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400字>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400字範文

文思屋 人氣:7.69K

《明朝那些事兒》是以明朝史事為內容,大結局則講述了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史稱崇禎皇帝。下面由本站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400字範文,歡迎大家觀看~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400字範文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400字一】

原來,我是個三國迷。我覺得除了三國,中國歷史上的哪一個朝代都是很無聊的。但在這個暑假裡,“當年明月”讓我明白了,其實那一個朝代都有它的特點,都有它精彩的篇章,特別是“明朝”。而他告訴我的方法,就是我最喜歡的七本書:《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至第七部。它的作者也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當年明月他以一種幽默的方式,向我表達了明朝280年的那些事兒。

的確,這套書寫得很有意思,比如其中有一段說:皇帝召來一位猛將來拜見,這位同志的家中剛好死了人,於是,這位仁兄就穿著孝服,然後給皇帝磕頭。作者說這場景實在太像靈堂。讀到這,你一定捧腹大笑,當年明月很幽默吧?

在我讀這本書時,我覺得這本書有一個別的歷史書沒有的特點: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特別注重寫事。而當年明月在寫明朝的時候,他注重的不是隻寫事,打仗的部分只是一筆帶過,人物的對話也很少寫,他最主要寫的是人,每個人怎樣怎樣,人物的心裡想什麼,人物幹什麼,在寫朱元璋的時候還出了份檔案,真是做到了他的寫作理念: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心。

這一套書我幾乎10天看一本,那就是因為當年明月寫的書很吸引我,讓我只要一拿起這本書就放不下去。並且在這個暑假裡,我的腦海裡又多了一個朝代的印象“明朝”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400字二】

明朝那些事》讀後感

歲月不饒人,明朝時期的事情發生了種種事情,看完了這兩本書,我深有感觸。這部書是當年明月,也就是石悅寫的明朝“通史”。這書從明朝開國的朱元璋說起對當時的十七帝王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了全景展示,充分的體現出當時政治思想與當時開國皇帝建立的帝國進行了詳述。

第一部中寫的是朱元璋生於亂世當中,揹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沒有背景,沒有依靠,沒有後臺。他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爭取得來的。他歷盡千辛萬苦,一次次的從死神的魔掌中掙脫,一次次從死人堆裡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後繼續戰鬥,一直堅持著。

也可以說在當時最優秀的統帥非朱元璋莫屬。

駕崩後傳位於長子朱標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臺就要削潘。後燕王朱棣以“倩難之役”的名義奪位。

在讀到第二部結尾時我的感覺只是當時的濛濛淒涼,它講到鄭和下西洋,修著《永樂大典》南下討平南安等,後來永樂帝於北伐蒙古歸來的路途上病逝。明朝在經歷了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後開始進入了動盪時期。讀到這裡我也只是覺得當時的“悲慘”,也只是慢慢的看下去。大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而導致了二十萬大軍在土木堡喪於一旦幸虧忠臣于謙奮力救回了明帝國,但隨即又有兩位皇帝爭奪王位的“奪門之變”後都被害身亡了。讀到這裡我才曉得了什麼叫歷史小說的精彩與其對此使讀者的眼球應接不暇,欲罷不能。

也是這兩部歷史小說我感覺到告訴了我影月之殤影歌的感傷。明朝的言官也告訴了我們直諫者未必忠。貪官們告訴我們貪wu者未必奸。皇帝嘛,呵呵,真活的不是人~朱元璋的身世告訴了我們要自食其力,像他這樣沒有依靠沒有後臺沒有背景的'人都能當上皇帝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400字三】

用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我終於把《明朝那些事兒》(1-7卷)全部讀完,簡而言之,《明朝那些事兒》是一套可讀性很強的書,作者用通俗、幽默的手法、再加上自己的觀點描述了明朝從開國到滅亡300年的歷史,歷史是很精彩的,但把歷史寫的很精彩的人很少,《明朝》是一本好書。

“以史為鏡,可以知進退”,但讀完本書後,發現儘管人們的生活、科技、觀念、衣著變了,但規律依然沒變,該犯的錯還在犯,政治鬥爭仍在繼續,鬧du立的依然在鬧du立,彷彿是一個輪迴。網際網路20年也許只是一頁紙,中國IT巨頭也許有一句話,盧鬆鬆部落格都不值得一提。

300年的官場沉浮與科舉制度,就像現在的公務員與大學聯考一樣,趨之若騖。整天吵架扯皮的大臣,整天內部折騰,拿錢不辦事的欽差,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現代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