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600字>

《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通用5篇)

文思屋 人氣:2.63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通用5篇)

《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1

近日偶讀書,南華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書盡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齒留香……

人生在世幾百年間,能看盡滄海桑田,月缺月圓,參悟其中道理玄機者又有幾分?

談學問,簡言“學”,一字好寫,秉承幾難?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名言,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合,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的。

為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成為了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2

我不是一個善於總結反思的人,對於《論與別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記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對於《論語》裡經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對我的感觸特別大。“小人之過也必文”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文過飾非”。有些人對於自己的過錯,總喜歡給自己找一個藉口、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過錯。而一個君子錯了,就承認錯了,所謂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和太陽、月亮一樣,偶爾有一點黑暗陰影,大家都看得見。可是等一會就會過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過,不要自己去掩飾,錯了就坦誠錯了,大家都看得見,這就是君子風度。不過現在明白了,改過來,人們就像對月亮、太陽一樣,仰望他的光明。讀到這幾句話的時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這方面我是個君子還是個小人?對於自己的過錯我是否能夠坦誠?不,我沒做到。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當我錯怪了某位同學的時候,我曾因為自己是老師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說聲對不起。現在返回頭來想想:我們教師都在教育孩子誠實,不要說謊,但老師自己卻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這叫孩子怎樣做?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當我們面對錯誤,勇敢地說出“對不起”的時候,我想,因為我們的坦誠,我們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師。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這也就是所謂“執德不弘、通道不篤”。譬如:看見別人做好事,心裡一定肅然起敬;看見人家有好畫,心裡也很欣賞;讀書時看到有些道理很對,也很開心,但是我們照著做了嗎?沒有,這就是“執德不弘”。我們沒有這樣遠大,我們也服從真理,看見別人做好人好事也很欽佩,但是自己做起來,沒那麼積極,不能發揮。我們人生的體會,有時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到處理事情時,自己的個性、脾氣一來,就不管道理了,這就是“通道不篤”不踏實。“焉能為有,焉能為之”,換句話說,自己沒有建立一個人生觀,自己沒有中心思想,簡單一點就是缺少一種目標的動力,這就像我們最近在寫的三年規劃,開始時,我有些迷茫:我該怎樣給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標在哪裡?偶然間在雜誌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情:法國一家報紙曾經進行刊登過一個問題:“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救哪一幅?”據說這家報紙收到數以萬計的答案,人們紛紛論證自己的選擇,有的甚至寫出幾萬字的論文,闡明為什麼應該選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為什麼應該是“向日葵”而不是“巖間聖母”。眾人相持不下,誰也不服誰,直到法國著名作家貝爾納說:“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簡單,在失火的情況下,到處是濃密的煙霧,你根本無法看清哪幅畫掛在哪兒,如果你冒險進去找你心中認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結果是在找到那幅畫之前,你自己已經葬身火海。而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雖然不是最有價值的,但卻是最可行的。再說,一幅畫只要能掛在盧浮宮,就說明它怎麼都差不到哪兒去,尤其當其它的畫都化為灰燼以後,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會變得不普通不尋常。

這個故事給了我一個啟示:給自己訂一個目標,並不是一定要價值最大的目標,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目標。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一個前進的方向,儘量做到執德能弘,通道能篤。

讀了南懷謹的《論語別裁》讓我想到的是瑞典漢內斯。阿爾文的名言:“如果人類要在21實際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是我們華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結晶。對社會,對人,對社會和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作詳細而又精煉的透視。《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為我們明白地講述了:《論語》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南懷瑾老先生把《論語》用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遍,將孔子為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3

從《學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明白了,這個學生在家裡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說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裡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裡,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同時又“泛愛眾”,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裡,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說,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進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富貴、對金錢的認識。

孔子告訴了我們應該追求富有,這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實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貧窮,社會怎麼發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掙到錢,幹什麼活都行,但是我們應該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線。該掙的錢我們理直氣壯地掙,心裡塌實,當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幹累活。現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可以不費力氣,得到一筆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生活上一個層次,在這個時候,一定認識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線。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人與社會》,一個農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如果賣了的`話,那麼家裡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幾個青銅器可以賣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他把青銅器上交了國家。孔子話和這個小故事中我覺得對富有的認識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說起來容易,真地做起來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有一定的修養。隨著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教師的工資也是不斷增長,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清醒地面對自己的職業和金錢的關係,為社會和國家培養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這也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吧。確切地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雖然孩子們小,但也要將心比心的為他們想想。當你要求孩子們做某件事時,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嗎?然後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範。正所謂“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論語別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說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這就是獅子,對任何事都是認真對待。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其實,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大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們從來不把小事當作小事看。所以對於毛躁的我來講,我要做“獅子”,任何事都當大事來做,竭盡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會成功的。

南先生最後說“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職業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把計劃落實下去,有時需要做一些說服工作,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會叫賣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不是說服不說服的問題,哲學的深層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學一些哲學,這也是提高我們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論語別裁》一部分淺薄的看法,雖然未能全部領會,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這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吧。

《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4

說到《論語》,沒有人不熟悉,最為經典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對論語的認識基本上都來自於我們所學的課本,對意思的理解也基本來自於書本的註解和老師的分析。如果不是對它特別有研究,大抵是沒多少人去看的。畢竟古文雖說文字的功能比白話文更強大,但理解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總感覺和現代有些脫節。當我看到《論語別裁》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起了曾經看過的由《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本人學習歷史時不是很認真,歷史上的大事件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真是掌握不好,但我又很喜歡看歷史,所以當我讀完《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關於明朝部分時,我對袁老師佩服之極!那種歷史問題現在化,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我覺得能把歷史講解到這個份上,真是大師!當然,南懷瑾先生通過《論語別裁》,給我們還原論語的現代版,同樣是讓人欽佩之至!深覺南先生學問的博大精深,在著述中,他廣徵搏引,談笑自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了傳統深奧的經典,或引詩句,或講典故,或解學術,循循道來,不管是樸素道理還是人生哲理,都能讓讀者有所感悟。

翻開《論語別裁》,在前言裡,我就看到了一位謙虛的南懷瑾先生。他寫道“本書定名‘別裁’,也正為這次的所有講解都自別裁於正宗愚者經學之外,只是個人一得所見,不入學術預流,未足以論下學上達之事也”,其實南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人都不應該說我是最好的,因為是別裁,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必要拿條條框框來界定,要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張中行老先生的一番言論,某種意義上說其實也是“別裁”。我欣賞南先生謙虛、低調的性格,那是對我做人的一種啟發。

當我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從中領悟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在解釋這段話的時候,南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可求”與“不可求”是針對人生道德方面講的,如富貴符合道德規範,符合“道”,即使是很苦的事情,也願意做。如果富貴靠不擇手段去求得來,這個富就很沒有道理,很難接受。認為是不可以做的,富貴與我們是沒有什麼關係,我們還是走自己的路,幹我們喜歡事情吧,寧可保持那份物質上的清貧。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個人自身修養的體現。

從《論語》中處處能夠明顯感覺到孔子的“因材施教”,這對我也是很大的啟發:同樣一個問題,對不同的人有深淺以及側重不同的解釋,很講究針對性,從中也能夠感受到那時候人的生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死板,為人處事雖有原則,但也要因人而異的,連孔子這麼一個如此有堅持和自己理想的人都懂得處處變通。想想自己,有時候太過較真實在沒有必要,何況從道家的角度,更要懂得順勢而為、因勢利導。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的,通過閱讀《論語別裁》,學習《論語》的精髓,讓我明白,很多感悟不單停留在理論上,更重要的是要把這些感悟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上。《論語》中給我們闡述的學問的真諦,孔子關於教學的見解,這些都應該貫徹到做人做事之中,貫徹到我們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時促進教育教學工作。儘快使自己成長起來,成為一名當代合格的教師。

《論語別裁》讀後感600字5

說起南懷瑾的這部《論語別裁》,在大學時候,就有一位老師向我們推薦過,當時讀過一些,覺得這位老先生很是博學,個人的經歷也很豐富,所以解讀起《論語》也是非常地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但是,後來也聽說一些大學教授說,南懷瑾實在稱不上是什麼“國學大師”,他所解讀的東西也有誤讀誤解的地方。以我個人淺薄的學識,實在難以對此進行甄別,只是覺得,凡是有道理、有啟示,切中現代人問題的言辭,總是要注重吸收其合理的地方,至於那些不明白的、不喜歡的,那就隨它去吧。

翻讀這本《論語別裁》,到處都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引用的成語、警句,這本孔子的語錄對中國人的思想、行為的影響真是巨大,不過可惜的是,中國人熱衷於說一套、做一套。記得某位清朝時期來中國的傳教士說過,中國的官僚階層總是把孔孟之道、仁義道德放在嘴上,但是實際上,他們是極其狡詐的一群人。這其實也不能算中國人的特色吧,從人性的角度而言,“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新約羅馬書》。

說到這裡,想起《論語別裁》中解讀“述而”的一段文字,原文是“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南懷瑾寫道:“我們都犯了這個毛病,有時候:‘唉!這個社會沒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這個社會是混蛋。這也是‘長慼慼’的一種心理病。心裡憂愁、煩悶、痛苦。”這句解讀可真是說到我自己心裡去了。哪個時代、哪個社會,都是一堆問題的集合體,與其埋怨,不如做點實際的事情,去改變周邊的小環境。就像有人說的,中國不好,在於我自身的問題,一切要從自己改起,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原文中接下去的這句話,對我而言更是心有慼慼焉。這句講的是孔子的個人風範:“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我深深感覺,自己應當效法孔子之風,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這三個方面。第一,溫而厲。我個人性格是非常溫和的,但經常也會遇到人善被人欺的情況,毫無一個“厲”字可言。我想君子為人,應當自信、自尊、自強,決不可溫而無骨,軟趴趴的,必須堅強起來、堅定起來,有所持守。第二,威而不猛。我是既不威,更談不上猛,今後如果性格上能夠堅強起來,在“威”、“猛”之間做到平衡是必要的。第三,恭而安。我個人是恭敬有餘,而安詳自如則不夠,在領導面前內心緊張、唯唯諾諾,缺乏活潑、安和的氣質,這也是我要努力去操練的。

那麼這些君子之風如何養成?個人性情如何操練呢?我覺得,還是要從實踐中去鍛鍊,去成長。雖然說年近三十,品性也趨向穩定,但是,人永遠不能放棄改變的可能,孔子說“後生可畏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人生苦短,再不改變、再不成長,恐怕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