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通用5篇)

文思屋 人氣:5.72K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通用5篇)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1

第一次拿起這本書,就因為那一句《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所以我停下了我的步伐,輕輕的翻開第一頁,裡面似乎有吸引我的地方,不覺中就翻到了最後一頁了。感觸很深。自身本來就是那種會藉助外在原因,而對於一件事情的沉思在其中的。讀完了後心靈像受到衝擊一樣,其實每個人在最初都有著一樣的本質,但都隨著環境慢慢改變…。我大概也是如此,檢討著曾輕的青春,我是如何虛度了。而接下來的生活,我應該如何重新審視自己、尋找自己。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是韓國著名作家金蘭都所寫,在書中,畢淑敏所推薦。作者金蘭都首爾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消費者研究系主任,韓國總統辦公室、三星集團、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等企業專業顧問。我們都會不自覺的發生感嘆,偉大的成功人士。年輕時,也和我們一樣,迷茫過,痛苦過,不知自己追求的方向,也曾墮落過,放棄過,偉人之所以人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走出了“沼澤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就像作者這樣訴說自己青春一樣,我們也經歷了別人走過的彎路,我們有努力過,雖然結果未如我們意,但是我們也有堅強的走了過來,經歷著並承受著,關於愛情,夢想,挫折,迷茫,擇業。

每一個人都在經歷過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後,還能發出這樣一句——這就是我的青春。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堅強與勇敢,但同為青春的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呢。我們剛踏入社會不久,我們對自己的將來有著美好憧憬。當在工作上,生活上,感情上,遇到不如意,然後就開始自暴自棄,然事負面潛意識不到增加,我們就會開始害怕,恐慌。甚至開始害怕。我們慢慢就是會丟失自我。糟糕一點,部分的人們選擇脫離生活的痛苦,而放棄上帝賦予我們的生命。好傻的做法。我只能這樣子說。生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壞。因為好的一面。我們忽略了。相比作者的人生經歷,我們經歷的少之又少。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生活著。當我讀完《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我不得不用慚愧來形容。因為不安,所以叫青春,因為迷茫,所以叫青春,因為彷徨,所以叫青春。因為孤獨,所以叫青春。因為忐忑,所以叫青春。多麼美的藉口,是在為我們的墮落尋找藉口嗎?

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我們的希望在哪裡;二部分:年輕,所以傷得起;三部分:奇蹟是靠點滴積累而成功的;四部分:我們該用青春追尋什麼。同時也包括著序與後記。作者一開始就用奇妙的想法把人生與時間做了這個的詮釋:假如人生壽命是80歲,將人生設為24小時,24小時相當於1440分鐘,而將些分為80年,1年就相當於18分鐘,相當於3個小時,以此作為類推。我們不會在抱怨我們沒有時間,我們已經老了,許多想做的事情已經從我們指間消消離去,就像《本傑明,巴頓奇事》中的一句臺詞:人生從不會嫌太年輕或太老,一切都剛剛好,我們不能只心動,有時必有需要行動,就像象牙塔中的那種清麗之美,是水泥和玻璃打造的現代建築所不能比擬的,只有身處自然之中,才能感受這種身心沐浴,同樣我們是否能選擇正確的路,作者把其分為兩類:一類是箭派,對自己未來胸有成竹,一類是紙船派,迷茫不知自己追尋的方向,不論是箭派還是紙船派,它們都存在著弊端,箭派不管對錯的只瞄準一個方向,不能根據自己以及時代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目標,而紙船派如此迷茫不定,隨波逐流,最後終究淹沒在時代之中。我們應該箭派與紙船派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的姿態,才會更好的飛翔。時間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個要素,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棉裡的水,只要你擠就會有。成功人士一天會有25小時,而失敗之人一天是23小時。我們應利用好雞肋時間。創造出更多的價值。1+1原則更是可以改變世界,一天投入一個小時,堅持投資一年相信一定會有所成就。支起成功除了時間還必有具備三個非常重要的要素:目標,方法,實踐。三者缺其一都會讓人生的三角形失去一邊。為了達到三者這間的平衡,我們需要不斷的自我省察,並撐起三角形的中心點。

羅馬之所以是羅馬,全憑風雨,是呀。只有我們經歷了歷練之後,才能茁壯成長,放棄並不等懦弱,有時也需要勇敢的墮落。愛情,一個永遠存在的話題,愛情不是購物,不能貨比三家。按方案篩選,更不能適用魚塘管理。雖然每段感情都經歷相識,相知,相愛,分手,和好,再分手,最好形同陌路的宿命。但感情是神聖的,我們言人真對待感情,永遠想信終究會尋求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幸福。親情,永遠不會變質的情感。在你呱呱墜地的一瞬間。親情就開始伴隨我們成長,無論我們多大,父母都會把我們當成孩子來對待。捧在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但父母的出發點都是因為愛。我們不可以一味的叛逆,違逆父母,我們也不可以像個小綿羊一樣。自己的人生任憑父母左右。我們應權衡好兩間之間的關係,更好的做出選擇。

年輕即是一種功能,就算按錯了一個按鍵。機器也不會癱瘓。並非因為已經過去,而是因為將來,不是因為絕望,而是因為希望。不是因為挫折。而是因為潛在的可能,青春才能如此美麗,因為痛,所以才稱的上青春。

我們沒有理由在墮落。沒有理由在虛度我們的時間,我們可以適當的迷茫。因為20幾歲就是用來迷茫的不安的。但不是忘記,迷茫過後,我們應回到自己奮鬥的路上,開始我們新的征程。

因為痛,所以才稱的上青春。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2

因為不安,所以青春;因為茫然,所以青春;因為彷徨,所以青春;因為孤獨,所以青春;因為忐忑,所以青春。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茫。在一個激烈競爭的年代,要拼什麼才能拼出未來?

如果說韓寒的《青春》提出了這一代年輕人的希望在哪裡這個問題,那麼金蘭都老師的《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則剛巧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在本書中,作者如實地把成年人們所不曾瞭解的我們年輕人的困苦和不安都展現了出來。作者幫助我們診視這些無法向他人傾訴的苦痛,並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從這種苦痛中找到為未來打拼的能量。本書與其他青春主題的書籍的最大不同在於,它並不是一本訓斥我們年輕人為什麼這麼自私、無能、不爭氣的書,也不是一本空泛的喊口號的書。它實實在在地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前途就一定有光明,它就像朋友一樣靜靜地傾聽我們的苦惱,並通過睿智的寥寥數語,引導我們發現自己,獲取自己人生答案的書。

讀完本書,我明白了:年輕本生就是一種痛苦,但這種痛苦是美麗的。是因為年輕代表著將來、希望、潛在的可能;所以,它是美麗的。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年輕,來自對懸而未決的未來的不安。青春施加給我們的真正壓力,並非是哪些需要積累的證書和業績,而是看不到未來的不安感。因為看不清,因為對未來一無所知,所以時常感到迷茫而痛苦。所以,年輕的我們,連痛苦都是美好的。

本書的副標題叫做“寫給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我們現如今都開始獨自一人面對生活。雖然我們已經被認定為成年人,但剝去表面的成熟,我們並未做好由裡到外的成年人的準備。所以,我們會覺得迷茫,我們的希望到底在哪裡?

不管現在的你正經歷著怎樣嚴重挫折,處於怎樣的迷茫,本書能夠以低沉有力的聲音鼓舞你,告訴你在殘酷的現實中,還為你留著那一種最美好的可能。

現在的你應該來讀這本書。跟這本書述說你的故事,利用這本書,用“留給自己的一種可能”來照亮你自己的路。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3

活在當下,這樣的說法是很多人的座右銘,但是卻很少有人去真正用實際行動去詮釋它真正的意義。我也是其中一個。我總是在下決心,在做著與自身的實際行動相悖的無用功。我總是在幻想,似乎我的生活就是存在於我給自己設定的期望值之中的。但是我的行動卻只是基本停留在幻想中,沒有實際的行動,好高騖遠。這一直是我難以改變的自身最大的弱點。我總是在責怪自己、抱怨自己為何這麼懶惰,但卻沒有改正。但就如同金蘭都先生在《因為痛,所以青春》一書中所表達的觀點是一樣的,我正在享受這一懶惰的過程!這太可怕了,對於一個正處在大好青春期的我,可能還有很多一部分人來說。

懶惰,是一個習慣。正如同我們每天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這樣的說法很可怕,也許有人並不認同,認為“這只是你自己的所作所為,沒必要殃及到別人。”但是我們之中確實有人正在像我一樣這麼做啊!非常遺憾地表示,我很為這些我浪費掉的不能再生的時間感到可惜和唏噓。我想做的事,一直沒有做到的原因就是我認為自己有無數個明天去拖延,而這些“明天”不正是我正在虛度的今天嗎!讀一本有益的書,讓我現在正視自己的缺點,我感到非常慶幸。書籍的力量真的是很偉大。它可以讓你懂得或者更好地去詮釋你所迷惑的、混亂的一切人生觀,從而使一個人成長。金蘭都教授的這本書,對每個像我一樣的剛成年的人所給予的啟示是非常強大的。它可以改變我的習慣,讓我向更正確、更明朗的路上前進。

我經常認為自己的人生跑道比起同齡人已經晚了太多,但是書中所指出的“人生時間”卻與我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它是這樣描述的:假如一個人能夠活到80歲,將這一生設定為24小時,那麼剛剛大學畢業的24歲的人,將處在一天中的什麼階段呢?是溫和煦暖的早晨,還是無限好的夕陽西下呢?答案是,正處在一天當中的早晨7點12分!神奇吧。我們可以以此類推,一位剛剛退休的60歲老人,正處在傍晚6點。正是美好的夜生活即將開始的時刻。這樣的話,按人能活到80歲來說,一年相當於一天中的18分鐘。這樣看的話,我們的人生時間確實變得比我們預期的寬鬆不少。所以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追逐,去學習。

看過書後對我的啟示真的非常大。幾乎全部內容都是我所經歷的、困惑的。教授也給了非常得益的指示。例如把生活中的時間調整利用,把上網的時間改為讀報,把雞肋時間好好利用起來,把已經成為習慣的那些惡劣的習慣統統改掉或者儘量減少,從而做些對自己說能力提高有用的事......那些人生經驗和告誡會一直提醒我激勵我將自己時刻管理好,也對以後的人生有更加形象和生動的認識和準備。

我想這本書這麼令全世界的年輕人都為之感動的原因就在於,金蘭都教授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是站在我們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問題,並給予我們更明確的解答,使我們更正確的看待我們的人生,並更加努力地去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不為任何人。他比我們都更加了解我們的青春,也比我們都更加會去省察自身。更重要的就在於,他並不是一味地去以一個師長或者一個長者的身份去對我們進行說教,而是通過訴說這樣的方式來使我們更加印象深刻。並且會在書中不斷反省自身的缺點,毫不避諱。也許正如書中寫到——正確利用屈辱,有一天它會為你保駕護航。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4

青春,是一個多麼活潑多麼陽光的詞啊。處於青春時代的你和我,歷經了啃著手指邊寫作業邊吃零食,吃個冰激凌吃的滿身都是,看少兒頻道的動畫片,和小夥伴賓士在寬闊的操場上相互追趕,打鬧……那麼多活潑與陽光的日子,為何現在不像以前無憂無慮,肆無忌憚呢?因為我們都長大了,累積學習了很多知識,收了不少紅包,慢慢地也在經歷著人各有志,各奔東西。聽得多了,看得多了似乎對於外面的世界更加好奇,對於那個叫“社會”的名詞有了更復雜的理解。現在的我和你似乎有著相同的希望與失望,各有各有的快樂又偏偏對“成長”有深深地感觸……

你知道麼?親愛的夥伴們我們現在雖然會隨著每年生日的來臨面對自己變老的事實,但我們現在只是位於“早上6點”的人生時鐘上啊!這是開始一天的時刻,是美麗寶貴的時刻。然而我們卻在20歲或者20多歲的時候就要面對升學及以後的就業問題,在外地上學恐怕要從這一刻起開始盤算假期打工掙多少錢還要操心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了吧。我們小時候生活的確是安穩,或許那個時候要比現在幸福,是因為有媽媽拿手的飯菜擺在桌上,有你喜歡的玩具,有一起玩過家家的小夥伴,即使你犯了錯大多數情況下也是爸爸媽媽說說你,教育你,你並不會為錯誤承擔什麼。因為幼小的你需要別人的保護與陪伴,但此刻你已不在是哇哇學語的三歲孩童,你亦不屑再看什麼金剛葫蘆娃,擺弄什麼洋娃娃或者玩小汽車,現在你走出了童年這個圈子,不能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你成長,自尊心也跟著成長。你驕傲地說要去看面外的世界,殊不知外面的世界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初入社會我們就被一股要成功的強迫感裹挾,其實我們還並未做好由裡到外變成成年人的準備。20歲來了,青春來了,它像春天的.風溫暖柔和,像夏天的雨清涼舒爽,像秋天的葉落英繽紛,像冬天的梅孤芳自賞。青春如四季,四季裡我們和青春在一起。所有屬於青春的詞語都屬於我們,雖有描述青春的樣子也都是在表達我們的心情。

讀了《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寫給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我覺得雖然作者已經是名符其實的“成年人”但和你我的心一樣都是那麼年輕,那麼有活力。然而這顆火熱的心也同時在經歷著不安,彷徨,忐忑,因為有太多的時間我卻不知道該做什麼,有太多的人出現我卻分不清哪個是真心待我好,有太多的煩惱卻總被大人所駁回,斥責“小小年紀,哪知愁滋味”,他們談論著的都是自己引以為豪的年輕時代,“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比現在條件差多了,但我憑著不屈不撓的意志克服了困難”……他以隔壁家的並不比我們大多少的大哥哥身份在文章最初便寫下了這些引起我共鳴的話語。是啊,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的確孤獨……

但比起沉淪在孤獨漩渦的悲傷,筆者更多的是用深入錢出的道理在教我們“年輕,所以傷的起。我們不應該害怕失敗因為”地面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遠,況且我們還很年輕,任何墜落所造成的傷痛都可以很快痊癒。而且墜落的過程中其實會有翅膀協助我們,我們應該自信地鬆開手中的繩索,張開信任自己的翅膀,勇敢地墜落”和鼓勵我們要堅定自己的夢想,不要在意其他人的意見與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大學裡除了畢業證書還可以帶走更有意義的東西,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請不要獨自去玩,不要獨自吃飯,請關上電腦,摘下耳機,投身人潮之中,享受快樂。

是時候從低迷中走出來了,其實我們只是享受著懶惰,只是身在這個社會不得不學著多保護自己一點而變得自私了一點,只是還身在父母設計好的未來裡,脫離不了媽媽的保護……無論我們在走著什麼樣的路都會找到青春的。就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讓身體運動起來,多見朋友,要工作,不要喝酒,早睡早起,用讀書代替遊戲,用讀報代替上網,用思考代替發呆,用對話代替發牢騷……就從此刻做起,不晚,不嫌晚,因為我們還只是的“清晨6點鐘啊!”

如同書中所述“20歲,決定自己想去的地方,考慮清楚我的優點是什麼,最擅長什麼,有哪些獨特之處,我的定位在哪裡,不要介入任何事物,將父母的期待,社會大環境,朋友之間的影響等因素全部拋在腦後嗎,正視最本真,最赤裸,最真實的自己。20歲,比金錢更重要的是未來,坦然地接受經濟上的窘困,不要將眼前的利益作為所有事物價值和意義的評價標準。20歲,就是用來迷惘不安的,青春加在我們身上的並不是那些需要累積的學分和成績,而是對未來的一無所知。許多現實的問題需要思考和決定,畢業,找工作,同什麼樣的人相戀並組成家庭,眼前的選擇餘地無限多,令人眼花繚亂。眼下便是你人生中苦惱最多的時期,事實上,你要苦惱的是還很多。大學,歡迎你進入這個問題爆發的時期;青春,歡迎你進入這個苦難爆發的時段。請熱愛你眼前的那些苦惱吧,20歲就是用來迷茫不安的,這是必然的經歷,請投入全部經歷去思考並謀劃自己的將來!”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寫給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你。我想,我們的煩惱以及種種變化是青春給我們的,因為青春所以不安;因為青春所以彷徨;因為青春所以會痛……其實,我們也在快樂地享受這種痛。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讀書筆記5

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進入了大學,不再是孩子,煩惱、痛苦隨之而來。在某位好朋友的推薦下,我靜下心來,讀了一本書——《因為痛,所以叫青春》,這本書是改變亞洲億萬年輕人的療愈經典,一位導師父親寫給迷茫孩子的疼痛共鳴。

很多時候,在學業上,在工作上,甚至在感情問題上,我們這些年輕人甚至還沒有邁出踏進社會的第一步,就已經淪為一個“loser(失敗者)”。在書中作者如實地把為人父母的成年人們所不曾來得及去了解的這代年輕人的困苦和不安展現了出來。作者幫助我們診視這些無法向他人傾訴的苦痛,並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從這種苦找到為未來打拼的能量。

讀了這本書,感觸良多。20歲,我在做什麼,在想什麼,我能做什麼,可以做什麼。看到這,我會笑自己,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我,我們,我們這些所謂的年輕人,我們的希望在哪裡。裡面有句話我很喜歡——用最真摯的眼神反省下自己。或許我真的不瞭解自己,因為我還有95%的潛能未能被自己利用。

年輕,所以傷得起。這種來自對懸而未決的未來的不安,才是人生中最本質的問題。青春施加給人生的真正壓力,並非是那些需要積累的證書和業績,而是看不到未來的不安感。因為看不清,因為對未來一無所知,所以時時感到迷茫和恐懼,但是我想說,20歲,就是用來迷茫不安的。奇蹟是靠點滴積累而成的。別想一口吃成胖子,這是至理名言。只要認真計劃一件事情,並且一邊堅持一邊調整,往往會完成得十分出色。懈怠的情緒誰都會有,不要擔心自己比別人走得慢,也不要因暫時的挫折心灰意冷,只要不斷調整心態,不停下腳步,最終都能抵達終點。除了證書,還能從大學帶走什麼?我的同學們,你們思考過嗎?我們該用青春追尋什麼?上帝只給了我們10年的青春,我們在這10年裡能追尋些什麼呢?上帝給了你美麗的嗓音,你卻浪費在和朋友的無聊的K歌中;上帝給了你強壯的身體,你卻用來熬夜;上帝給了你智慧的大腦,你卻用來玩遊戲。該醒醒了,青春容不得我們這樣浪費。我們揮霍了青春,總有一天我們會輸給未來。

年輕人,別揮霍青春——用讀書代替遊戲,用讀報代替上網,用欣賞電影代替看電視,用思考代替發呆,用對話代替發牢騷,用快走或慢走代替高爾夫,用運動代替減肥,用沖涼代替蒸桑拿,用高質量的睡眠代替熬夜晚起,用活躍氛圍的酒席代替宿醉。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沒有痛,怎能叫青春。誰的青春沒有迷茫,不安,痛苦呢?所以,我要感謝那些帶給我痛苦和挫折的人,若沒有你們,我不會看清自己,我不會進步,不會堅強,不會學會如何使自己進步。正是由於你們的存在,我一天比一天堅強,一天比一天進步,只要我體內還有一個細胞在運動,我就不會倒下。你們可以打敗我,但絕對打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