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吾國與吾民讀書筆記範文

文思屋 人氣:2.31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吾國與吾民讀書筆記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吾國與吾民讀書筆記範文

吾國與吾民讀書筆記1

《吾國與吾民》,共有九章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講吾民,主要介紹中國人的的精神層面,包括中國人的特徵、德性、心靈和人生理想;第二部分講吾國,主要介紹中國人的生活層面,包括婦女生活、社會生活、政治生活、文學生活、藝術家生活以及生活的藝術。我最欣賞的是第一部分,林語堂先生對國民的剖析和批判頗有見解。在第二部分,他列舉出國民生活的諸多領域,描繪了國人生存的基本風貌,並提出“藝術與人生而為一”的美學理想,恐怕也是他想借以改善國民素質的一個期望吧。

林語堂先生從中國人的南北差異說起。北人粗獷勇武,南人纖細文弱;北人崇鬥,南人善商。雖然南北風俗懸殊,但共同的文化是把中國人民結合為一個民族整體的基石。在鞏固中華民族持續力的文化力量中,有三條重要的紐帶:一是家族制度,二是科舉制度,三是崇拜淳樸。“家庭,是中國人文主義的標記。”在中國,家國一體,中國人的家族意識甚至高於種族意識。“家族制度的存在,使子孫蕃育,擴大民族之量,而考試製度之施行,則選拔才智,鼓勵求學,提高民族之質”。同時,返璞歸真的田園理想根植於一般中國人的意識之中,古人相信“越接近自然,越能保持體格上和道德上之健康狀況”。中國人推崇“清淡之幸福”,這是先民對文明的一種辯證取捨,既知道文明之利益,又明白它的危險性。中國人民保留著近於兒童般淳樸的原始天性,在林語堂看來“中國在文化是年老了,而種族的生命卻還年輕”。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儒釋道思想的合一,並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心靈。在塑造人格和德性方面,“道家精神和孔子精神是中國思想的陰陽兩極,民族生命賴以活動”。當順利發皇時,中國人人都是孔教徒;失敗時,人人都是道教徒。儒家積極入世,道家消極遁世;儒家重人倫,道家任自然;在這人世的沉浮之間,中國曆代的仁人志士都在尋找一個介乎工作姿態和遊戲姿態的平衡點。於是,林語堂看到中國人德性的最高理想——圓熟,可謂圓滑成熟,也可謂老於世故,此乃中國人中庸精神的最好概括。中庸,即是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林公認為,中庸之道,是華夏子民極重要的生活軌範,也是他們自名國號曰“中國”的一大原因。此外林公還看到,中國是一個世俗化的國家,從古到今之所以沒有形成像西方那樣的國教,乃是因為中國人愛悅此生,這與儒家精神的現實主義和重現世性密不可分。

中國人不好戰,歸功於儒道和諧的人生教育。儒家尚仁,提倡“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希望用道德之力把社會結合起來,在仁義禮信基礎上建立社會秩序。而道家主張清淨無為,“絕聖棄智”,回到無知無慾的狀態,這樣天下便沒有利益紛爭。中國人愛好和平的民族傳統,與西方人崇武尚斗的不安定精神相比,中國似乎顯得老成穩重,而歐美則少壯方剛。

中國人的和諧觀還衍生出了知足、忍耐、無可無不可與保守性的民族特質。中國人民具有超凡的忍耐力,這既是中華民族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傳統美德,又是中國人慣以逆來順受、為虎作倀的愚昧與麻木。中國人自足、保守,缺少西方人強烈的開拓和冒險精神。但這種知足常樂的人生觀,卻使中國人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人生究竟有有何種意義?西方為此不斷探索卻沒能找到一個圓滿的答語,而中國的先哲早已洞察出人生的真諦。在東方哲學裡,“人生的真正目的,在於樂天知命以享受樸素的生活”。在林語堂看來,“一切智識之目的,在謀求人類之幸福”,即他堅信一切智識的使命,是使人不失為“人”,並善享其生存。當他看到歐美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對原始人性的侵蝕,看到人淪為工具的可怕異化時,他呼籲“這個世界好像需要一個宗教,……,機械為服役人而製造,非為人為服役機械而產生”。

中國還是一個崇尚學識的民族,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中國傳統社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等級,農民、工匠和商人都景仰讀書人,因為他們是社會精英,賦有特權又受人禮遇。這種崇學尚智的民族傳統,帶來了的'科舉的興盛和文化的繁榮,也使中國人常受過分聰明的累,表現出老滑俏皮的一面。與西方人陽剛型的性格相比,林語堂獨具慧眼地看到中國人女性型的民族氣質。中國人心性靈巧,思維方式感性、具象,依賴直覺,不好邏輯推理,這些近乎女性化的特徵,形成了中國人最大的一個特點——重情理,與西方人重學理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女性化的民族氣質,便可以知

道中國文學得以昌盛,成為“詩的國度”之原因;也可以知道中國人情大於事理,法制傳統不足之根由;還可以知道國人普遍缺乏科學之精神,自然科技遠落後於歐美,所以今日才要大力倡導“科教興國”之戰略。

這便是我讀林公《吾國與吾民》的一些感觸和札記。在這本著作中,林公語言非以優美取勝,而是閒談見長。

吾國與吾民讀書筆記2

看到一個人,我們會觀察他的面貌、體型等基本特徵,進一步接觸我們會了解他的品行、性情。一方面我們會在他日常的生活、活動中去了解他的習慣、性格、人生理想等;另一方面,我們可能又會從他所在的家庭環境,社會大環境的方方面面轉而分析他的性格、理想等的形成原因,以及家庭、社會等對他產生的影響。這是我看完《吾國與吾民》這本書之後,對"如何去了解一個人"這一問題的簡單思考。顯然這只是針對"一個人"而言,而對於一群人、一國國民而言,要想清楚瞭解、分析他們,這個過程會有一些共同之處,但卻要複雜的多,需要考慮的問題、觀察的視角也要更多樣。而在觀察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分析、總結就更加困難。但林語堂先生的《吾國與吾民》確是成功對國人進行深刻分析的一部著作。這本書,可謂是"一面影射中國人的鏡子"。我們可以看到典型的中國人形象,典型的中國人所生活在其中的社會、國家。這裡僅談一談,林先生對"中國人德性"的深刻分析。

《吾國與吾民》這本書是林語堂先生用英文寫給西方人看的,其中各方面的分析,也自是在國人與西方人的對比中,表達觀點,體現見解的。在分析比較中,林語堂先生用"圓熟、忍耐、無可無不可、老滑俏皮、和平、知足、幽默、保守性"八個詞概括了中國人的主要特性,其中,有些實乃惡性,而非美德。有些則為中性品質,它們是中華民族之弱點,同時亦為生存之力量。如,忍耐可以變成容納罪惡的病態之寬容;和平可以轉化為懦怯的惡性;保守主義有時可成為遲鈍怠惰之別名。

圓熟,顯露出一種靜止而消極的力量,而非年輕的活躍和進取的力量。中國人總是把心的地位看得太高,以至於剝削了自己的希望和進取欲。並在無形中形成一條普遍的定律:幸福是不可強求的,因而放棄了這個企望。古語云,"退一步著想"。中國人往往無盲進的態度。但是中國人的圓熟,也自有他的優點,它使我們顯得更加沉穩,處事時能夠更加冷靜、鎮定。林先生還認為,我們的圓熟,並非自書本中得來,而出自社會環境。"這個社會見了少年的盛氣熱情,會笑出鼻涕。他們譏笑少年的躁進,譏笑‘天下無難事’的自信,所以中國青年總是被教導在長者面前縮嘴閉口,不許放肆。"

"小不忍則亂大謀"。中國人將忍耐看作崇高的德行,我們總能在艱苦的環境中謀求自己能夠堅持下去的空間,個人認為"吃苦耐勞"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忍耐"。但是,多數時候,我們並不只是一味的忍耐,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底線,在超越底線之前,我們都會因為不想引起不必要的紛爭,而容忍了對方的無禮或者霸道等。有時,我們忍耐也是有目的的,所謂的"蟄伏",應該有這層意思。為了以後的飛黃騰達,而甘於在時機不成熟的當下,默默無聞,忍受各種身與心的勞累,不斷裝備、完善自身,蓄勢待發,待機遇出現時,從而快而準的穩穩抓住,一飛沖天。但有時,忍耐過了頭,又會被視為懦弱,視為一種安於現狀,不願付出努力去改變當下的處境,去爭取更加舒適美好的生活。

無可無不可,看到這個詞,想來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它體現出一個人的一種消極或者說不積極的態度,對某件事情或所有事情的一種冷淡,漠不關心。可做可不做,如果不是有他人拉著你,或者某些其他外力的逼迫,我們可能壓根就不會去理睬某件事情。好多的中國母親會告誡自己的兒子:"少管閒事,切莫干預公眾的事。"古語也雲,"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林語堂先生認為,在中國人身上之所以常出現這種模稜兩可的冷淡消極態度,實屬中國社會上個人權利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在缺乏權利保障的環境中,"無可無不可"的態度,無疑是一種最穩妥和安全的做法。這種冷淡的品行,也並不是生來就有。我國的青年人對公共事業的熱心,對各種社會不公現象的憤慨絕不亞於西方人。只因干預外事惹了禍,一次兩次三次,慢慢的那種激進和憤慨的性情,就被消磨掉,而慢慢"學乖了",不會再有第四次、第五次。古語又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個人認為,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當時對個人權利保障的不足。只有你個人能力足夠強大了,也才能去過問其他事情,而不至於受傷害,影響到自己。當然,在當今社會,我國不斷髮展,各種社會不公平,個人權利得不到保障的事情依然廣泛存在,但是這種情況,某種程度上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林語堂先生在用老滑俏皮這個詞表達中國人的一種德性時,還是比較中性的。就個人看法來說,我覺得正面來說,老化俏皮表現的是一種歷經各種世事滄桑之後,形成的睿智和從容。負面來說,則有一種油奸巨滑的感覺,各種實利主義的人生觀,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也好,通過收集各種資訊進行綜合分析也好,最終能夠選擇一條完全對自己有利的道路,有人會利人利己,而有人可能會損人利己。林先生認為"老滑俏皮"這種冷淡而又實利的態度,源於老子的道家精神,且往往是“老人”才具有的品性。“當一個人年紀長大了,他發展了低飛的天才,而他的理想又糅合以冷靜的慎重的常識,加之以大洋鈿之渴念,實利主義因是為老頭兒之特性,而理想主義則為青年人之特性。”年紀越來越大,看問題也會越來越現實,二十左右的小姑娘不大會為了金錢目的而嫁人,四十歲的女人,不大會不為金錢目的而嫁人。如鴿之仁慈與如蛇之智慧,是俏皮的兩大屬性。聯想到中國的老人時,我們總會在腦海中浮現這樣一個畫面:一個面露慈祥微笑的老人,看著他因為頑皮而哭鬧的小孫子,說著"這算什麼"、"沒有關係"之類的話語。顯現著一種因歲月流逝、歷經各種世事滄桑之後的睿智、沉穩和鎮靜。

大多數中國人不喜歡冒險類的運動,卻感興趣與尋常平凡的世界。因為我們具有無限的忍耐力,不辭辛苦的勤勉和責任心,慎重的理性,愉快的理性,寬巨集的氣度,和平的性情。

我們愛好和平,因而很多事情都趨於一種"中庸"。我們願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願意諒解,願意妥協,不願意引起不必要的爭端。我們提倡做人不應"鋒芒太露",我們堅持"勿逼人太過",並將其作為一種"個人修養"。我們是理性的民族,因之道家的出世思想糅合以孔教的積極鼓勵,養成一種和諧的人生理想。在我們自己看來,這沒什麼不妥,但在思想激進的人看來,這並非一種理性思想,反而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提到"知足",我們常會想到"快樂、幸福"。因為知足,即使在簡陋的環境中,我們仍覺得很快樂。林先生在文中提到,"幸福問題最後都可以收縮為個人慾望問題。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曾經宣稱自己是一個快活人,原因是他沒有任何慾望。當他見了一個小孩子雙手捧水而飲,索性把自己的飯碗也摔掉。"沒有慾望,自然也就沒有各種矛盾和苦惱。但是現世中又有幾人能做到沒有慾望,達到一種看透人生空虛,看破紅塵的境界?雖然我們做不到如此極致,但是我們可以擁有一種"積極爭取,坦然面對"的心態。"一個強烈的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慾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也是林語堂先生總結的中國人之"知足"的精義。很簡短的一句話,卻也意義深刻、精闢。

對於"幽默"這一詞,我所想到只有某個人很風趣、他是大家的"開心果",能夠我們帶來各種有趣的故事。但是林語堂先生將"幽默"作為中國人德性之一進行敘述和分析時,卻將這一詞與人生、與中國的各種社會現象等聯絡到一起。讀這一小章節時,我總能處處感覺到林先生對一些社會現象的諷刺,覺得某些行為非常可笑、無法理解。很多隻是點到為止,卻並沒有深入的挖苦。具體原因我並不清楚,但想來可能因為文章篇幅限制;也可能因為是在向西方人分析國人,語氣不宜太過尖銳;也可能是其它多方面的原因。林先生認為,幽默是一種人生觀的觀點,是一種應付人生的方法。"人生是一出大趣劇,而我們人類僅僅是其中的傀儡,一個人把人生看得太認真,遵守圖書館章程太老實,服從"草地勿準踐踏"的標牌太謹飭,常讓自己上了當而給長老的同伴笑話。"

書中提到,中國人幽默會見之於行為和文字兩方面,且見之於行為者,往往多與見之於文字者。文字上,陶淵明的作品、杜甫和李白的詩中等都可以見到相當的幽默。行為上的幽默往往體現中國現實社會中的一些社會現象。作者打趣的提到"直到如今,著者尤不能辨別送葬和婚娶的儀仗兩者之間有何區分,如非最後看見了棺材或者花轎。"林先生還將中國社會中,對待事情"不莊嚴"的態度,視為一種中國式幽默。

林語堂先生認為保守性有時是一種自大的表現,太過滿足於現有狀況。但當其受到某些外力的強烈刺激後,就會被突破,而走向進步。

可見,這些個德性,各有獨特的方面,卻又相互聯絡,相互融合,分不開來。圓熟的人,又顯得老滑俏皮;愛好和平,容易知足,則又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艱苦和屈辱等;很多事情無可無不可,不樂於去和別人爭,順其自然,顯得消極,卻又無不有利於營造和平的氛圍。