專業的學生,我卻看到另外一種問題,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安然度過晚年,有一個賢惠的妻子,有兒有女,兒女成家,就可以安然度過晚年了嗎?我持懷疑態度。有多少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兒女有房有車,能夠娶妻生子,有一個圓滿的婚姻,不惜把自己的存款,房產給兒女。因為在他們生活中,認為兒孫滿堂對自己而言就是一種幸福的晚年,可是到了晚年的時候,當父母沒有財產,當父母不能滿足兒女需求的時候,父母連說話權都沒有,這就是所謂的晚年嗎?這讓我想起了書中的一段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