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關於雪國的讀書筆記

文思屋 人氣:2.86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雪國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雪國的讀書筆記

雪國的讀書筆記1

我之所以讀《雪國》這本小說,就是在看到前面的簡介時說作者川端康成在這本小說中有很多描寫雪國的絕美片段,這大概也是吸引我這本小說的動力吧。

川端康成,對於我是一個不陌生的日本作家,他的《伊豆舞女》和《千隻鶴》都為大家所熟知。他是一位新感覺派作家、著名的小說家。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後因祖父母和姐姐相繼死去,自己有飄無定所,心情憂鬱成疾,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在後來的創作中就形成了一種陰鬱的特色。在他早期的作品裡,主要是反映一些社會想象,但是由於後來受日本古典文學和禪宗思想的影響,逐漸脫離現實,而頭腦中的封建主義思想開始有所發展。《雪國》這部小說被認為是他前後期思想的分水嶺。

熱烈般的愛著島村,但島村最多把駒子當做是朋友罷了,只是他在旅途中無聊消遣的玩伴,在駒子身上展現了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對於生活的熱愛,而島村身上展現出一懶散、懈怠悲哀著生活在虛無中,島村和駒子對於生活的態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從側面烘托了駒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運用了西方的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文學的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了一種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獨特意境。

在我看完小說後,我又看了電影版的《雪國》。在電影中故事有一些不同,表現的方式更加的直白。在讀小說時我對於小說人物之間的微妙關係有一些不理解,但是看過後,我就對這個故事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

在島村和葉子的關係中,他們總是若即若離的關係。島村對葉子有好感,但是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追求,只是會有時問問駒子關於葉子的事情。在駒子含糊其辭時他也沒有怎麼去深究。在葉子為了救人而從二樓摔下來時他也只是看著駒子和葉子抱在一起,對葉子感到同情,沒有什麼太多情緒流露。顯然島村對於葉子只是有一些好感而已。

雪國的讀書筆記2

一個百無聊賴的假期,翻閱書架,無意中發現了這本之前從未看過的《雪國》(這本是大姐買回來的書),可能是因為無人打攪,仔細咀嚼,熬了一個晚上,終於被我給看完了。

作者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在大阪,於1972年自殺離世。幼失怙恃,緊接著後祖父母和姐姐相繼病逝。歷盡人世滄桑和世態炎涼的他養成了一種孤獨憂鬱沉默的性格和對世事漠然的態度,因此,在他早期的作品中,不管是《伊豆舞女》和《招魂祭典一景》等,都蘊含著對下層婦女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社會現象。但是,由於他後來受日本古典文學和禪宗思想影響很重,逐漸脫離現實,以致原來殘留於頭腦中的封建主義思想不但未能減弱,反而有所發展。《雪國》這部名著,可以說是他這種前後期思想變化的分水嶺。

《雪國》以自幼在東京工商業區成長,是一個地地道道吃祖產的富家子弟(有錢又閒的舞蹈研究者島村)與一位藝妓(嚮往美好生活有一定毅力的駒子)和一位純情少女(純潔善良的葉子)之間的感情糾葛,向我們展現出一個虛與實、現實與非現實的交融的美的哀怨和冷豔的世界。

《雪國》自始至終都帶著一股清淡風雅的悲情曲調,這種悲傷不是刻意描寫出來的,而是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這很顯然與作者對當時世界的思考有關,也與作者的生活成長背景有關。作者把這種感覺直觀地描述出來,便是對純粹美的一種探尋,更是對自我的一種追尋。另一方面,作者在文中也展現了自我清靜空虛的一面,這種空虛與之前所說的悲傷調子是相互呼應的。在我看來,這更多的來自於作者的精神信仰,書中前言提到過作者對禪學和道學的研究,我想這兩種講究寧靜與頓悟的學派必然給予了作者思想根源上很大的支撐。或許,正因如此,書中所講的可能是較為“腐朽”的故事,但卻絲毫不影響作者表達出一種思想性上的高雅。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訊號所前停了下來。”

小說開篇以島村獨自乘火車來到雪國為開端,寫得簡潔而突兀,也暗示了故事發生的平凡與不經意,而這種語調也渲染了全書的氛圍,冰冷的場景加以簡短介紹可以等同為淡淡的悲傷,全文都是運用了這種表達方式,用近乎吝嗇的語言為淒冷張本。這種寫法不是同一般小說一樣運用故事性吸引讀者的思考,而是運用寫作手法發散讀者的思考,這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小說過於注重故事情節內容的庸俗性。透過開篇第一句話的描述,我們似乎能感覺到雪國的虛無感,似乎能感覺到全文唯美的感受的表達。

“駒子發出瘋狂的叫喊,島村企圖靠近她,不料被一群漢子連推帶搡地撞到一邊去。這些漢子是想從駒子手裡接過葉子抱走。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抬頭望去,銀河好像嘩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

這是小說的結尾,其與開端的手法是相近的,都帶著突兀的感覺,但與開端相比,結尾已不再是原有的平靜,當全文的情節在有意無意的反覆的時候,作者恰當的安排了一場火災,並將此作為全文的結尾。島村面對葉子的死表現出了反常的平靜,我想這種平靜與小說通篇所貫徹的清靈頓悟感是有聯絡的,島村好像從葉子的死中有所領悟。到這裡,小說似乎進入了一個高潮,其實也是之前暗淡的悲傷的延續,“傾瀉的銀河”與開頭的“雪”都在為小說的整體氛圍推波助瀾,但不同的是,“銀河”是在作者進行了全文的思考過後的意象,“銀河”雖然巨集大,但卻飄渺虛無。文章至此又走入了另一個虛無的境界,而這種虛無較之開始已經是一種昇華過後的了。小說在最後從之前延續的悲傷的縛束中解脫出來,形成了一種清冷的自由感。這裡可能表達了作者對自我內心真實想法的一種思考,但我認為小說人物中並沒有作者自我意識的原型,而整篇小說的氛圍才是作者內心的部分的寫照。

此外,小說第六章段末這樣寫道:

“這樣的日子裡連音色都不一樣啊!”駒子仰頭望了望雪後的晴空,只說了這麼一句。的確,那是由於天氣不同。要是沒有劇場的牆壁,沒有聽眾,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通無阻地響澈遠方積雪的群山。雖然她自己並不自覺,但她總是以大自然的峽谷作為自己的聽眾,孤獨地練習彈奏。久而久之,她的彈撥自然就有力量。這種孤獨驅散了哀愁,蘊含著一種豪放的意志。

在島村看來,駒子這種生活可以說是徒勞無益的,也可以說是對未來憧憬的悲嘆。不過這種生活也許對她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她才能彈出鏗鏘有力的琴聲。島村靠耳朵分辨不出她那纖纖素手的靈巧工夫,所以僅從絃音裡理解她的感情。但對駒子來說,他恐怕是最好的聽眾了。的確,島村雖然選擇玩世不恭的遊戲生活,可是,他卻尊重駒子的思想和人格。或許,也正因如此,讓駒子感受到他的不同。

駒子喜歡寫日記,喜歡把每天發生的事,讀過的雜誌都寫在日記本上,即便發生的事不光彩,讀的雜誌也只是簡單記錄作者任務關係等,她也一直堅持著,這或許與她堅強的毅力和超強的求知是密不可分的。這也讓島村震撼了,但島村心裡仍然掛念著葉子,這或許就是駒子的悲哀!生存是徒勞,愛情是徒勞,一切都是徒勞,但是她還是堅持著,嚮往著。不得不說,駒子的這種韌性讓人折服,令人欽佩!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駒子不依不饒、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都是值得提倡學習的。

轉過身,我們再來看作者筆下那純潔善良的葉子,她是唯美的,長得美、聲音美、在火車上照顧行男美、就連從樓上跌落都是美的(地上潔白的雪景,天空燦爛的銀河,襯托著火花的飛舞,一個女人的身體,正直落下,僵直的身體在半空中落下,變得柔軟了。然而,她那副樣子卻像玩偶似地毫無反抗,由於失去生命而顯得自由了)。島村一直留意著葉子,而葉子卻一心念著行男,就連行男死了,他還每天堅持為他上墳。這也意味著葉子最終還是會追隨行男離去,而葉子又是駒子的精神寄託,因此,葉子最後的離去也反襯出駒子精神的離去。

島村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折射了兩位女主人翁,同時,也反映了當時醜陋的社會形態。這兩個女人都對自己的愛人有期待而無要求,愛得直接純粹。但這樣的愛情是有前提的。對於駒子來說,且不說行男是不是她為了救助而甘為藝妓的未婚夫,行男的行將就木之驅和最後的死亡使得她完全可以自由地愛島村,可以幾乎無顧忌地表達。而嬌蕊與振保的愛更是萌生在嬌蕊的丈夫出差去新加坡的這段男性空缺的時期。這期間的嬌蕊是相對自由的。而且,她有夫之婦的身份為振保提供了足夠強大的安全感和說服自己跟她偷吃的重要理由。這幾乎可以說是這場紅玫瑰之戀發生的先決條件。很難說振保是否愛上了嬌蕊,不過這至少是讓他難以忘懷的一個女人。而島村大概是喜歡駒子的,因為她的潔淨。這是川端康成反覆強調的最初的情感動因。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是“女人給人的印象潔淨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腳趾彎裡大概也是乾淨的”。以嚴寒的雪國和極度難得的縐絲作為象徵性的襯托,除了與日本嚮往冷寂的藝術追求相關外,或許也是為了凸顯駒子雖是藝妓卻有著不一般的淨。

縱觀全書,雖沒有什麼大的曲折波瀾,也沒有什麼特別華麗的辭藻,卻在幽豔、光潤的文體底層,如同透過那細細的網眼,充分地展示了充滿通透力的描寫,就好像是一團霧霾從我們的內臟中瀰漫開來,並且滲透到我們的內心深處。他讓我從中吸收了在其它書中無法吸允的文學知識。樸實自然、清晰明瞭、言簡意賅是我對《雪國》一書的初識,然而這種認知卻須待細嚼慢嚥、咀嚼消化,正如《雪國》這部書一樣,具有著極其深厚的內涵,值得細細品味。

雪國的讀書筆記3

《雪國》中的徒勞

在《雪國》的這部作品中,徒勞這個詞出現了很多次,可以說是這部作品的關鍵詞。島村、駒子和葉子這三個主要人物每個人的身上都存在著一些徒勞的特質。作者筆下的三種徒勞結合三個人物各自的人物形象所表達的內涵以及其表現形式,是各不相同的。

島村的徒勞

雖然文中的徒勞多用於描述駒子,但是島村才是徒勞這一關鍵詞的中心人物。川端康成從頭到尾都是採用的島村的視角來敘述雪國的故事,所有的徒勞都是透過島村看到的。島村自身的形象是一個家境殷實的公子哥,每天虛無度日,無所作為,甚至“對自己也變得玩世不恭起來”。為了逃避現實,島村開始沉迷於各種美麗的幻象。

幻象是美麗的,而現實是令人失望的,美麗的幻象永遠無法成為現實。既然如此,人在現實中所做的所有試圖改善現實的努力便都是徒勞的,甚至島村“以為生存本身就是一種徒勞”,這便是島村眼裡徒勞的內涵。

島村原本是鐘意於日本傳統舞蹈的,甚至曾有過“投身實際運動”,推動傳統歌舞的改革的想法。然而當被人慫恿,需要在現實中真正做出改變時,島村卻突然轉向了西洋舞蹈。“他所欣賞的,並不是舞蹈家靈活的肉體所表現的舞蹈藝術,而是根據西方的文字和照片自家所虛幻出來的舞蹈。”島村從未真正看到過任何西洋舞蹈,他所熱愛的西洋舞蹈不過只是幻象罷了。從日本傳統舞蹈轉向西洋舞蹈,是島村拒絕改變現實,沉迷於幻象的體現,是島村式徒勞對其自身的影響。

駒子的徒勞

駒子的徒勞來源於對都市生活的嚮往的`對島村盲目的愛。駒子自小便開始記日記,一記就是十幾年。而後又開始寫讀書筆記,即使只是與文學作品相差甚遠的婦女雜誌她也都一一做下筆記。即使只是在鄉下做藝伎,對於彈琴也從未懈怠過。“然而,她嚮往都會之情,如今也冷如死灰,成為一場天真的幻夢”。駒子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在島村眼裡只是一種徒勞罷了,不會對她的人生有任何實質性的改善,再怎麼掙扎,駒子也只能是鄉下的一個藝伎罷了。

而後駒子將自己對於都市生活的嚮往寄託在了島村的身上,從而不可自拔的愛上了島村。島村來自於東京,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從一開始便將駒子看作是“好人家的女兒”,想要和駒子做單純的朋友。島村給予駒子的尊重和欣賞,給了駒子一種美好的錯覺,彷彿自己成為了在都市生活的與島村平等地位的人。駒子就這樣義無反顧的愛上了島村,然而她的愛終究是徒勞的。“她對愛情的火一樣的熱情傳導到了島村身上,卻沒能讓島村像她一樣為愛而燃燒起來”。作為有婦之夫,島村不可能迴應她的愛,而作為男人,島村也從未愛過駒子。無論是對都市生活的嚮往還是對島村的愛,與葉子永恆的幻象化的徒勞相比,駒子的徒勞都深深紮根於現實生活的,現實性的徒勞。

葉子的徒勞

葉子的形象是空靈的,自身便帶著一種虛幻美,彷彿是超現實的存在,是“島村幻想中心靈的一片淨土”。葉子將島村試圖喚回的真誠發揮到了極致:她對弟弟真摯的關心,對行男全身心投入的,無微不至的照料。葉子第一次用她那“清澈悠揚,美得幾近悲涼”的聲音呼喚站長時,她那真摯的、“盎然有餘”的情義就吸引了島村。

但是葉子對於島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島村一直對葉子心存敬畏,不敢過多接近。葉子的純善對於島村的空虛、麻木的內心是一種強有力的審判。“她無言而‘尖利地’一瞥,也會使島村感覺到一股窮視靈魂的穿透力。”然而在行男死後,葉子全身心投入的情感便也沒了歸所。就在她打算與島村一同前往東京開始一段新的生活的時候,一場大火奪取了她的生命。然而死亡並不是是她生命的終結,是死亡完成了她的內在生命的變形過程,是死亡讓葉子的美成為了永恆。葉子作為島村心中理想化的存在,以死亡的方式脫離出現實之外,成為了最美的永恆的幻象,給予了島村式徒勞最強烈的震撼。“當他(島村)挺身站住腳跟時,抬眼一望,銀河彷彿嘩地一地,向島村的心頭傾瀉下來。”

《雪國》以島村的內心空虛、迷戀幻象的徒勞出發,看到了駒子對追求都市生活和愛情徒勞的付出,最終見證了葉子以死亡的形式成就了最終極的徒勞即從現實脫離成為永恆的美麗的幻象。

雪國的讀書筆記4

《雪國》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國》是一部富有詩意的作品,風景如畫的北國景色與主人公的內心融為一體,《雪國》整體給我的感覺是平緩而抒情的,但《雪國》裡有一個地方給我的衝擊力特別的強,也是我認為整部中篇小說的高潮,便是葉子在一場大火中逝去生命,駒子那悲痛欲絕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力。

葉子的死亡預示著一種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滅,川端康成筆下的葉子是一位善良又潔身自好的女性,其實葉子和駒子在小說裡面臨著一場相同的生活處境,但葉子從始至終也沒有淪為藝妓,顯然作者把葉子和駒子進行了對比,駒子是“實”的,那麼葉子便是“虛”的,面對那樣惡劣的生活環境,葉子又怎能獨善其身,潔身自好呢?這只不過是作者對比駒子產生的美麗幻想罷了,因此川端康成對葉子的描寫其實並不多,用了一種淡化的處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過多的瞭解,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虛無飄渺的感覺。

駒子是《雪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駒子從一位社會底層的鄉村女子,最終為了給毫無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淪為了一名藝妓,駒子以其說是為未婚夫淪為藝妓,還不如說是生活的壓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這條路,如果像葉子那樣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駒子渴望“正正經經”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愛情,希望找一個愛自己的丈夫。她對島村是有一種期待的,而這種期待在駒子身上表現的越來越強烈,但駒子的這種願望破滅時,最終便是駒子人性的毀滅,駒子的刻苦學習,勤奮練習三絃,讀小說等等努力,都是徒勞無獲的,不能讓她的生活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島村雖然對駒子的遭遇有著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島村無法實現駒子的願望,雖然駒子在我印象中,日本是一個漫天飄著雪花的國度。在冬天,每一座房子的屋頂,每一座山上,每一片田地裡,都應該有厚厚的雪,因為冬天的日本應該是屬於白色的。

雪國的讀書筆記5

島村,小說的男主,性格懦弱自私,還有他骨子裡的孤獨悲傷,這導致他對所有的事都不在乎,面對事情都不作為。他是一個虛無主義者,會對自己追求的產生迷戀到極致的情感。駒子、葉子,兩個既相像又完全不同的女子,他都愛慕,卻都選擇迴避。我認為他和駒子是真心相愛,“駒子撞上了一堵虛無的牆壁,那回聲都如同雪花撞在他的心坎上”但他也不會主動,甚至離開也不會告訴駒子說是否會再來。這一切一切都註定了他的這一生都是孤獨的。後來讀了很多遍,一點點明白,駒子葉子都被島村所幻化,他愛的只是駒子葉子各自的一部分。駒子是熱情勇敢的化身,為了報答師傅,為了救青梅竹馬,她義無反顧的選擇藝伎,即使知道這個身份會被人詆譭看不起。面對喜歡的男子,她愛的轟轟烈烈!“它還記得你呢”,第二次見到島村,她如此說,表達她的情感,但明白了這段感情的不可能時,她又說:“等你走之後,我就要認認真真的生活了”可憐我最愛的駒子。而葉子,在作者細膩的筆觸下,她就是理想的化身,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是美的,但她與駒子不同,她是冷的,對大部分都不感興趣,只看重自己看中的小世界,對她愛的行男不離不棄,呵護有加。最後行男還是去世了,葉子就彷彿失去了世界,壓抑鬱悶,最終都導致了她的離開。但理想化的她就連從樓上降落都是美的。幻化中的駒子和葉子,美麗的讓人慾罷不能,但當回到現實,一切都不再如此。悲慼動人的故事中那孤單的島村、飛蛾撲火的駒子,清冷無助的葉子可憐又可嘆。

每讀一遍感受都不同,折服於作者那寫作風格,細膩的筆觸。《雪國》是川端康成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這本書是典型的新感覺派,運用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他有著完整生動的故事和人物,但更獨特的是,他追求細節到極致,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是一處景物,都很細緻。而且整本書的情調都是悲慼的,典型的虛無主義。結尾處,他這樣寫道:“她在空中是平躺著的,島村頓時怔住了,但猝然之間,並沒有感到危險和恐怖。簡直像非現實世界裡的幻影。僵直的身體從空中落下來,顯得很柔軟,但那姿勢,像木偶一樣沒有掙扎,沒有生命,無拘無束的,似乎超乎生死之外。”死亡似乎不再讓人恐懼而是平淡正常的,這就是典型的虛無。也正是這種虛無讓這部作品與眾不同,成為經典。

其實讀到現在,也沒法真的清楚這部作品的蘊意。川端康成用著樸實平淡卻又準確細膩的語言打造了這個虛無的雪國,“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車在訊號所前停了下來”第一句話便勾勒出了這個世界,與俗世不同,他乾淨遠離凡世,就像是《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一樣,或是日本常說的以太,都是人們心中美好的代名詞,理想之地。

真正的經典總是會讓我們沉醉其中,他裡面的深意內涵需要我們細細品讀琢磨。讀萬里書行萬里路,書裡的世界是作者精心打造的。讀《雪國》時,我就好像置身於故事中,看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那種悲傷一直壓抑在我的胸腔,難以釋放,但讀到葉子的死亡,似乎又釋然了。這就是《雪國》的力量,他值得所有人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